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述一、选择题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__ ___。
A. 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B. 外部设备和主机C. 主机和实用程序D. 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2.至今为止,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仍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理由是_ __。
A. 节约元件B. 运算速度快C. 物理器件的性能决定D. 信息处理方便3.从系统结构看,至今绝大多数计算机仍属于__ __型计算机。
A. 并行B. 冯.诺依曼C. 智能D. 实时处理4.计算机外围设备是指__ ___A. 输入/输出设备B. 外存储器C. 远程通讯设备D. 除CPU5.在微型机系统中,外围设备通过___ ___与主板的系统总线相连接。
A. 适配器B. 译码器C. 计数器D.6.冯·诺依曼机工作的基本方式的特点是__ ____。
A. 多指令流单数据流B. 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C. 堆栈操作D. 存贮器按内容选择地址7.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一般是以_____A. 操作系统B.C. 磁盘D.8.下列选项中,___ ___A. CPUB. ASCIIC. 内存D.9.对计算机的软、硬件进行管理是__ ____A. 操作系统B. 数据库管理系统C. 语言处理程序D.10.下面的四个叙述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它是____。
A.系统软件就是买的软件,应用软件就是自己编写的软件B.外存上的信息可以直接进入CPU被处理C.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可以由计算机直接执行,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必须经过编译(解释)才能执行D.如果说一台计算机配置了FORTRAN语言,就是说它一开机就可以用FORTRAN语言编写和执行程序答案:1.D 2C. 3.B. 4.D. 5.A. 6B 7.B 8. B 9. A 10. C二、判断题1.在微型计算机广阔的应用领域中,会计电算化应属于科学计算应用方面。
2.决定计算机计算精度的主要技术指标一般是指计算机的字长。
3.计算机“运算速度”指标的含义是指每秒钟能执行多少条操作系统的命令。
4.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计算机的运算部件和控制部件做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这样的一块芯片叫做单片机。
答案:1.答案:错。
2.答案:对。
3.答案:错。
4.答案:错。
第二章:计算机常用的基本逻辑部件一、选择题1、若在编码器中有50个编码对象,则输出二进制代码位数至少需要位。
A. 5B. 6C. 10D. 502、一个16选1的数据选择器,其选择控制(地址)输入端有个,数据输入端有个,输出端有个。
A. 1B. 2C. 4D. 163、一个8选1的数据选择器,当选择控制端S2S1S0的值分别为101时,输出端输出 D 的值。
A. 1B. 0C. D4D. D54、一个译码器若有100个译码输出端,则译码输入端至少有个。
A. 5B. 6C. 7D. 85、能实现1位二进制带进位加法运算的是。
A.半加器B.全加器C.加法器D.运算器答案、1.B 2. C.D.A 3.D 4.C 5.B二、填空题1、一个全加器,当输入A i = 1 、B i = 0、C i = 1 时,其和输出S i = ,进位输出C i+1 = 。
2码器、二─十进制编码器、优先编码器中,对输入信号没有约束的是。
3、是实现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
4、触发器按结构可分为触发器、触发器、触发器、触发器等5、根据写入的方式不同,只读存储器ROM分为 MROM 、 PROM 、 EPROM 、E2PROM 。
答案:1.10、12. 优先编码器3. 逻辑门电路4. (电位)、(维阻)、(边沿)、(主从)5.(MROM), (EPROM),( EPROM),(E2PROM)第三章:计算机的运算方法与运算器一、选择题1、下列数中最小的数是()A. (1010010)2B. (00101000)B C .(512)8 D.(235)162、某机字长16位,采用定点整数表示,符号位为1位,尾数为15位,则可表示的最大正整数为(),最小负整数为()A. +(215-1),-(215-1)B. +(215-1),-(216-1)C. +(214-1),-(215-1)D. +(215-1), -(1-215)3、若[x]反=1.1011,则x=()A. -0.0101B. -0.0100C. 0.1011D. -0.10114、两个补码数相加,采用1位符号位,当()时表示结果溢出。
A. 符号位有进位B. 符号位进位和最高数位进位异或结果为0C. 符号位为1D. 符号位进位和最高数位进位异或结果为15、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时进行()A、逻辑运算B、算术运算C、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D、只作加法6、运算器虽有许多部件组成,但核心部件是()A、数据总线B、算术逻辑运算单元C、多路开关D、累加寄存器7、在定点二进制运算中,减法运算一般通过()来实现。
A、原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B、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C、补码运算的的十进制加法器D、补码运算的的二进制加法器8、下面浮点数运算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浮点运算器可用阶码部件和尾数部件实现B、阶码部件可实现加减乘除四种运算C、阶码部件只进行阶码加减和比较操作 D、尾数部件只进行乘法和减法运算答案、1.B 2. A 3. B 4. D 5. C 6.B 7. D 8. A二、填空题1、补码加减法中,作为数的一部分参加运算,符号位产生的进位要丢掉。
2、用ASCII码表示一个字符通常需要位二进制数码。
3、为判断溢出,可采用双符号位补码,此时正数的符号用表示,负数的符号用表示。
4、采用单符号位进行溢出检测时,若加数与被加数符号相同,而运算结果的符号与操作数的符号,则表示溢出;当加数与被加数符号不同时,相加运算的结果。
5、在减法运算中,正数减负数可能产生溢出,此时的溢出为溢出;负数减可能产生溢出,此时的溢出为溢出。
6、原码一位乘法中,符号位与数值位,运算结果的符号位等于。
7、一个浮点数,当其补码尾数右移一位时,为使其值不变,阶码应该加1 。
8、左规的规则为:尾数,阶码;右规的规则是:尾数,阶码。
9、影响进位加法器速度的关键因素是。
10、有二进制数D4D3D2D1,奇偶校验值用p表示,则奇校验为,偶校验为,奇偶校验只能检测,无法检测。
答案:1、符号位,符号位产生的进位要丢掉2、 7 。
3、 00 , 11 。
4、不一致,不会产生溢出。
5、负数,正;正数,负。
6、分开运算,两操作数符号的异或值。
7、加1 。
8、左移一位,减1 ;右移一位,加1 。
9、进位信号的传递问题。
10、为 P=D4⊕D3⊕D2⊕D1,偶校验为 P=D4⊕D3⊕D2⊕D1 ,奇数个错,偶数个错。
三、计算题1、两浮点数相加,X=2010*0.11011011,Y=2100*(-0.10101100),求X+Y。
2、 设阶码取3位,尾数取6位(均不包括符号位),按浮点补码运算规则计算 [25169⨯] + [24)1611(-⨯] 3、将十进制数+107/128化成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4、已知X=-0.01111,Y=+0.11001,求[X]补,[-X]补,[Y]补,[-Y]补,X+Y=?,X-Y=?5、有两个浮点数 x=2(+01)2 ⨯(-0.111)2 Y=2(+01)2 ⨯(+0.101)2,设阶码2位,阶符1位,数符1位,尾数3位,用补码运算规则计算x-y 的值6、已知被校验的数据为101101,求其海明校验码。
提示:先决定校验位的位数r=4,然后根据编码规则决定海明校验位的位置和数据位的位置,最后用偶校验法求出校验位的值。
答案应为1011100100。
7、已知被检信息为1010,选择的生成多项式是G (X )为X 3+X +1,求CRC 校验码,并求循环余数,说明其校验原理。
答案:1、X+Y=2011*(-0.11101010)2、 答案:[x+y]补 = 00,111; 00.1110003、答案:(+107/128)10 = (+1101011/10000000)2 = (+0.1101011)2 = (+0.153)8 = (+6B)164、答案:[X]原=1.01111 [-X]补=0.01111 [-Y]补=1.00111X+Y=+0.01010 [X-Y]补 = 10.110005、答案:规格化结果: 011,10116、提示:先决定校验位的位数r=4,然后根据编码规则决定海明校验位的位置和数据位的位置,最后用偶校验法求出校验位的值。
答案应为1011100100。
答案:⑴先定校验位的位数,当r =4时,共有16种状态,大于k +r +1=11,故选用r =4,校验位至少取4位。
⑵决定校验位的位置:按海明码生成法规定,海明校验位第i 位应放在2i-1的海明位置上。
⑶决定数据位的位置:数据位应由低到高依次插空放在其他海明位上。
即D 6 D 5 P 4 D 4 D 3P 3D 1 P 2 P 1。
⑷决定被校验数据位由哪几位校验位进行校验:按海明码生成法规定,每个数据位由多个校验位进行校验,但被校验数据的海明位号要等于校验该位数据的各位校验位的海明位号之和。
⑸决定各个校验位之值:按海明码生成法规定,用偶校验法生成校验位,校验位之值为各被校验位数据之和。
P 1=D 1⊕D 2⊕ D 4⊕ D 5P 2=D 1⊕D 3⊕ D 4⊕ D 6P 3=D 2⊕D 3⊕ D 4P 4=D 5⊕D 6在本例中,被校数据为101101,即D 1=1,D 2=0,D 3=1,D 4=1,D 5=0,D 6=1,故P 1=D 1⊕D 2⊕ D 4⊕ D 5=0P 2=D 1⊕D 3⊕ D 4⊕ D 6=0P 3=D 2⊕D 3⊕ D 4=1P 4=D 5⊕D 6=1最后得到被校验数据101101的海明码为1011100100。
7、答案:⑴ 生成多项式为K +1位的X 3+X +1,即G (X )=1011。
⑵确定校验位的位数为K=3。
⑶在有效数据位后面添3(K=3)个0,然后用它与G(X)进行模2除法运算,所得余数即为所求的校验位。
运算过程如下:10011011√1010100101110001001011余数为011,所以被检数据的CRC校验码为1010011。
⑷求循环余数:在上述余数011的基础上添0继续进行模2除法。
余数循环如下:011→110→111→101→001→010→100→011。
除法过程略。
第四章:主存储器一、选择题1. 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的记忆设备,它主要用来。
A. 存放数据B. 存放程序C. 存放数据和程序D. 存放微程序2. EPROM 是指。
A. 读写存储器B. 只读存储器C. 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D. 可擦除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3. 一个256KB 的DRAM 芯片,其地址线和数据线总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