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PPT课件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PPT课件


反复呼吸道感染。
(4)“肝常有余”及“心常有余”
所谓“肝常有余”,不是指小儿“肝阳亢 盛”,主要是指小儿时期肝主疏泄,具有升发 疏泄全身气机的功能。“心常有余”,同样不 是指“心火亢盛”,而是指小儿发育迅速,心 气旺盛有余,呈生机蓬勃之象。当然,由于小 儿脏腑经络柔嫩,精气未充,感邪后易化热化 火,引动肝风,以及由于肾阴不足,心火易炎, 此乃“肝常有余”、“心常有余”的另一含义。
⑴ 认为小儿有阳无阴,或阳盛阴微。 ⑵ 认为小儿患病后多从阳化,易于化热化火。 ⑶ 是指未婚的青少年和小儿元阳未耗。 ⑷ 用以概括小儿生机蓬勃,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是针对小儿的体 重、身长、语言、动作等方面的发育情况而言。 小儿的生长发育速度是处于蓬勃发展的势态, 这种现象体现了儿之初生,犹如春天,万物向 荣,生机旺盛,发育迅速,古代医家把这一特 点理论上用“体属纯阳”或“纯阳之体”来概 括。纯阳学说是以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客观 存在为基础,成为生理特点的理论依据之一。
1.2.4 “纯阳”学说
高度概括了小儿在生长发育、阳充 阴长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发育 迅速,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 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生理现象,并非 说正常小儿是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或 阳旺热盛之盛阳之体。
“稚阴稚阳”学说和“纯阳之体”学说
前者指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阴阳二气均 较幼稚不足;而后者指小儿这种幼稚不足并非 停滞不前,而是时刻处于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中,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在机体的形态结构方面, 还是各种生理功能活动方面,都是在迅速地、 不断地向着成熟完善方面发展,即是生机蓬勃, 发育迅速,同时又相对地感到阴的不足(这是 从小儿本身阴与阳对比来说),更需要营养物 质的不断补给、充实,从而才能阳生阴长,使 阴阳到达一个新的平衡,小儿生长发育也就达 到一个新的水平。
1.1.2历史沿革
最早见于《灵枢·逆 顺肥瘦篇》
隋.巢元方《诸病源 候论.养小儿候》
北宋钱乙《小儿药证 直诀.变蒸》
南宋陈文中《小儿病 源方论·养子十法》
明代万密斋《育婴家 秘.发微赋》
1.1.3 主要表现
⑴ 脾常不足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 生化之源。小儿气血、营卫来源,肌肉丰富、 肢体健壮等皆与脾的关系密切。由于小儿生机 蓬勃、发育迅速,生长旺盛,对精血津液等营 养物质的需求较成人相对为多,但小儿脾胃运 化功能尚未健旺,所以相对的感到“脾常不 足”,饮食稍增,即易引起运化功能失常,故 临床上常见到婴幼儿食滞、疳积、呕吐、腹泻 等症。
儿科学基础 小儿生理病因病理特点
1. 生理特点
①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②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2. 病理特点
①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具体表现:易寒易热,易虚易实。 ②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1.1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1.1.1含义 脏腑指五脏六腑,娇指娇气,不
耐寒暑,嫩指嫩弱;形指形体结构,即五脏六 腑、四肢百骸、筋骨肌肉、气血津液等;气指 生理功能活动,充指充实。脏腑娇嫩是针对小 儿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发育不全和脆弱不足而 言;形气未充是指小儿形体结构和生理功能均 未臻完善。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概括了小儿生 理特点之一。
病因特点
(一)先天因素 先天因素即禀赋胎产因素,是指小儿出
生之前已作用于胎儿的致病因素。遗传 因素是小儿先天因素中的主要病因,父 母的基因缺陷可导致小儿先天畸形、生 理缺陷或代谢异常等。
(二)外感因素
外感六淫邪气与疫疠之气,均易于
伤害小儿而致病。
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 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 候变化。若“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的 改变,非其时而有其气,便成为导致人 体患病的原因,称为“六淫”。
⑶ 肺常不足
肺主一身之气,称为娇脏,外合皮毛。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脾生肉,肉生肺”,
小儿健壮有赖于后天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脾
胃健旺,则肺卫自固。小儿“脾常不足”,脾
虚则肺气亦弱,肺气弱则卫外功能不固,外邪
容易乘虚而入。例如,临床上常见婴幼儿易患
呼吸道感染,约占儿科门诊量的70%以上,营
养不良、体质弱的婴幼儿更为明显,常可导致
1.1.4“稚阴稚阳”学说
清•吴鞠通创立本学说 。
这里的“稚”是指幼小,“阴”指体内精、血、 津液及脏腑、筋骨、脑髓、血脉、肌肤等有形 之质;“阳”是指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与 活动。“稚阴”指的是精、血、津液等有形之 质皆未充实、完善;“稚阳”指的是各脏腑的 功能活动均属幼稚不足和不稳定状态。“稚阴 稚阳”学说,高度概括了小儿时期无论在物质 基础与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小 儿生理上的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其实质是指 “稚阴稚阳”而言,阴阳二气皆处于幼稚的阶 段。
(2)肾常虚
肾为先天之本,肾中元阴元阳为生命之根, 关系到人的禀赋体质与成长,各脏之阴取之于 肾阴的滋润,各脏之阳依赖于肾阳之温养。小 儿生长发育、抗病能力,以及骨髓、脑髓、发、 耳、齿等的正常发育和功能都与肾脏关系密切。 小儿肾气未盛,所以“肾常虚”。而肾阴肾阳 的功能发挥,又需要依赖脾阳运化的水谷精微 不断补充和化生,所以万密斋在《育婴家秘.五 脏证治总论》中总结为“脾常不足,肾常虚”。
《宣明方论·小儿门》 “大概小儿病者纯阳, 热多冷少也”
《医学正传·小儿科》 “夫小儿八岁以前曰纯 阳,盖其真水未旺,心 火已炎”
《幼科要略·总论》“襁 褓小儿,体属纯阳,所 患热病最多”
《温病条辨.解儿难》 “古称小儿纯阳……非 盛阳之谓,小儿稚阳未 充,稚阴未长也”
历代诸家对“纯阳”学说的理解归纳
1.2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1.2.1 含义 “生机”是指生命力,活力, “生机蓬勃”是指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 中,无论在机体的形态结构方面,还是 各种生理功能活动方面,都是在迅速地、 不断地向着成熟完善方面发展,年龄越 小,这种发育的速度越快,这是小儿生 理的另一特点。
1.2.2 历史沿革
《颅囟经·脉法》“凡孩 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 元气未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