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古罗马教育
3、帝国后期基督教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兴起
罗马人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识,笃信宗教; 泛神论,多神教信 每个家庭都有专门祭神的地方,都有自己的保护神。每项 政治或军事活动,都需要事先通过占卜了解神意。 罗马宗教的显著特点是它的形式主义,只要求严格按固定 程式行事,遵守各项禁忌,而不管真正的信仰如何。 帝国晚期基督教的兴起 公元394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皈依了基督教,后来将基 督教树立为国教。
二、古罗马教育
(一)罗马教育基本特征——孟禄《教育史》 罗马精神在许多方面与希腊精神相反,而在一些方面,它又 是对后者的补充。尽管罗马有着与希腊相同的社会制度,建立了 与希腊相似的城邦国家,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他们自己的文化, 但是他们却走了一条与希腊根本不同的发展道路。罗马人不是那 种为陶醉于主观感受状态中的人,他不安于过一种静思默想、鉴 赏美的事物、智力充分活动的生活。他的精神更多具有一种特征, 即为一些外在目标而奋斗,为实现他自身思想生活之外的种种具 体的目的而努力,同样,他们也为实现一些对其同胞们有价值的 具体成就,甚至是直接的物质目的而尽力。
一、基督教的产生及其传播 公元1世纪产生 是被压迫者对强权反抗的精神力量 2世纪后,统治者统治臣民的工具 4世纪初,皇帝宣为合法宗教 4世纪末,成为罗马国教
基督教教育的兴起
二、教育活动 初级教义学校:面向成人 教义、教规 高级教义学校:面向青年 基督教理论与世俗文化教育
28
三、古罗马著名教育家
外国教育史
第三章 古罗马教育
教师教育学院 姚雯雯
第三章 古罗马教育 一、古罗马历史概况 二、古罗马教育 三、古罗马教育家和教育思想
法国奥朗日古罗马剧院
埃涅阿斯的传说,亚尔
巴龙伽王国建立。阿穆 留斯夺取哥哥依米多尔 的王位,杀死侄儿,强 迫侄女做女祭司。
罗慕路斯和雷慕斯 的传说
一、古罗马概况
图中橘黄色区域是公元前44年恺撒去世时的版图。 绿色区域是公元14年奥古斯都屋大维去世时增加的版图。 红色区域是公元180年马克奥里略皇帝去世时达到的版图。
罗马刚建国时,还是一个小国家。经过近四百年的战 争,到了公元 1世纪左右,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希腊半
岛、北非、西班牙、西亚,建立了一个横跨亚非欧的帝 国,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湖。到 395年,罗马帝国分 裂为东西两部。西罗马帝国亡于 476年。而东罗马帝国 (即拜占廷帝国)则在 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
宗旨的教育。古罗马以其“家长制”闻名,罗马的家庭教育以道 德公民教育为核心,进行道德、政治、军事、农业和法律教育。 教育的组织形式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从公元前9世纪到公 元1世纪左右,罗马都在不停的对外征战,所以培养军人是其主 要目的。
古罗马共和前期的教育
? 教育内容 (1)读写算( 2)宗教教育 (3)法律教育
(二)各时期教育
1、共和时期
? (1)时间
?
前期(509B.C.——300B.C.)
?
后期(300B.C.——30B.C.)
? (2)社会性质
?
共和政体的建立
?
帝国的逐步转换
? (3)社会特性
?
传统罗马社会
?
希腊文化影响
1、共和时期教育 共和时期分为前期和后期。 A前期教育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教育形式上看,这时的罗马教 育主要是一种家庭教育。 从总的方面看,共和前期的罗马教育是一种培养农民、军人为
雄辩家的教育内容:雄辩家教育的三个内容
一、有广博的知识,所谓各种重要的知识包括政治、各国的政治 制度、法律、军事和哲学等;全部自由艺术是指文法、修辞,以及 柏拉图所主张学习的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学科。
二、要在修辞学方面有特殊的修养。西塞罗认为决定演讲水平高 低的重要方面是遣词造句以及整个演说词的问题结构,因此在言语 修养方面要达到三个标准:表达准确、通俗易懂、优美生动,与主 题相称。
如果一个人能对着天上的事物 沉思,那么在他面对人间的事物 时,他的所说所想就会更加高尚。
——西塞罗
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
年。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雄辩家、法 学家。出身于奴隶主骑士家庭,以善于雄辩而 成为罗马政治舞台的显要人物。公元前63年当
选为执政官,就西塞罗本人来说,还是支持共 和政体的。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论 共和国》、《论善与恶的定义》和《论雄辩家》 等著作中。
罗马有一种宗教仪式,在孩子不久,把他放在父亲的脚下。
如果孩子被父亲抱起,就意味着他被这个家庭接受了,相反, 如果由于畸形、贫困或其他原因,孩子可能被遗弃在十字街头 凳子或被送去当奴隶。对罗马人来说这是通过消灭无用国民保 证国家稳定的办法。同样父亲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服役、 参加国民议会的选举等等。罗马人教育理想的特点是虔诚和敬 畏、勇敢、坚毅、服从。所以,在罗马教育思想中,更多的体 现了这些方面。
昆体良(约35—约95年)古罗马帝国时期的 著名律师、教育家和皇室委任的第一个修辞学 教授 ,也是公元1世纪罗马最有成就的教育家。 昆体良在拉丁语修辞学校工作了二十年左右。 退休后,专门从事著述。经过两年多的努力, 写成了《雄辩术原理》。这部著作既是他自己 二十年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总结,又是古代希 腊、罗马教育经验的集大成者。昆体良的教育 理论和实践都以培养雄辩家为宗旨。
昆体良教育思想包括(重点内容)
A、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B、论学校教育的优势 C、论学前教育 D、昆体良的教学理论
A、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昆体良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演说家、雄辩家。 一个真正的雄辩家既是明智的,又是精于演说的。强调德行是 雄辩家的首要品质,具有崇高的德行比具有最出色的雄辩才能 更重要。因此它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善良和精于雄辩术的人。
十二铜表法为每个公民必读的“教科书”
(4)道德教育
勇敢、果断、庄严、谨慎、节俭等
(5)体育 (6)农业教育
B共和后期教育对于社会的两个部分,即贵族和公民教育 诉求的兼顾。
罗马共和后期,存在两种并行的学校系统,一种是以希 腊语、希腊文学为主的希腊式学校;另一种是拉丁语学校, 它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个阶段:
2、国家建立统一的教育制度。对(私立)初等学校实行国家监 督。教师由国家委派,把教师变为国家官吏。把部分私立文法学校 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以便国家对教育的严格控制。由于专政整体 的建立,通过演说而获得权力、地位、荣誉的社会基础完全丧失了。
3、承袭了希腊化时期在雅典、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和罗 德等地的大学和高等文化科学学府,培养了一些人才。专业和职业 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这时的大学除了继承希腊化时期设置的课程 之外,还增加了具有罗马特点的学科,如法律、建筑学等。
三、要有幽默的举止和文雅的风度。西塞罗还特别强调雄辩家个 人的修养,要求举止个风度的适宜。
雄辩家的培养方法
两个方法: 一强调练习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练习是培养雄辩家必不可少 的环节,它能使有关雄辩术的各种知识转化为演说的效果。经 常进行模拟演说。 二同时要勤于写作,写作可以训练人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转移到演说能力中去。
1、王政时期
(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末)
2、共和时期
(公元前509年—公元前30年)
3、帝国时期
(公元前30年—公元476年)
共和时期:共和时期又可分为 共和前期和共和后期,相应地, 罗马教育主要是从共和时期开 始起发展历程的。 帝国时期:前27年至公元476年。 公元前27年,屋大维称帝,被 称为奥古斯都。即我们说的罗
从罗马教育发展历史看,共和时期起着承上启下
的重要作用。正是在这个时期,罗马教育逐步从原 有的、相对落后的状况中摆脱出来,开始建立正规 的学校教育制度,从而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2、帝国时期的教育
公元前30年,屋大维取得了国家最 高权力,前27年,他被元老院授予 “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也就以此 为标志进入了帝国时代。
拉克、埃及、利比亚和突尼斯等
地。
帝国时期的教育变革主要体现在:
1、改变教育目的。 2、国家建立统一的教育制度。 3、承袭了希腊化时期在雅典、君士 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和罗德等地的 大学和高等文化科学学府,培养了一 些人才。
帝国时期的教育变革主要体现在: 1、改变教育目的。把培养演说家改为培养效忠于帝国的顺民和 官吏。主要有文法学校、高等修辞学校还出现拉丁文法学校。
西塞罗轶事
西塞罗本人就是一位非常厉害的雄辩家,马克安东尼是 屋大维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凯撒军队最重要的指挥官,在 凯撒遇刺后,要求杀死行刺者为凯撒报仇,遭到西塞罗反 对。他曾经表达过,说西塞罗德高望重,仅凭借辩论就可 以阻挡一切,所以不能通过正当的途径将他治罪,只能通 过暗杀的形式。
重点(二)昆体良(2010年简答题)
古罗马共和后期的教育
? (6)教学程序
? 1)选题,摘出作家的格言
? 2)释义,概括格言的基本思想 ? 3)主题,说明格言所含思想的具体针对的问题 ? 4)动机,分析作家提出思想的原因 ? 5)反证,寻找与格言持相反的观点,进行比较 ? 6)论据,从作品中寻找根据,以支持观点 ? 7)结论 ? (7)教学方法 模仿、练习 (8)教师情况 修辞学家 ? (9)教学条件 所有学校中最好
高等教育(修辞学校):读完文法学
校后,准备担任公职的贵族子弟进入修 辞学校或雄辩术学校。雄辩术学校的目 标是培养演说家或雄辩家。
作为高等教育的雄辩术学校,除重视
学些文学和修辞学,还设有辩证法、历 史、法律、数学、天文学、几何、伦理 学和音乐等科目。
古 罗马共和后期的教育
3、修辞学校(雄辩术学校) ? (1)学校性质 ? 罗马教育中的高等教育机构 ? (2)出现时间 ? 希腊文修辞学校 ——公元前2世纪 ? 拉丁文修辞学校 ——约在公元前94年 ? (3)教育目的 ? 培养雄辩家、律师、政治家等 ? (4)教育对象 ? 贵族和富豪子弟 ? (5)教育内容 ? 雄辩术(修辞学)、辨证法、法律、天文学 ? 数学、几何学、伦理学、音乐以及风俗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