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6-12岁儿童常见心理问题解析
6-12岁儿童常见心理问题解析
6-12岁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 【案例】 • 我的女儿特别喜欢看电视。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 打开电视机看电视,不把喜欢的动画片连续剧看完绝不写 作业。中午宁可不睡午觉,也要看续集。一旦看起电视来, 饭都顾不上吃,两眼直勾勾地盯着电视,广告都不错过, 饭凉了也不知道,吃一顿饭不知要在旁边提醒多少次。 • 我非常着急,对她又打又骂又讲道理,可都无济于事。 她嘴上说这个动画片看完了就学习,结果这个完了下一个 又开始了。我也经常强迫她把电视关掉,让她写作业。她 虽然不太吵闹,但好像肚子憋了一股气,或者心思还在电 视上,作业写得马马虎虎,表示对家长的反抗。有时稍稍 不注意,她又把电视打开了,气得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有一天,她的班主任给我打电话,问我孩子是不是生病了, 怎么两天没来上课了?我莫名其妙还以为老师搞错了。后 来孩子终于承认,原来我每天把她送到学校时,她虽然乖 乖进了校门,可等我上班一走,她马上折回家放录像,看 《还珠格格》。知道这件事后,我快气死了,毒打了她一 顿,她稍微有点收敛,可还是改不了。我真的不明白,原 来胆小、乖巧的女儿哪去了?'
三、孩子爱撒谎怎么办?
【对策】 (1)对于第一种认知力不成熟的孩子,父母不必担心。当你不关注这件事时,孩子就失去了杜撰的 乐趣。他们还小,以至于不明白撒谎的含义,也意识不到撒谎是不道德的。因此不要随便给孩子 贴上“坏孩子”的标签,不要把他们的吹牛夸张上升到品质道德的层面上,只要孩子不是经常性 撒谎,只要不影响孩子的主流发展,家长不必忧心。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这种现象会逐渐消失。 (2)对于第二种情况,家长必须反思一下自己,平时是否过于严厉,对孩子的要求与惩罚是否不近 人情。 (3)如果孩子是为了满足某种心理需要而经常对你说“妈妈,老师今天念我的作文了”之类的话时, 你不要采取过激的方式,你可以说“我不认为事实是这样的”或“是吗,原来老师又念你作文了 啊!”然后置之不理,采取冷处理。事后再给孩子讲撒谎的害处,孩子会听你的。 像例子中的孩子,撒谎是为得到益处,让爸爸履行承诺去香港,就像那位爸爸说的,不带他去吧 会挫伤他学习的积极性,带他去吧就等于助长了撒谎这个坏习惯,怎么办呢?我建议这位家长直 接揭穿孩子的谎言,然后告诉他,如果他没有撒谎,看在他各科都有很大进步的分上也许会带他 去香港的,但他撒了谎就必须惩罚他,去香港改为去厦门旅游,总之让他明白撒谎不仅仅于事无 补,而且会雪上加霜。 (4)如果孩子说谎是为了中伤他人,家长就必须坚决地表明立场,对孩子进行严肃的教育,让孩子 明白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5)尤为重要的是,父母要做好诚实的榜样,比如有人找你,你让孩子接电话告诉对方你不在等等。 注意,你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孩子。 (6)把唠叨变成行动。对于孩子的撒谎,有的家长唠唠叨叨,穷追不舍,其实,我们倒不如把唠叨 化为行动,不要和他争论,也不恳求他坦白,只需告诉他,你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及你要 采取的办法。比如你知道孩子谎称作业做完了时,你可以严肃地说:“我知道你没有完成,你今 天必须完成它!”或者你也可以惩罚他多做一遍,让他知道撒谎的后果。这比你气愤地指责他更让 他冷静,也更能解决问题。
三、孩子爱撒谎怎么办?
• 【心理分析】 • 1.分不清现实和想象 • 这类谎言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孩子中,他们由于心智还不成熟,分不清想象和 真实,游走在期待和现实之间无法划清二者界限,容易把想象的事当成真实 的事。例如他可能会对伙伴们说:“我爸爸、妈妈带我去北戴河玩。”实际 上,孩子的意思是:“我希望爸爸、妈妈带我去北戴河玩。”“爸爸、妈妈, 老师让我当班长。”实际上他心里想的是:“我要是当了班长,妈妈会多骄 傲啊。”更常听到“我爸爸是大力水手,一脚能把房子踢塌,连警察都不是 他的对手”之类的谎言,他们的夸张、吹牛充满了童趣。 2. 家长太过严厉 有些家长把孩子的分数看得非常重要,必须要孩子考到前几名,否则就“家 法”伺候。久而久之,孩子与家长情感生疏缺少沟通,面对把分数视为命根 的家长,孩子不撒谎也很难。这时撒谎成了孩子的护身符,成了避免挨打、 挨批而无奈做出的选择,时间长了,撒谎就成了一种习惯。 另外,还有一类平时的乖孩子,也会撒谎,由于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值过高, 孩子压力很大,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他们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也会撒谎, 以此来保持自己在家长心中“乖孩子”的良好形象。
三、孩子爱撒谎怎么办?
• 【案例】 • 我儿子今年上小学四年级,学习成绩不太好,也就中等水平, 为了督促他上进,我向他许下承诺,如果期末考试每科成绩达 到80分以上,寒假就带他到香港去旅游。 • 那天期末考试终于结束了,我下班一回到家,儿子就兴高 采烈地跑过来:“爸爸,你看!” • 我接过一看,原来是成绩单,每科都是80分以上,还有90 多分的,尤其是他一贯的瘸腿科——语文竟然考了89,真让 我大大意外。正想表扬他,我仔细一看,那个“8”怎么那么奇 怪,弧度那么生硬,在一张纸上,唯独这个“8”长得奇怪,我 不禁产生了怀疑,但我没有马上发作,照例表扬了儿子。 • 晚上我给老师打电话核对了一下成绩,别的均属实,但语 文考了59分,很显然,儿子把59改成了89。我既惊愕又生气, 随即不知怎么做才合适。不可否认,孩子确实尽最大努力学习 了,进步很大,我戳穿他不给他奖励,他肯定下学期就会泄气; 但如果我不戳穿他、教训他,他养成撒谎的习惯可怎么办啊? 我急于得到帮助。
•
二、偷窃
• 当你确定了是哪种症结之后,你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提出科学的解决 之道。下面几招供您参考: • (1)首先让孩子认识到拿别人东西是可耻的行为,它会让一个人被人 瞧不起,所以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包括家里的钱,家里的东西。 • (2)给他合理数目的零花钱让他自己支配,告诉他需要什么东西可以 说出来,并和孩子讨论哪些愿望是可以马上实现的,哪些不行,告诉 他原因。 • (3)平时多关爱孩子、注意孩子。当父母的要做的不仅是让孩子吃好、 穿好,更重要的是关注他心灵的成长,这点我觉得我无需赘言了。 • (4)引导孩子交好朋友,给孩子建立一个免于偷窃的环境。父母给孩 子做好榜样,做到有节制地生活,避免大手大脚地花钱。 • 3.教导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 当孩子有不良行为时,家长要做的不是包庇孩子,而是教导他如何 面对后果。让孩子归还偷拿物品,有必要时让他当面道歉,以培养他 的羞耻心。警告他下次再犯会有什么后果。另一个可行的办法是惩罚 他,取消他的某些权益,比如刷一个星期碗或取消一个星期的动画片 等,都可有效地对孩子起到惩戒的作用。
二、偷窃
• 【对策】 • 1.采取平静、沉稳的方式教育 • 采取冷静、理智的态度来处理这件事,没完没了的责备,不 但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还有可能激发他们的对抗和报复心 理,或对自身产生厌恶,从而失去自信心,所以一定不要那 样做。 • 2.对症下药 • 必须先确定孩子偷东西的症状所在,这样才能提出科学、 合理的解决方案。分析他的偷窃行为属于下列哪一项: • (1)想买一些东西,但是钱不够; • (2)认知发展不成熟,不明白偷窃的意义; • (3)寻求家长的注意和关爱; • (4)寻求神秘感、刺激感; • (5)模仿他人行为的结果。
二、偷窃
二、偷窃
• 【心理分析】 • 1.引起他人关注 • 家庭不完整、父母酗酒、赌博或对子女照管不周,孩子为了弥补 心中的爱,为了引起父母与他人注意,往往采取偷窃的形式。 • 2.占有欲望强烈 • 他对没有吃过、玩过的东西,有想获得、占有的强烈愿望,而又 不能很容易地获得,在私欲的驱使下,他便悄悄地将别人的东西占 为己有,产生了偷窃行为。 • 3.叛逆的反抗 • 还有些孩子对父母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不满,产生报复心态,故 意做一些让父母难过的事情,这是一种叛逆的反抗。 • 4.强烈的冒险心理 • 他们认为偷拿东西是一种冒险刺激的事情,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 只有自己知道,多神秘呀! • 5.不清楚偷盗的卑劣 • 偷东西的行为多发生在孩子幼年时,他们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尊重 他人权益的概念,更不清楚偷盗这种行为的卑劣之处,所以有一种 “我喜欢,就要得到”的强烈愿望,就不由自主地去“拿”了。
三、孩子爱撒谎怎么办?
3.为了某种心理需要 像事例中的孩子,为了让父母带他去香港旅游而撒谎一样,许 多孩子为证实自己的能力或为了获得某种权益,会蓄意说谎, 比如:“老师今天在班上念我的作文了”、“我小测验考了第 一名”等等。 4.为了中伤他人 一些孩子因为别的孩子得罪了他,而制造一些谣言来中伤他人, 这类谎言发生在年龄稍大的孩子中间。这类谎言不易识破,而 且对他人有伤害力、破坏力,性质较严重,必须及时制止。
• •
办?
• • • 【对策】 1.有选择地看电视 据研究,有两种节目特别适合儿童收看:一类是儿童文学作品,比如《小红帽》等儿童文学 名著和童话改编的故事片;另一类是知识性节目,比如《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 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避免让儿童观看情感片或武打片等成人节目,以免对孩子身心产生不健 康影响。父母可以提前查看节目表,列出一些全家可以一起观看的节目——非暴力的、制作精 良的节目,这些节目可以增加知识、增广见闻,有助于孩子社会技巧的培养。 2.合理控制收视时间 看电视的时间要严格把关,每天不超过2个小时。对孩子的哭闹相逼,要不为所动,坚持原 则。对任性的孩子,可以采取冷落他们的办法。父母强硬权威地警告,会产生积极的效果,久 而久之,孩子们就会把“每天看电视不超过2个小时”作为一种规范来遵守。 3.和孩子交流讨论 和孩子一同看完电视节目后,要抓住时机和孩子进行讨论,鼓励孩子就电视节目发表自己的 见解,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让孩子增长知识、增长见闻,促进孩子的全面发 展。 4.父母要以身作则 “身教重于言教”,让孩子养成科学看电视的习惯,父母必须以身作则,如果父母每天呆在 电视机旁,怎么去教导孩子有节制地看电视呢?你如果教育他,他可能会问你:“你都看,为 什么不允许我看?”所以父母管教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
• •
• •
• •
• 【案例】 • 我儿子今年上二年级了,孩子一直很乖,可最近发生的一件 事一直让我耿耿于怀,孩子竟然不止一次地背着我,偷拿家里 的钱。去年的一天下午我拿钱包想出去买东西,可却发现少了 50块钱。我记得没有别人来过,难道是儿子拿的?儿子放学后, 我试着问了一下:“你拿妈妈的钱去买了什么?”他发了一下愣, 害怕地说:“和同学去网吧打了会儿游戏。剩下买了点吃的, 还剩十块钱。”我又生气又震惊,真想狠狠揍他一顿,这么小 的孩子怎么能学会偷呢?虽说拿的是家里的钱,可在家偷习惯了, 谁保得准在外面不偷呢?长大了不就是监狱常客了?我越想越 害怕,但想到孩子的教育不能光靠打,就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 给他讲道理。 • 从那以后我每周给他10元零花钱。在以前我们家有个规定, 他每洗一次碗给他一块钱,他原来是可以靠这种方式来自己挣 钱的,可后来由于上了小学,作业多了,就没怎么再洗。可能 由于这个原因,他才会偷钱吧。这样平静地过了一段时间,可 前几天我又发现他偷拿了我的钱,我很气愤,他怎么可以这样? 我狠狠地打了他一顿,他也承认了错误,可我还是怕,怕他再 犯毛病。我怎样做才能让他不再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