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解葫芦岛市市民素质现状,并有针对性的提升市民素质,本文以问卷调查方式,对葫芦岛市民的素质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提升市民素质的策略。
关键词:葫芦岛市;市民素质;调查分析
市民素质的高低与城市能否长远发展息息相关,市民素质是城市的灵魂精髓,是城市文明程度和品味的体现,更直接影响着整座城市的长远发展与和谐稳定。
市民素质广泛包括了文化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思想素质、行为素质等多个方面[1]。
本文主要针对葫芦岛市市民的行为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展开调查,并提出了如何有效提升市民素质的策略。
一、调查对象与过程
为真实了解葫芦岛市市民的素质现状,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青岛市市民的素质现状进行了广泛的抽样调查。
笔者于2016年6月至8月,历时三个月时间,在葫芦岛市龙港区、连山区、南票区、兴城市、绥中县和建昌县三区三县范围内共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500份,收回2375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364份,有效回收率为94.56%。
二、调查结论与分析
(1)市民整体素质较高,但依然存在少数不文明现象
调查显示,葫芦岛市市民整体素质较高。
其中75%以上的市民认为“当前社会大多数人还是比较诚实”;有90%以上的市民在公交车上愿意主动让座给老弱病残孕;63%以上的市民在日常交流中会注意使用文明用语;85%以上的市民对旅游景点乱刻乱画行为感到不能容忍。
在市民素质评分上,90%以上的被调查者给本市市民的素质评分都在70分以上。
上述调查数据反映出当前葫芦岛市市民整体素质较高。
但是通过调查,也反映了市民中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现象,如公共场所吸烟、随地吐痰、横穿马路、公车乘坐不排队、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
(2)市民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道德素质有待提升
调查显示,65%的市民在面对乞讨者时,会直接不予理睬,30%的市民会视情况决定,只有感觉特别困难的才会给予帮助,仅有5%的市民会直接给予帮助;当看到有人摔倒在马路上时,15%的市民选择了默然走开,21%的市民选择了主动去扶,64%的市民会看情况决定;针对公共场所看到盗窃行为,64%的市民都抱着事不关己和少惹麻烦的心态,这一现象令人心寒。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市民的素质亟待提升。
(3)市民文化素质较低,文化场馆利用率不高
此次调查市民中,办理过市县图书馆借阅证并经常借阅书籍的人员不足总人数的15%,50%以上的市民从没去过图书馆;56%的市民每年去文化馆、科技馆等文化场馆的次数不超过两次,每年从未去过文化场馆的市民占36%,去过三次以上的市民不到10%。
同时,调查显示50%以上的市民对葫芦岛市文化场馆的利用情况感到非常不满意。
此外,调查显示70%的家庭从不订阅书籍、报刊和杂志,市民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主要来自手机、电视和网络。
这些情况反应出市民的文化素质有待提升,文化场馆的利用率明显偏低。
为提高市民文化素质,急需改变这样的状况。
三、提升市民素质的对策与建议
(2)不断创新素质教育载体。
葫芦岛市市政府可以充分借助各类教育基地,通过直观、形象的历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美德教育,从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高尚品格和感人事迹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
道德模范身上凝聚着我国的优良传统美德,并且具有强烈群众号召力和感染力。
葫芦岛市应当大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让市民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洗礼,不断提升自我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境界。
(3)重点优化社会环境。
市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支持。
在城市建设
当中,应当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应当体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如无障碍卫生间、残疾人通道、公交站台座椅和栏杆等。
同时,还应通过定期举办知识讲座、公益讲座、科普宣传等活动,不断拓宽文化场馆功能,提高美术馆、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场馆资源的利用率,并以此提高葫芦岛市市民的文化素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