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的社会效益分析
路漫漫其悠远
三、国际劳工标准
国际劳工标准,实际上就是国际劳 动立法,是指国家之间订立的大家遵守 的处理劳动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的 准则。
国际劳工标准是由国际劳工组织( ILO)制定的,有两种形式:一是公约 ,二是建议书。公约和建议书的法律效 力不同。国际劳工标准的内容。
路漫漫其悠远
第二节 人力资源与组织
人力资源关系的运作形式:冲突与合 作。工会的职能 一、人力资源与组织的关系 人力资源关系是居于一定组织之 中的员工与组织及管理人员之间的 各种工作关系。这一关系也称为劳 动关系、人事关系、劳资关系、劳 使关系、员工关系、雇用关系、劳 动管理关系等。
路漫漫其悠远
人力资源与组织的关系
人力资源关系的运作有两种基本形式 (1)冲突与合作。冲突的根源在于:
(3)企业工会:是按一个企业或事业单位
所组成的工会,日本的工会是典型的企 业工会;
(4)联合工会:即由各个单独工会联合 组织起来组成的工会
路漫漫其悠远
工会的层次和职能
1.工会的层次 我国工会的组织体系由 中华全国总工会; 所属的地方总工会; 产业工会和基层工会所组成。
中华全国总工会是工会的最高领导机 关,下属全国产业工会、中央级机关工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并实行产 业工会和地方工会相结合的领导原则。
劳动者集体劳动权益又称劳动基本权, 主要包括:团结(组织工会)权、集体谈 判权、集体争议权、民主参与权。
路漫漫其悠远
二、劳动立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权益保障基 本是通过劳动立法和经济立法来实现的。
我国劳动立法,以1994年7月颁布《中 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主体,包含了一 系列与劳动法相配套的其他法规、条例。 按内容大致可分为劳动标准法、劳动关系 法、职业保障法、劳动行政机构组织法与 劳动监察法等五个方面:
组织成员本身的素质和组织对成员的凝聚力, 是决定组织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两大因素。组织既要 解决人力资源素质与组织凝聚力这两个基本问题,还 要考虑到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结构问题.
路漫漫其悠远
三、人力资源与组织的ຫໍສະໝຸດ 理契约人力资源个体与组织之间, 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契约。根据艾 齐奥尼的分析,当组织运用自己 的权力和手段对员工进行管理的 时候,员工就会采取相应的对策 ,从而形成了一定的关系,构成 艾齐奥尼矩阵。
工会的组织形式传统上可以分为四 类:职业工会、产业工会、企业工会、 联合工会。
路漫漫其悠远
(一)工会组织
1.工会组织形式. 工会是由以工资为生 的劳动者组成的旨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群众 组织,这一人力资源团体致力于代表劳动者 要求改善劳动生活状况,保护劳动者的合法 权益,提高劳动者的经济地位。
2.工会的组织形式分为四类:
因此,组织只有以良好、规范的办法进行 管理时,才能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也才能够 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真正得到员工的回报。
路漫漫其悠远
四、人力资源团体--工会
工会是由以工资为生的劳动者组成 的旨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群众组织,这 一人力资源团体致力于代表劳动者们改 善劳动生活状况,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 益,提高劳动者的经济地位。
(1)职业工会。由同一种职业或相类 似职业的雇工所组成,如由所有木工组 成的木工工会,一个企业之内可以存在 几 个不同的职业工会;
路漫漫其悠远
(一)工会组织
(2)产业工会.也叫行业工会,由同一类
或类似产业内一切 雇工组成,如中国农 林工会全国委员会,就是产业工会,不 仅同一农林企业的职工归属这个工会, 不同农林企业的职工也归属这个工会;
双方存在客观利益的差异、双方之间 存在不平等关系、双方在市场上的稀 缺程度不同。合作关系之所以存在, 是因为双方是同时存在的,劳动者与 雇用者双方合作、致力于经济发展,“ 共存”就可以带来“共荣”的成效。
路漫漫其悠远
二、人力资源与组织的整合
人力资源与组织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是 组织的整体与构成细胞之间的关系。组织对个人是有 着一定的约束和导向,组织中的每个员工也都会对组 织的工作以至组织自身产生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影 响。人力资源与组织的整合的好,整体的效能会远远 超过个人能力简单相加的总和,用公式表示,即“1 +1>2”。反之,则“1+1<2”。
路漫漫其悠远
2.工会的职能
①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②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参加经济建设,努力完 成生产和工作任务。
③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 参与企业、事业和机关的民主管理。
④教育职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技术业务水平 和科学文化素质。
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主要是劳动关系矛盾 的产物。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劳动关系 日益复杂多变,由行政化的利益一体型向市场化 的利益协调型转变。劳动关系的重大变革要求工 会工作进行适时的调整,突出工会的维护职能, 促进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路漫漫其悠远
组织运用权力的方式
(1)组织采取“管卡压”等强制型手段时, 得到的是员工的对立和离心离德。
(2)组织采取实用型方式,即双方签订自愿 的雇用合同,组织以奖酬换取员工工作,得到 的是员工“一切按合同办事,维持经济性交换 关系”的计较型态度。(按酬付劳)
(3)组织采取规范型管理,以崇高的宗旨、 目标和价值观吸引员工自愿加入,得到的则是 员工“不计报酬,全心奉献”的努力工作精神 。
人力资源的社会效益分 析
路漫漫其悠远 2020/4/15
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劳动者权益的概念及劳动者权益保 障的内容,我国劳动立法内容和国际劳 工标准的形式,了解国际劳工标准内容 ;理解人力资源与组织的关系,掌握人 力资源关系的运作形式,掌握工会的职 能。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生活主体 关系,掌握政府职责。
路漫漫其悠远
第一节 人力资源社会权益
一、劳动者权益及其保障 劳动者权益,即劳工权利或劳动者权利 ,简称“劳权”,它是劳动者在履行劳动义 务的同时所享有的与劳动有关的社会权利 的总称。
从权益主体的角度看,劳动者权益即 包括劳动者个人的权利,也包括劳动者集 体的权利。
路漫漫其悠远
劳动者权益及其保障
劳动者个人的权利是指劳动就业权、劳 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社会保险权、劳 动安全卫生权、职业培训权、劳动争议提 请处理权,这些权利最终维护的劳动者生 存问题。(奥尔玛公司告上法厅补费一仟美 金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