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2)
治疗要点
1.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 2.迅速纠正缺氧、CO2潴留和代谢紊乱
3.积极处理原发病,消除诱因,防治并发症
3
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 气体交换受损
低于机体需要量,食欲下降有关。
与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分泌物多而黏稠、咳嗽无力。
潜在并发症
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致肺性脑病, 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有关。
病情介绍
1. 患者系20年前反复出现反复发作性咳、痰、喘 症状,每于寒冷季节及天气变化时易发作,近 2年来发作次数频繁,每月因症状加重需住院
治疗,曾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5次。
病情介绍
2. 有活动耐力有下降,日常生活不 能自理,曾多次在我院住院治疗, 症状缓解出院,今日下午无明显诱 因出现咳嗽咳痰及喘 闷不适,咳 白粘液痰,量一般,喘闷气促不明 显,无夜间阵发性的呼吸困难,无 咯粉红色泡沫样痰 。
精神神经系统症状
(4)循环系统症状 •CO2潴留使外周体表静脉充盈、皮肤潮红、 温暖多汗及血压升高; •多数病人出现心动过速,严重缺氧和酸中 毒时可导致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心 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因脑血管扩张,病人常有搏动性头痛。
(5)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 严重呼吸衰竭时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血pH 电解质测定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 毒时,血pH明显降低可伴高钾血 症;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 毒时,常有低血钾和低血氯。
心理-社会状况
部分病人过分依赖呼吸机,一旦 脱 呼 性 病 心机 吸 人疾 理工 感 神 理功力表死, 缺 及病 。气 交 错 。呼随能呼现感可少家折道流乱吸着障吸为。磨能信属或,,衰呼碍不恐出心可,机病甚竭吸,能惧现。能加械人至病困特满或情由出上通出拒人难别足烦病绪于现气现绝由加是机躁情紧病焦时情配于重呼体不张人虑突,绪合出,吸需安, 长 、然影低治现采困 要 ,加对 期 恐响 落 疗多用难 时 产重自 受 惧到 、 及器人, , 生主 慢 等,情 精 护官用 常 濒
病情介绍
既往史: 1.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20余年 2.高血压病 3. 型糖尿病
•主要诊断:II型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实验室检查
项目名称 结果
糖化血红 6.7 蛋白
血红蛋白 114
谷草转氨 酶
葡萄糖
脑利钠肽 前体 白蛋白
10 4.6 361.4 37.4
单位
标志
mg/L
黄疸、蛋白尿、氮质血症等肝肾功能损害 症状,少数出现休克及DIC等。
2.体征
外周体表静脉充盈、皮肤潮红、温暖多 汗、球结膜充血水肿。
血压早期升高,后期下降;心率多数增 快。
部分病人可见视乳头水肿、瞳孔缩小,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锥体束征阳性等。
球结膜充血水肿
辅助检查
血气分析
是确定有无呼衰以及进行呼衰 分型最有意义的指标。
指(趾)甲、舌明显。发绀主要取决于缺 氧的程度,也受血红蛋白、皮肤色素及心 功能状态的影响。
口唇及指甲发绀
(3)精神神经症状
轻度缺氧 缺氧加重
CO2潴留早 期 CO2潴留加 重
注意力分散、智力或定向力减退 烦躁、神志恍惚,嗜睡及昏迷等 兴奋(烦躁不安、昼睡夜醒,甚至谵妄)
抑制(表情淡漠、肌颤、间歇抽搐、嗜睡及昏 迷等,这种由缺氧和CO2潴留导致的神经精神 障碍症候群,称肺性脑病)
PH
7.3↓ 7.3↓ 7.2 ↓ 7.3↓ 7.4
111
疾病相关知识
概念 临床表现
病因
发病机制
诊断标准
分型
概念
COPD 等病因
通气障碍 ↑※░
或
缺氧和(或)
二氧化碳潴留
换气障碍
生理功能,代谢 紊乱的综合征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 发绀
循环系统表现
原发病 表现
精神神经表现 消化系统表现 泌尿系统表现
急危重症,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其死亡率与能否 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密切相关。
↑
g/L
↓
U/L
↓
mmol/L ↓
pg/ml
↑
g/L
↓
参考值范 围 0.00-8.00
3.5-9.5
10-60
3.9-6.1 <300
40--55
血气分析
日期 8.13 8.14 8.16 8.17 8.20 项目
PaO2
56.7↓ 60.4 ↓ 51.0 ↓ 70.7↓ 63↓
PaCO2 75.1↑ 78.2 ↑ 79.7 ↑ 53.2 ↑ 59.8 ↑
病情介绍
• 梁永安 49床 男 71岁 • 入院时间:2017年08月13日 22:57 • 首测生命体征: • T36.8 ℃、 P98次/分、 R23次/次
BP120/70mmHg • 主诉:反复咳嗽咳痰伴喘闷20余年,加重半
天。
主要内容
• 病情介绍 • 疾病相关知识 • 床边护理体检 • 护理诊断及措施 • 健康指导
焦虑
与病程长,反复气管插管有关
活动无耐力
与长期卧床,呼吸困难,营养不良有关
4
护理措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般护理
对症护理
病情观察 并发症护理
治疗配合 心理护理
健康指导
一般护理
1.休息与体位 卧床休息。协助病人取舒适且利于改
善呼吸状态的体位,一般取半卧位或坐位。
呼吸衰竭多采用半坐位
2.氧疗护理 重要治疗措施
(1)氧疗适应证:呼吸衰竭病人PaO2 <60mmHg,是氧疗的绝对适应证,氧 疗的目的是使PaO2>60mmHg。
病因
气道阻塞性病变
肺组织病变
病因
肺血管病变
胸廓与胸膜病变
神经肌肉病变
发病机制
1
2
肺通气不足 弥散障碍
3
通气/血流 比例失调
基本条件
海平面 标准大气压 静息状态 呼吸空气
诊断标准
血气标准
PaO2< 60mmHg
伴或不伴 PaCO2> 50mmHg
除外情况
心内解剖分 流和原发于 心排血量降 低等因素所 致的低氧
按血气分析分型
I型呼吸衰竭 PaO2<60mmHg ,PaCO2正常
II型呼吸衰竭 PaO2<60mmHg 伴PaCO2> 50mmHg
1.症状
(1)呼吸困难: 最早、最突出的症状。严重时呼吸浅快、点
头或提肩呼吸。并发“二氧化碳麻醉”时,出现 浅慢呼吸或潮式呼吸,严重者还可出现间歇样呼 吸。
(2)发绀: 是缺氧的典型的主要表现。发绀以口唇、
(3)氧疗的原则:
①I型呼吸衰竭:多为急性呼吸衰竭,应给 予较高浓度(35%<吸氧浓度<50%)或高 浓度(>50%)氧气吸入。急性呼吸衰竭, 通常要求氧疗后PaO2维持在接近正常范围。
②II型呼吸衰竭:给予低流量(1~ 2L/min)、低浓度(<35%)持续吸氧。 慢性呼吸衰竭,通常要求氧疗后 PaO2维持 在60mmHg或SaO2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