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

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

反应②自主呼吸停止③脑干反射全部或大
部消失)2、无心跳及脉搏
有以上两项再加上复苏30分钟以上可以考
虑病人真正死亡,可终止复苏
治疗车 。
操作开始(计时开始)
判断周围环境: (口述)环境安全,可以施救。
评 估
判断患者意识: 呼叫患者、轻拍患者双肩,在双耳呼
叫2遍;确认患者意识丧失(口述无反应),
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摆放体位
将床放平,软床胸下垫复苏板(口述),协 助患者取去枕仰卧位,将四肢平放于身体 两侧,解开衣领、腰带,暴露胸部。 摆放步骤:头---上肢---下肢---解开腰带---解开领扣,暴露前胸。
安置患者
帮患者整理衣物,整理床单位
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尿量变化
(口述)
用物整理
纱布放入医疗垃圾筒内,弯盘放入污染区 待消毒,简易呼吸器拆解后以含氯消毒液 进行浸泡消毒30 min、储氧袋用75%乙醇 擦拭消毒
记 录
清洗双手;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操作开始时 间、效果、患者反应等,并签全名
急、准、稳、快、全
心肺复苏(按压关键点)
为确保有效按压: 1)患者应该以仰卧位躺在硬板床上 2)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按压 的方向与胸骨垂直 3)对正常体型的患者,按压幅度至少5cm 4)每次按压后,双手放松使胸骨恢复到按压前的位置。 放松时双手不要离开胸壁。保持双手位置固定。 5)在一次按压周期内,按压与放松时间各为50%。 6)每2min更换按压者,每次更换尽量在5s内完成 7)CPR过程中不应搬动患者并尽量减少中断
急、准、稳、快、全
连接简易呼吸器 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气流量为810升/分 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 压简易呼吸器,每分送气400-600ml,频率
10-12次/分,见到胸部起伏为宜
心肺复苏(B—球囊面罩)
体位:仰卧,头后仰体位 抢 救者位于患者头顶端。 手法:EC手法固定面罩 1、C法—左手拇指和食 指将面罩紧扣于患者口 鼻部, 固定面罩,保持面 罩密闭无漏气。 2、E法—中指,无名指 和小指放在病人下颌角处, 向前上托起下颌,保持气 道通畅。 3、用右手挤压气囊1L 球囊的1/2—2/3,胸廓扩 张,超过1s
看(胸廓起伏)、听(呼吸音)、感觉 (颈动脉搏动{手}、呼吸气流{面颊})
心肺复苏(颈动脉搏动识别)
急、准、稳、快、全
确定按压部位
一手食指和中指沿近侧肋弓行至胸骨下切迹, 另一手食指中指紧贴标出上2横指处,肋弓处手的 掌跟置于此处胸骨上,(男患者为两乳头连线中 点)(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另一手平行重叠 于该手手背上,双手掌根重叠,手指勿触及胸壁, 肩、臂与胸骨垂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评 价 :操作步骤正确,动作规范熟练、无
缺项,急救意识强。 操作结束后复述心肺复苏抢救成功指标:
1.自主呼吸恢复 2.心音及大动脉波动恢复 3.肤色转红润 4.散大的瞳孔缩小,光反射恢复 5.收缩压≥ 60mmHg
时间要求
操作时间3分钟 (呼救开始至操作5个循环结束)。
心肺复苏终止指标 1、脑死亡(①、深度昏迷,对任何刺激无
心肺复苏(C-胸部按压部位识别)
胸部按压: 部位:胸骨下1/3交界处 或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 定位:用手指触到靠近施救 者一侧的胸廓肋缘,手指 向中线滑动到剑突部位, 取剑突上两横指,另一手 掌跟置于两横指上方,置 胸骨正中,另一只手叠加 之上,手指锁住,交叉抬 起。
急、准、稳、快、全
心肺复苏(胸部按压方法)
胸部按压: ●按压方法: 按压时上半身前 倾,腕、肘、肩 关节伸直,以髋 关节为支点,垂 直向下用力,借 助上半身的重力 进行按压。
2016/8
急、准、稳、快、全
心肺复苏(胸部按压频率与幅度)
●频率:100次/分→至少 100次/分; ●按压幅度:胸骨下陷 4~5cm→至少5cm,压 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弹; ●压下与松开的时间基本 相等; ●按压-通气比值:30:2。 (成人、婴儿和儿童)
2016/8
急、准、稳、快、全
推举下颌法(托颌法)
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处的平 面上,双手放置在患者头部 两侧并握紧下颌角,同时用 力向上托起下颌。如果需要 进行人工呼吸,则将下颌持 续上托,用拇指把口唇分开, 用面颊贴紧患者的鼻孔进行 口对口呼吸。托颌法因其难 以掌握和实施,常常不能有 效的开放气道,还可能导致 脊髓损伤,因而不建议基础 救助者采用。
李永召
2016.08
心肺复苏目的
恢复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 抢救突然发生、意外死亡的患者。
判断心跳骤停的三个主要指征
意识丧失:轻拍或摇动患者并大声呼叫“你怎么 了”患者无反应。 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音消失:可采用直接胸壁听诊或使用听诊器听 诊。
判断心跳骤停的次要指标
呼吸停止或叹气样、抽泣样呼吸动作 皮肤粘膜青紫苍白
抽搐发作
瞳孔散大或缩小 血压测不到为
心跳骤停后4分钟内
心肺复苏禁忌症
心肺复苏禁忌症: 1、胸壁开放性骨折 2、肋骨骨折 3、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 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行复苏
心肺复苏操作程序
操作前准备: 1.仪表端庄、衣帽整齐; 2.物品准备:纱布、弯盘、手电筒、简易呼 吸器1套、麻醉面罩、氧气连接管、注射器
简单说(边操作边口述):置患者于硬板床上或地上,去枕平卧,
解开衣领、腰带,暴露胸部。
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
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 (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 肌前缘凹陷处,触摸有无搏动,同时观察患者胸 廓起伏,迅速判断患者有无呼吸(判断时间为6~ 10s),如无颈动脉搏动(口述无颈动脉搏动), 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急、准、稳、快、全
判断复苏效果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30:2;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 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及呼吸(判断时间至少10s),如已 恢复,做出判断(口述):“患者自主呼吸、颈动脉搏动
恢复,散大的瞳孔回缩,面色、口唇、末梢由紫绀转红润,
指端温暖,复苏成功,停止心肺复苏。”计时结束。进行 下一步生命支持。如颈动脉搏动及呼吸未恢复,继续上述 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口述)
2016/8
急、准、稳、快、全
人工呼吸
清理气道: 将患者头转向一侧,清除口鼻内异物,取出义齿 (或口述无义齿)。 清理气道后摆正头位
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
仰头抬颏法 推举下颌法(对颈髓损伤)
仰头-抬颏法
将一手小鱼际置于患 者前额部,用力使头 部后仰,另一手置于 下颏骨骨性部分向上 抬颏。使下颌尖、耳 垂连线与地面垂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