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安全
保障体系
着力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安全保障体系
为深入贯彻落实铁路总公司、路局年度会议精神,车间以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劳动人身安全作为供电工作的生命线,在抓好基层、基础、基本功基础上,将从人防、物防、技防建设等方面入手,着力构建“三位一体”安全保障体系,努力实现高铁供电安全长治久安。
一、以“人防”为中心,规范安全管理,提升人员素质。
铁路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人在安全生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以人为本,始终坚持将人防建设摆在首位,建设出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牢筑安全生产基石。
1.开展安全风险教育,强化人身安全管理。
一是经过劳动安全事故案例宣讲,提高职工安全风险意识。
由车间主任、书记结合月度班组平推检查,组织班组全员进行劳动安全事故案例讲解,在讲清讲透事故案例的概况、原因和应吸取的教训基础上,结合事故案例,将路局和段现行有效规章制度向职工进行宣讲,进一步强化车间职工劳动安全意识。
二是利用工前预想会,揭示劳动安全风险。
车间把关干部参加班组工前预想会时,针对当日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劳动人身安全风险,向作业组成员进行风险提示,指导职工结合当日作业分工进行安全预想,从源头上防范劳动人身安全风险。
三是经过现身说法形式,由出现严重两违问题的职工本人在车间范围各班组间,针对自身存在的两违问题进行分析及检讨,既有效避免自身再犯同类问题,对其它职工同时起到警醒作用。
2.精挑细选培育骨干,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车间内部开展安全等级预符级考试,对考试不达标的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依然不达标的,由车间形成专题报告,向段建议降级使用,确保人岗适宜。
针对班组四级人员实行总额控制,评聘分开管理,优先推荐班组骨干参加段组织安全等级升级考试,切实发挥骨干队伍的主力军和排头兵的作用。
二是严格按段大学生培养方案要求,落实大学生培养措施,指定班组长与在班组锻炼大学生签订师徒合同,从专业技能、现场实作、现场班组管理等方面手把手教授,针对表现优异的大学生优先推荐放置在工班长岗位继续培养,提升车间管理人才储备水平。
三是建立后备班组长和管理人员人才库,车间根据班组人员日常表现及班组长推荐,向段劳人科提报了各班组后备班组长人员建议,实行显性化管理,形成梯队,加快成长。
3.狠抓职工教育培训,提升职工素质水平。
一是严把高铁准入关。
严格落实“三新”人员岗前培训制度,车间严格按段劳人科下达三级安全教育通知单,做好新调入人员车间及班组级安全教育工作,确保新调入人员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后方准参加高铁设备检修作业。
二是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手段。
充分利用××高铁抢修基地料库内设置的隔开、分段绝缘器展区,组织职工在地面练习隔开及分段绝缘器检调,使职工如同身临现场一样完成实作培训,不但极大的提升培训效果,同时有效规避了高空作业危险性。
三是积极推广网络、视频培训方式,积极组织职工参与段组织的微信答题,同时结合车间、班组月度生产会组织干部、职工集中观看各类设备检修标准化作业视频,并分享在车间微信群,方
便职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四是继续常态化推进“四个一”职工教育活动,结合每日一学,推进各工种班前岗前一题考试和事故案例学习等安全教育制度;每周由班组长组织开展一次实作练兵;每月车间拟定实作考试项目,组织各班组职工进行全员实作考试,考试成绩直接与班组“四个一”活动津贴挂钩,激发职工岗位练兵积极性。
五是完善电力练兵场建设,在××动车所电力练兵场增加GK、单杆台满足练兵需要,定期组织电力工开展岗位练兵,进一步提高电力设备故障处理能力。
4.优化应急出动流程,强化事故抢修能力。
一是车间修订了××区事故应急抢修联动预案,优化了应急出动流程。
当××区发生接触网故障跳闸后,××、××高铁网工区及××综合工区同时启动应急抢修预案,以发生接触网设备故障跳闸管辖网工区为主,另外网工区全程辅助参与事故抢修,××综合工区应急值守人员第一时间根据调度下达命令,先行添乘动车组对跳闸区段进行排查,及时将排查结果汇报供电调度及车间。
车间经过组织开展××区接触网故障应急抢修演练,使得各工区熟悉了应急出动流程,强化了各工区之间应急抢修联动性,切实提升了应急抢修水平。
二是强化现场处理能力。
围绕抢修出动迅速、机具材料完备、信息传递畅通、现场组织有序等关键环节,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
建立跨工区、跨车间(与维管段)、及与施工单位应急联动机制,提升复杂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是丰富应急处理手段。
加强了高铁远动隔开定期调试及故障处理,确保远动装置的正常使用。
认真开展故标误差核对,每次发生接触网故障跳闸后,根据查找到实际跳闸故障点与故标之间误差,为供电科提供故标修订依据,切实提高故标数据
准确性。
按段要求配备了多功能、便携式应急抢修包,涵盖了工区管内各类技术资料,方便事故抢修时调阅现场资料。
四是在电力技术图纸中细化完善重点设备隐患位置,对电力电缆中间头、上跨电力线、上跨桥、危树、自闭贯通电缆同沟等重点设备隐患位置在图纸中进行标注并及时更新,结合电力设备标识标牌标准化建设与电力设备“一杆一档”工作共同推进,使技术图纸能成为远程故障判断处理指挥的重要技术依据和抢修方案制定的重要有力的技术基础。
二、以“物防”为基础,把好源头关口,强化设备质量。
物的不稳定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为保证高铁供电持续稳定,必须以构建物防体系为基础,确保设备质量达标。
1.加强源头质量控制,提升物防建设水平。
一是从设计源头入手,对设备运行过程中暴露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向段供电技术科提交整改优化建议。
车间针对沪昆高铁吊弦断裂设备缺陷,从设计源头分析找出了吊弦断裂原因为下锚非支接触线与转换柱弹性吊索靠下锚方向处吊弦互磨导致吊弦断裂,经过查阅设计出具施工技术交底,得知锚段关节处弹性吊索设计为非强制性安装,据此提出新线建设时取消锚段关节内弹性吊索安装的建议。
二是经过积极参与新线施工预介入配合,强化施工源头控制。
车间在做好新建动车所动车走行线临近营业线施工配合同时,紧盯站前预制接触网基础施工质量,督促施工单位按图施工,保证接触网基础隐蔽工程施工质量,从源头上杜绝沪昆高速××下行联络线锚柱倾斜同类设备故障的再次发生。
三是强化产品质量源头控制,车间积极参与重要设备出厂前验收,切实提高设备运用安全性、实用性。
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