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SS的教学结果分析
摘要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在教学成绩分析时要面对更繁杂的数据,要求分析的深度、广度和精度更高,这给教师提出新的挑战。
spss软件自动化程度和精确度高,能很大程度地减轻教师的负担。
利用spss软件分析某高校两个平行班学生某门课程的期考成绩,得出结论,分析原因。
关键词 spss软件;成绩分析;excel电子表格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6-0054-03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教育也步入了信息化。
传统的教学评价分析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教师必须借助功能强大的统计分析软件才能对教学做出更客观准确的评价。
spss是一款目前公认的优秀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借助它能够较全面、准确地分析教学结果。
因此,适时借助spss分析教学结果并作出评价显得十分必要。
1 spss软件介绍
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是世界上最早的统计分析软件,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3位研究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研制,同时成立了spss公司,并于1975年在芝加哥组建了spss总部[1]。
spss统计分析过程包括描述性统计、均值比较、一般线性模型、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对数线性模型、聚类分析、数据简化、生存分析、时间序列分
析、多重响应等几大类,每类中又分好几个统计过程(比如回归分析中又分线性回归分析、曲线估计、logistic回归、probit回归、加权估计、两阶段最小二乘法、非线性回归等多个统计过程),而且每个过程中又允许用户选择不同的方法及参数。
spss也有专门的绘图系统,可以根据数据绘制各种图形。
2 数据收集
本文以某高校计算机专业09级网络1班和2班两个平行班的无线网络技术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期末成绩进行分析。
经过统一标准批改试卷,得出原始成绩,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以序号、学号、期考成绩记录两班成绩,做成excel电子表格进行保存。
图1是1班数据表。
同理,制作出2班数据表。
3 利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
3.1 利用统计图表描述成绩
用统计图表对考试成绩进行描述,是非常直观、形象的,生成的直方图非常有说服力。
下面使用spss软件分析1班数据。
具体步骤为:打开spss软件,点击文件→打开→数据,打开存在电脑上1班的excel数据表,然后选择图形→图表构建程序→选择条形图,把期考成绩拉到横坐标上,单击确定,即以分数作为横坐标、人数作为纵坐标生成二维条形图。
同理,使用spss软件得出2班成绩条形图。
条形图上横坐标表示分数,纵坐标表示学生个数,从中可以清楚直观地看出两班成绩分布情况。
3.2 频率分析
频率分析是分析各分数的人数百分比,即出现该分数的频率。
操作步骤为:打开软件→打开数据→点击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变量→确定,得出班级有效考试人数,各分数的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积累百分比和合计等。
经统计,得出两个表格:第一个表格得出1班有效是35个数据,无效的为0,2班有效是37个数据,无效的为0;第二个表格是成绩,第一列是原始成绩,第二列是频率即对应成绩的人数,第三列是占的百分比,第四列是有效的百分比,第五列是积累的百分比(即从上往下累加的百分比),最后一行是合计(即汇总)。
从表格中,对于班级分数分布的频率与百分率一目了然。
3.3 正态分布检验
在spss软件中,是用q-q概率图实现对正态分布的检验的,q-q 概率图是根据变量分布的分位数对所指定的理论分布分位数绘制
的图形[2]。
若正态概率图中的点落在斜线上越多,则说明数据的分布就接近正态。
打开班级excel数据表,点击分析→描述统计→q-q图得出正态q-q分布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点都围绕在一条直线附近,越靠近那条直线说明分布越接近正态分布。
1班期考成绩正态分布如图2所示。
同理,得出2班正态分布图。
经分析得出,1班较2班更接近正态分布。
3.4 配对样本的t检验
分析成绩的时候不仅需要对某一个班成绩作分析,还要把几个班的成绩加以比较,看看有没有显著性差异。
一般是用均值来作比较对象,进行t检验,在spss软件中有着丰富的t检验功能。
下面以1班和2班数据为例,说明t检验。
先把两个班级的数据汇集到一个excel数据表格上,打开spss软件,打开数据→点击分析→比较均值→配对样本t体验。
输出t检验结果,其中包括两班成对样本统计量、成对样本相关系数、成对样本检验3个表格。
成对样本统计量表中得到两个班成绩的均值、n值、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成对样本相关系数表中得到两个班成绩的n值、相关系数、sig值,成对样本检验数表中得到两个班成绩的均值、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上限、下限、t值、df值等。
两班t检验结果如图3所示。
4 结果分析
经过分析,得出1班的成绩稍好于2班。
期末考试的成绩很大程度地反映出一个学期教师和学生的努力程度,它有下面一些影响因素。
1)教师的努力程度。
教师的备课程度与授课方式、方法等都会对教学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因素。
本文教师在两个班上都进行了统一的备课,授课的课时、风格、练习和作业量等保持一致,讲课过程都尽量做到详尽、
透彻、有吸引力。
两个班的备课和授课基本一致,教师对两班的努力程度是相同的。
2)学生学习的态度与努力程度。
学生的态度和努力程度在学习的过程中最为重要,它反映了学生的主观因素。
假如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无论教师如何努力,成效都不大。
从上面的分析数据中看出,1班的成绩较2班的好,笔者做出以下客观比较:同样的课,2班的学生迟到较多,上课不认真听,讲话或者玩游戏的学生较多;同样的作业,2班的学生完成不够认真,个别还存在抄袭现象。
这些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习得程度。
另外,有些时候,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发挥,学生的迟到、上课分心、说话等对教师授课和学生听课的质量亦有影响。
3)试卷出题的合理度。
试卷的难易程度对考试成绩结果的影响是最直接的。
本次考试的试题总分100分,基础题占70%,中等难度占20%,较难的占10%,其中50%是课后练习的题目。
从结果来看,85分左右的学生较多,两头人数差不多相当。
所以,题目出得比较很合理,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是相同的。
4)学生考试临场发挥的好坏。
有时候学生考试的发挥也能对成绩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身体状况和临场的心态等,都能影响到学生的发挥。
有些学生在考场里比较紧张,做题的时候头脑里的知识完全记不起来,出了考场又能想起了;还有些学生,本来是选对了的选项又被自己莫名其妙地改错了;等等。
这些都反映了学生的
临场发挥能力,这些因素只能学生自身去克服。
经过锤炼,学生的临场发挥水平会有很大的改善。
5)评卷的标准等。
有时候评卷的标准的把握,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标准,也会影响到学生最终的成绩。
本次考试试卷由同一个教师批改,采取的标准完全一样,对成绩的影响是一致的。
6)阅卷教师的心态。
阅卷教师的心态对最终成绩存在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给客观题判分的时候,阅卷教师会酌情扣分。
一些学生字迹潦草,难以分辨,阅卷教师的心情肯定不好,扣分就会多些;相反,字迹工整,卷面清晰,就会少扣些分。
本次阅卷,教师批改试卷的心态因卷面情况存在细微波动,因此对最终成绩会存在细微影响,但这个影响非常微小。
5 结束语
本文借助spss软件,分析两个平行班的期末考试成绩,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但本文分析得比较宏观,还没能分析到学生个体行为及心理差异,而且本文分析的方面比较少,部分项目指标没有分析,这些都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1]李良.巧用excel和spss软件分析考试成绩[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45-48.
[2]卢纹岱.spss统计分析[m].4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