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钻机平台安全专项施工方
案正式版
钻机平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水上施工平台搭设施工方法
1、钻孔桩水上平台施工步骤
测量放样、根据方案放出钻孔桩及圆木桩位置→清除宕渣等水下障碍物→打圆木桩→设槽钢剪刀撑→方木连接→铺设木板→水上平台临边围护等→钻孔桩施工→拆除水上平台
2、测量放样
用全站仪进行对原有导线点复测,并将测量结果进行平差计算后,将相关资料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批准,确定其首级导线点的坐标数据,并以此作为施工控
制测量的依据。
根据设计图纸放出钻孔桩位置,以及根据水上平台施工方案放出圆木桩位置。
测量放样中,应反复测量标高、坐标,确保与设计一致,标高及中线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3、沉降位移观测
按照国家变形测量规范、招标文件要求,设立平面监测网、水准监测网定期观测。
主要内容如下:
①、施工中对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点的定期沉降、位移进行观测。
②、随着桩基施工过程中荷载增加的影响,对水上平台圆木桩的沉降进行位移。
4、水上平台搭设
①、钻孔桩水上平台采用8~11m的圆木桩,圆木桩小头直径为22cm。
桩入土
3m,桩顶同池塘边路面相平。
由于池塘为26m×25m的斜长方形,灌注桩由东向西呈3排,排间距9450mm,每排4根,间距7000mm~8000mm之间,故按池塘面积满排搭设。
圆木桩间距为1.5m,排距为2m,共15排。
②、圆木桩桩顶采用25*25cm的方木进行连接,最后在方木上铺设5cm厚的木板。
③、打圆木桩前,必须仔细测量放样,按照施工方案放出圆木桩位置。
然后清除池底障碍物。
④、松木桩采用机器锤击法打入河床,入土深度不小于3M。
起吊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持平稳,保护桩身质量。
⑤、圆木桩打好后,用20槽钢设置剪刀撑,在圆木桩和槽钢对应位置钻孔,用螺栓连接。
⑥、横向和竖向方木,用蚂蝗钉进行连接。
⑦、水上平台用钢管及绿网进行临边围护,防止人员及材料掉入池中。
二、平台搭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平台搭设过程中,我们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②、、掌控灌注桩的断面轴线,准确标定桩位;
②、杜绝非熟练技术工人作业,并指定专人现场监督,如有问题,一律加固或返工处理。
③、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要求作业人员上平台一律戴安全帽,并制定奖罚措施。
三、圆木桩承载力验算
根据地质资料,桩入粉质粘土质层,拟入土层深度为3m,
圆木桩小头直径为22cm,
则: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特征值为:
QμK =QSK +QPK=U∑qs ikli+qpkAP
=3.14×0.22×20×3+3.14×0.11×0.11×500=60.445KN
经查表,GPS-10型号主机重约5t,考虑桩基吊导管、钢筋笼等因素,桩机总重量取20t,人及其它移动荷载取10t;
总荷载为:∑N=1.2N+1.4G=1.4×(20+10)×10KN=420KN
GPS-10型号的钻机外形(长*宽*高)为4.7*2.2*10m,
承受所有荷载的圆木桩,以3排12根计,
单桩所受荷载:Q=420/12=35KN<QμK
四、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指派专人对平台的沉降位移进行观测,每天上班前先对平台进行仔细观测,在钻孔或浇灌混凝土时再进行旁站观测,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
工,上报项目部及监理。
1、平台局部下沉的应急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个别圆木产生不均匀沉降或大面积沉降,钻机立即停止施工,首先固定钻机,如沉降较大,必要时撤离钻机。
分析原因,在沉降大的区域设置剪刀撑加固或增设扫地杆,待确保有足够的安全系数后继续施工。
2、平台局部位移的应急措施:如发生位移,则在平台二侧加设斜撑,以确保平台稳定。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