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钢加固施工工艺环氧液体胶外包钢加固工艺(灌注法)1、工艺流程:基面处理→钢件拼装→安制灌浆嘴排气口→封缝→密封检查→配制胶料→压力灌注→封口→检查2、工艺要求:(1)施工准备:施工前应认真阅读设计施工图,必须要将结构面清理干净,按设计图纸,在混凝土粘钢位置测放打磨控制线,待打磨工作完成后补加粘钢位置线。
(2)基面处理:用角磨机磨去砼表面浮层,直至完全露出坚实新结构面,将混凝土表层出现空鼓、蜂窝、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剔除,用CJC-B混凝土修补剂修补。
(3)钢件处理:钢材粘接面须进行除锈和粗糙处理,用砂轮磨光机打磨出金属光泽,并用棉丝沾丙酮擦拭干净。
(4)钢件组装:根据设计要求对钢件进行组装焊接,角钢与原结构尽量贴紧,竖向顺直,如原结构偏差较大,应进行顺直处理,缀板与角钢搭接部位须三面围焊,焊缝应符合设计及《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要求。
(6)埋管注胶:a、焊缝检验合格后,用建筑结构胶(或无机胶)沿钢材边缘封严,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埋管位置及间距,注浆管间距不大于500mm。
b、严格按灌缝胶配比配制胶液,胶液搅拌均匀后方可使用。
一次配胶量不宜过多, 30分钟用完为宜。
c、用气泵和注胶罐进行注胶,注胶时竖向按从下向上的顺序,水平方向按同一方向的顺序,注胶时待下一注胶管(孔)溢出胶为止,依次注胶,直至所有注胶管(孔)均注完。
最后一个注胶管(孔)用于出气孔,可不注胶,注胶结束后清理残留胶液。
(7)检查及补灌:用小锤轻轻敲击钢材表面,从音响判断粘接效果,如有个别空洞声,表明局部不密实,须再次用高压注胶方法补实。
(8)检验和验收:a、施工前提供环氧胶及钢材合格证。
b、按《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中相关规定检查验收。
(9)防护:先在钢件外表面用环氧胶粘一层干净粗砂,然后,外粉砂浆层防护,或根据设计要求作防护层。
无机胶外包钢加固工艺(涂胶法)1、工艺流程:基面处理→钢件制作→无机胶配制→涂胶→固定角钢→涂胶→粘贴连接缀板→钢件焊接→防护2、工艺要求:(1)施工准备:施工前应认真阅读设计施工图,必须要将结构面清理干净,按设计图纸,在混凝土粘钢位置测放打磨控制线,待打磨工作完成后补加粘钢位置线。
(2)基面处理:用角磨机磨去砼表面浮层,直至完全露出坚实新结构面,将混凝土表层出现空鼓、蜂窝、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剔除,用CJC-B混凝土修补剂修补。
(3)钢件处理:钢材粘接面须进行除锈和粗糙处理,用砂轮磨光机打磨出金属光泽,并用棉丝沾丙酮擦拭干净。
(4)配制无机胶:严格按使用说明配制无机胶。
(5)粘贴角钢:在粘角钢位置涂无机胶3-5㎜厚,将角钢粘于设计要求位置,并加压固定。
角钢与原结构尽量贴紧,竖向顺直,如原结构偏差较大,应进行顺直处理。
(6)钢缀板粘贴、焊接连接:角钢粘贴好后,粘贴钢缀板,然后将钢缀板与角钢焊接牢固。
缀板与角钢搭接部位须三面围焊,焊缝应符合设计及《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要求。
(7)检验和验收:a、施工前提供无机胶及钢材合格证。
b、按《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中相关规定检查验收。
(9)防护:先在钢件外表面用无机胶粘一层干净粗砂,然后,外粉砂浆层防护,或根据设计要求作防护层。
水泥基灌浆料施工工艺加大截面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基面处理→支模→灌浆料拌制→浇注→养护2、工艺要求:(1)基面处理:清除基面松散层,清除浮灰、油污,保持基面洁净,利于粘结牢固。
(2)支模:按设计尺寸固定模板,模板坚固,无漏浆缝隙、孔洞。
地面坑槽不须支模,直接将灌浆料浇于基面,灌浆料可自动填平。
(3)灌浆料拌制:a、称量:根据单位时间施工面积计算本品和用水量,每次拌和量应保证灌浆料失去自流平性能前全部使用完毕,灌浆料与水配合比(重量比)为水:灌浆料b、搅拌:先将称量好的水加入搅拌桶中,然后逐渐加入灌浆料,边投料边用电动搅拌器搅拌,直至称量好的灌浆料全部加完,再继续搅拌3~5分钟,使灌浆料完全搅拌均匀,静置1分钟备用。
(4)基面湿润:在灌注前4~6小时将基面用水充分湿润,灌浆料入模前除去基面上的明水。
(5)浇注:将拌制好的灌浆料均匀倒于处理好的基面上,灌浆料具有高流动性能,无需振捣,入模自动找平,按模成型。
对灌注难度较大或有特别要求的可用压浆泵送入灌注部位。
为了便于灌注过程中空气排出,应从灌注体一侧灌注,不宜同时从几处灌注。
灌注开始后,须连续进行,直至一个浇注单元施工完成。
如一个浇注体灌注过程需停止施工,应在灌浆料茬口用齿刀刮出齿口,以保证施工接缝处结合牢固。
(6)养护:a、灌浆料硬化前,表面用湿草袋或塑料薄膜覆盖进行养护,20℃左右养护1~3天,温度较低时应养护3~7天。
b、在冬季气温在0℃以下时,按冬季施工要求,采取更为有效的保温措施。
(7)注意事项:a、拌制好的灌浆料失去自流平性能不可再次加水混合搅拌使用。
b、施工后的机具应及时用水清洗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c、本产品阴凉、干燥处存储,保质期3个月。
d、如根据需要掺加其它骨料,或对灌浆料流动度、强度等作调整时,应在厂方技术人员指导下施工。
设备螺栓孔回填工艺1、工艺流程:清除螺栓孔内浮灰→设备座就位→螺栓预置→灌浆料拌制→浇注螺栓孔→养护2、工艺要求:(1)清除螺栓孔内浮灰:用空压机将螺栓孔内浮灰吹净,用水冲洗螺栓孔。
(2)设备座就位,螺栓预置:根据设备设计位置安放设备座,设备固定螺栓预置螺栓孔中。
(3)灌浆料拌制:a、称量:根据单位时间施工面积计算本品和用水量,每次拌和量应保证灌浆料失去自流平性能前全部使用完毕,灌浆料与水配合比(重量比)为水:灌浆料b、搅拌:先将称量好的水加入搅拌桶中,然后逐渐加入灌浆料,边投料边用电动搅拌器搅拌,直至称量好的灌浆料全部加完,再继续搅拌3~5分钟,使灌浆料完全搅拌均匀,静置1分钟备用。
(4)浇注:将拌制好的灌浆料均匀倒于螺栓孔内,灌浆料具有高流动性能,无需振捣,入模自动找平,按模成型。
为了便于灌注过程中空气排出,应从灌注体一侧灌注,不宜同时从几处灌注。
(5)养护:a、灌浆料硬化前,洒水养护,20℃左右养护1~3天,温度较低时应养护3~7天。
b、在冬季气温在0℃以下时,按冬季施工要求,采取更为有效的保温措施。
混凝土修补剂及快干型修补料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基面处理→修补料拌制→分层修补→养护2、工艺要求:(1)基面处理:清除基面松散层,沿修补面周围垂直向下凿出深于基面1~2㎝的坑槽,凿毛修补面,清除浮灰、油污,保持基面洁净,利于粘结牢固。
(2)修补料拌制:a、称量:根据单位时间施工面积计算本品和用水量,每次拌和量应保证修补剂初凝前全部使用完毕,修补剂与水配合比(重量比)为水:修补剂=0.12:1。
b、搅拌:先将称量好的水加入搅拌桶中,然后逐渐加入修补材料,边投料边用电动搅拌器搅拌,直至称量好的修补料全部加完,再继续搅拌3~5分钟,使修补料完全搅拌均匀。
(3)工具准备:修补剂施工应备好以下一些工具:铁锤、钢凿、钢丝刷、高压水(或高压气)、搅拌器、泥刀、送料桶、搅拌桶等(4)修补:a、基面湿润:在修补前4~6小时将基面用水充分湿润,修补施工前除去基面上的明水。
b、涂刷界面剂:按界面剂产品说明配制界面剂,将界面剂趁基面湿润均匀涂刷于处理好的基面上,涂刷层厚度按产品要求。
界面剂建议使用我公司生产的与CJC修补剂相配套的界面剂。
c、抹修补剂:将拌制好的修补剂按修补面顺势抹于基面,抹压密实,每层厚度2~3㎝。
为避免修补材料出现施工分断缝,在一个修补区内,要保证修补层施工的连续性。
底层修补剂初凝后及时进行其上层抹面施工,最外层按表面要求形状压抹,并作压光处理。
配制好的修补材料宜在30分钟内用完,快速修补材料初凝速度快,应在初凝前使用完。
修补材料施工宜从一侧到另一侧依次进行。
(5)养护a、修补剂硬化前,表面用湿草袋或塑料薄膜覆盖进行养护,20℃左右养护1天,温度较低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养护时间。
b、在冬季气温在0℃以下时,按冬季施工要求,采取更为有效的保温措施。
(6)注意事项:a、拌制好的修补剂初凝后,不可再次使用。
b、施工后的机具应及时用水清洗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c、如根据需要掺加其它外加剂,或对强度等作调整时,应在厂方技术人员指导下施工。
碳纤维布粘贴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混凝土表面处理→配制修补胶和胶粘剂→找平、转弯处抹曲面→.刷胶、粘贴碳纤维布→表面防护2、工艺要求:(1)施工准备:施工前将施工工具准备齐全。
根据设计要求对碳纤维布粘贴位置放线定位。
施工作业面要求干燥、无明水,否则应清除明水,烘干碳纤维粘贴面。
(2)砼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碳纤维材料粘结的一个重要施工环节,如果表面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碳纤维布的粘贴效果。
先清除表面疏松部分,用角磨机打磨露出砼新面,对不平整部位用修补胶修补平整。
粘贴时用空压机将表面粉尘吹净,用棉纱蘸丙酮擦拭表面,除去浮浆层和油污等杂质。
(3)转角粘贴处修理:碳纤布粘贴的转折处,要修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小于20㎜。
(4)碳纤布粘贴要求:a、修补:经清理、打磨后的碳纤布粘贴面,如有明显的不平整处,将底胶用毛刷均匀涂于粘贴部位,当指触干燥后,用修补胶抹平,有差段或转角处,抹成平滑的曲面。
b、粘结剂配制:粘结剂分A、B两组份,根据每次粘碳纤维布数量,计算用胶数量,并将A、B两组份按5:1的重量比精确称量,人工或低速机械搅拌均匀,且无气泡产生,且防止灰尘等杂质混入。
(5)粘贴步骤:a、按设计要求宽度裁好碳纤维布;b、将配制好的碳纤维布粘结剂均匀涂于粘贴部位;c、将裁好的碳纤维布敷于粘结剂基层上,用专用滚筒沿碳纤维布方向多次滚压,使粘结剂充分浸透碳纤维布,且使平整无气泡;d、多层粘贴时,逐层重复上述步骤,但应在碳纤维织物表面手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层的粘贴。
为便于外粉,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表面均匀涂抹一道粘结剂,并在表面粘一层粗砂。
(6)表面防护:在碳纤布表面外粉1~2cm厚砂浆,砂浆标号不小于M10。
或按设计要求作防护层。
加大截面加固法用途:适用于工民建的现浇板、梁、柱、基础增加钢筋和加大截面加固,砖墙、砖柱改作组合柱加固,砖墙挂钢筋网片加厚加固,桥梁的T型梁、箱梁、盖梁、立柱等构件增加配筋和加大截面加固。
特点:施工简单方便,可成倍提高构件的承载力。
原理:加大截面加固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加固技术手段,其方法是在原构件的一侧或多侧增加钢筋、灌注水泥基灌浆料,增大构件截面,可成倍地提高构件的承载力。
常用于结构加层改造及其它需大幅度的情况。
采用水泥基灌浆料加大截面的优点是:1)不需要对老混凝土面进行凿毛处理,靠灌浆料的微膨胀性能实现与老砼面的紧密结合。
2)灌浆料流动性好,粒径小,便于灌注,可按设计要求将截面加大很小的尺寸,单边尺寸最小可只加大3.0cm,且仍能保证灌注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