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以它那众多的乐器音色、丰富的配器和声、庞大的音场效果、十分强大的音乐表现力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我非常喜爱交响乐)。
交响乐《第一交响序曲》以民族音乐的旋律为基础。
(许多的交响乐尽管配器与和声很丰富,但旋律不好听,这样使该交响乐失去很多听众)。
交响乐《第一交响序曲》抓住“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这一关键,整个交响乐的旋律很好听。
这样,大大提高了乐曲的可听度,提高了作品的档次。
几点说明:
1、该交响乐即有壮丽辉煌的乐章,又有柔情似水的优美旋律。
整个交响乐音响对比度很大。
强烈推荐一定要用功率放大余量很大的较好音响播放,或用带有耳机放大器的大耳机系统播放。
该交响乐会产生很强的爆棚效应,其中的打击乐器、定音鼓震撼听众心胸!不建议使用耳塞听此音乐,因它强烈的爆棚效应容易失真,而且许多细节不容易听清楚,使音乐的欣赏性大打折扣。
2、虽然此乐曲是MP3格式,但音响效果很好。
我用森海塞尔HD600耳机欣赏,无论是爆棚效应还是柔情似水的弱音,每个音乐层次都听得非常清晰。
3、建议此交响乐多听几遍,这样能更好地明白其中的精髓。
4、为了能很好欣赏此音乐,最好能专心聆听。
要多听几个声部。
最少也要听三个声部。
《第一交响序曲》是关峡根据所作歌剧《悲怆的黎明》音乐的旋律精髓,于2003年12月重新结构而成的。
序曲音乐以充满人性化的音乐表述方式,注重人的心灵及情感诉求、调动管弦乐手段用以营造出厚重的情感氛围,满怀激情地颂扬了改写中国历史进程无怨无悔奉献人生的老一辈革命者的精神风范,并结合时代特征升华出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
乐曲的主要旋律曾被用在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的配乐中而广为传播,家喻户晓。
一、片头音乐的结构为带引子的复三部曲式(A B A):
引子:弦乐队波浪起伏的音型做背景,四支园号同度的号角声从低到高、由弱至强,随后小号、长号和大号以相隔一拍的卡农式进入,激越的号角声和定音鼓的强悍加入使乐队的音响强度不断增长,描绘出一幅中国革命历程中先辈们前赴后继、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A部分:
a: 弦乐从高音区级进下行、伴随着四度、六度音程跳跃构成的宽广旋律富有歌唱性,用以讴歌经历过恢弘时代的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
b: 由钢琴为领奏乐器,旋律抒情委婉,乐队织体简约平缓,以叙述经历过艰难人生的无怨无悔之情。
a: 动力再现部分由宏大的交响乐队鸣响出恢弘的、激情澎湃并具有史诗般的音乐。
宽广的旋律倾诉着对艰难人生的咏叹,三支嘹亮的小号吹奏着挺拔向上的对位旋律在诉说着生命中的不屈精神。
B部分:
是乐曲的中部,在鼓声狂躁的敲击之上,铜管奏出方才第一主题的变奏,所有的声部都在紧张的行进。
斗争与希望对比交织着,然而鼓舞的力量从来没有放弃过。
恢复到暂时的平静后,异常柔美的小提琴独奏开启了一种可能,一个个乐器声部逐次加入,仿佛镶嵌在广袤天空的星辰,一个一个地闪烁,星光瀑布直落人间,最终绽放到一个令人震慑的光明。
木管声部与弦乐声部依次与小提琴交织,展现出一幅甜美、稳定的安宁景象,充满着勃勃生机,蕴藏着无限的力量与希望,并令人回忆起曾经奋斗的荣光。
A(再现部):
乐曲又回复到最初那段感人至深的著名主题。
气势恢弘的乐队交响,在激情燃烧中将“崇高”永恒镌刻在信念的碑文上。
关峡,当代中国著名作曲家,生于1957年6月,河南开封人,满族。
1985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在校时以大提琴狂想曲获美国“齐尔品”作曲比赛二等奖,《第一弦乐四重奏》获全国第四届音乐作品比赛二等奖,引起音乐界的关注。
关峡在青年时期就写出了《围城》和《我爱我家》等高品质、成熟的电视音乐作品,深受观众的喜爱。
近几年,他创作的大型情景交响音乐《木兰诗篇》、大型民族歌剧《悲怆的黎明》、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音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关峡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团团长、中国东方歌舞团副团长、现任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青年音乐家分会副会长、中国电影音乐协会特邀理事,中国文联授予关峡为“中国当代百名优秀文艺家”之一,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授予关峡“最杰出艺术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