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基础实验讲义

化工基础实验讲义


图3-1 转子流量计 一定条件下,对于一定的流体,通过转子流量计的体积流量qv与转
子所在位置的高度H成正比: (3-1)
式中: —— 流体的体积流量L/min(实测值) —— 转子所处的高度(格数) —— 常数(即校正系数) 通过实验可作出qv与H的校正曲线供使用,同时可求出校正系数K。 使用转子流量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流量计应垂直安装; 2) 为防止混入机械杂质,在流量计上游应安装过滤装置; 3) 读取不同形状转子的流量计刻度时,均应以转子最大截 面处作为度数基准。
3、 实验装置
本实验装置如图2-1所示,主要由稳压溢流水槽5、试验导管(内 径24.2mm)6、缓冲水槽5和转子流量计6组成。水由循环水泵供给或直 接由自来水龙头输入稳压溢流水槽,经稳压后流经试验导管、缓冲水槽 及转子流量计,最后流回低位水槽或排入下水道,稳压溢流槽溢流出来 的水也返回低位槽或排入下水道。示踪物由液瓶1经调节夹10、试验导
6. 当进水调节阀半开时,由所测得的实验数据计算截面3和截面 4的压头损失。
实验二 流体流动类型及临界雷诺数的测定
1、 实验目的
1. 观察流体流动过程中不同的流动型态及其变化过程; 2. 测定流动型态变化时的临界雷诺数
2、 实验原理
流体充满导管作稳态流动时基本上有两种明显不同的流动型态:滞 流(也叫层流)和湍流。当流体在管中作滞流流动时,管内的流体各个 质点沿管轴作相互平行而有规则的运动,彼此没有明显的干扰。当流体 作湍流流动时,各个质点紊乱地向各个不同的方向作无规则的运动。
2. 用静力学原理分析截面4和截面3的静压头哪个大?为什么? 3. 测压孔正对水流方向的测量管,其液位高度H’的物理意义是
什么? 4. 对同一点测得的H和H’哪个大?为什么?为什么距水槽越
远,(H-H’)的差值越大?这一差值的物理意义又是什 么? 5. 当进水调节阀全开时,截面1和截面2的静压头哪个大?为什 么?
3. 上述几种机械能都可以用测压管中的一段液体柱的高度来表 示。在流体力学中,把表示各种机械能的液体柱高度称为压 头。表示位能的称为位压头(H位);表示动能的称为动压头 (H动);表示压力能的称为静压头(H静);表示已损失的 机械能称为损失压头(H损)。
4. 当测压管上的小孔与水流方向垂直时,测压管的液位高度 (从测压孔算起)即为静压头,它反映测压点处液体的静压 强大小;测压孔处液体的位压头则有测压孔的几何高度决 定。
涡轮流量计仪表常数:830.54(次/s)
水 温:
涡轮流量计
转子流量计读数
由涡轮流量计频率算出的流 量
(f)
(L/h)
(m3/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装置编号: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转子流量计量程:0.25-2.5m3/h 管路直径:0.026m
每段管路上设有二支玻璃的测压管,左边一支可测量该截面的静压 头,右边一支测压孔正对水流,可测动压头与静压头之和。
图1-1 压头转换实验装置
4、 实验步骤
1. 将低位槽灌有一定数量的水,关闭离心泵出口调节阀门及实验
测试导管出口调节阀门而后启动离心泵。
2. 逐步开大离心泵出口调节阀当高位槽溢流管有液体溢流后,调
动压头越大,通过的管子越长,则压头损失越大,而管径增大则损失 压头减小。
3、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由水槽、管路以及测压管三部分组成(见图1-1)。 水槽设有进水管与溢流管,用于保持液位恒定。
管路分为四段。由大小不同的两种规格的玻璃管组成,其中A截面 的直径14mm;B截面的直径28mm;C截面、D截面的直径14mm;以D截面中 心线为零基准面(即标尺为256毫米)ZD=153。 A截面和D截面的距离为 103mm。
2、 实验原理
转子流量计的构造如图3-1所示。它是由一根垂直的略显锥形的玻 璃管和转子(或称浮子)组成的。锥形玻璃管截面积由上而下逐渐缩 小,流体由下而上流过。流量与环隙截面积大小成比例。当流体以一定 流量通过环隙,且作用于转子下端与上端的压力差、流体对转子的浮力 和转子的重力三者相平衡时,转子就停留在一定的位置上。流量发生变 化时,转子将移到新的位置,继续维持新的平衡。转子的位置高度反映 流体的流量。
2.当导管出口调节阀开大应检查一下高位槽内的水面是否稳定,当
水面下降时应适当开大泵出口调节阀。
3.导管出口调节阀须缓慢地关小以免造成流量突然下降测压管中的
水溢出管外。
4.注意排除实验导管内的空气泡。
5.离心泵不要空转和出口阀门全关的条件下工作。
六、数据记录
水温:
(1) 压头测量结果
H
位置

值 目 次别
节导管出口调节阀为全开位置。
3. 流体稳定后读取A、B、C、D截面静压头和冲压头并记录数据。
4. 关小导管出口调节阀重复步骤。
5. 分析讨论流体流过不同位置处的能量转换关系并得出结果。
6. 关闭离心泵,实验结束。
五、使用设备时应注意的事项:
1.不要将离心泵出口调节阀开得过大以免使水流冲击到高位槽外
面,同时导致高位槽液面不稳定。
4、 实验步骤
⒈ 关闭泵流量调节阀5、6,启动离心泵。 2 测取转子流量计的性能,按流量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实验。在阀 门5全关闭的情况下,用流量调节阀6调节流量,读取涡轮频率数和转子 流量计读数。 3 用温度计读取温度数据。 4 实验结束后,关闭流量调节阀5、6,停泵。
五、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
⒈ 阀门5、6在离心泵启动前应关闭,避免由于压力大将转子流量
实验一 压头转换实验
1、 实验目的
1. 理解留题流动中各种能量与压头的概念及其相互转换关系, 进而掌握柏努利方程;
2. 观察流速与压头的变化规律
2、 实验原理
1. 流体在流动时具有三种机械能,即(1)位能、(2)动能、 (3)静压能。这三种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当管路条件(如位 置高低、管径大小)改变时,他们便不断地自行转换。如果 粘度为零的理想流体,因为不存在因摩擦和碰撞而产生的机 械能损失,那么同一管路的任何二个截面上尽管三种机械能 彼此不一定相等,但是这三种机械能的总和是相等的。
流体的流动型态不仅与流体的平均流速有关,还与流体的粘度μ、密 度ρ和管径d等因素有关。也就是说流体的流动型态取决于雷诺准数的大 小。
(2-1) 式中: —— 管子内径(m)
—— 流体流速(m/s) —— 流体密度(kg/m3)
—— 流体粘度(Pa• s或kg/m• s) 根据雷诺实验,流体在平直圆管中流动时,当雷诺数小于某一临界 值时为滞流(或层流);当雷诺数大于某一临界值时为湍流;当雷诺数 介于二者之间时则为不稳定的过渡状态,可能为滞流,也可能为湍流。 对于一定温度下的某种介质在特定的圆管内流动时,流体的粘度 μ、密度ρ和管径d等均为定值,故雷诺数Re仅为流体平均流速u的函数。 流体的流速确定后,雷诺数即可确定。 流体流动型态发生变化时的流速称为临界速度,其对应的雷诺数称 为临界雷诺数。 本实验以水为介质、有色溶液为示踪物,使其以不同的流速通过平 直玻璃管,便可观察到不同的流动型态,同时根据流动型态的变化,可 确定临界速度与临界雷诺准数。
扩散
6、 思考题
3、 影响流体流动型态的因素有哪些? 4、 为什么说再实验时流速可作为判断流动型态的唯一依据? 5、 生产中无法通过观察来判断管内流体的流动状态,你可用
什么反复来判断呢?
试验三 流量计的校正
1、 实验目的
1、 了解转子流量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 掌握转子流量计的使用方法和校正方法; 3、 测定流量与转子高度的校正曲线。
测定时选定转子的高度,通过涡轮流量计或文丘里流量计计量水 的流量,可知转子在这一高度上的实际流量。通过多次改变转子的高 度,测定相应高度的实际流量,即可作出转子流量计的校正曲线,求 出校正系数K。
图3-2 流量计实验流程示意图
1-水箱;2-放水阀;3-离心泵;4-排水阀;5-文丘里流量计调节阀;6-转子流量计调节阀; 7-转子流量计;8-文丘里流量计;9-平衡阀;10-压力传感器;11-涡流流量计
计的玻璃管打碎。
⒉ 测量转子流量计性能时,另一支路即文丘里支路调节阀5必须关
闭;同样测量文丘里流量计性能时,转子流量计支路调节阀6必须关
闭。
⒊ 水质要清洁,以免影响涡轮流量计的运行。
5、 实验数据记录和校正曲线
1、 实验记录
工作介质流体温度℃源自实验记录表格装置编号:1
转子流量计量程:0.25-2.5m3/h 管路直径:0.026m
管3……至下水道。
4、 实验步骤
图2-1 雷诺试验装置
1. 雷诺实验的过程 (1) 关闭流量调节阀10、7、9,打开进水阀3,使自来水充满水
槽,并使其有一定的溢流量。 (2) 轻轻打开阀门10,让水缓慢流过实验管道。使红水全部充满
细管道中。 (3) 调节进水阀,维持尽可能小的溢流量。 (4) 缓慢地适当打开红水流量调节夹 ,观察当前水流量下实验管 内水的流动状况。读取流量计的流量并计算出雷诺准数。
1 2 3 4 5
A
正垂 对直
B
正垂 对直
C
正垂 对直
D
正垂 对直
(2) 流速计算
项目 位 置
动压头 +静压 头 (m)
静压头 (m)
点A 点B 点C 点D
动压头 (m)
点速度 (m•s-1)
平均流速 (m•s-1)按 所测体积流 量计算
5、 思考题
1. 当进水阀关闭时,各测量管内液位高度H有无变化?这一现 象说明什么?这一高度H的物理意义又是什么?
水 温:
文丘里流量计
转子流量计读数
由转子流量计算出的流量
(f)
(L/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