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田间茎蘖动态调查
到拔节后期, 每个分蘖茎的命运, 到拔节后期 , 每个分蘖茎的命运 , 只能是继 续发育成穗或不能继续发育而夭亡。这种 成穗—退化 退化” “ 成穗 退化 ” 的现象就称为小麦分蘖的两 极分化, 从群体而言, 极分化 , 从群体而言 , 是总茎数达到最高峰 后无效蘖退化过程。 后无效蘖退化过程。 小麦分蘖开始后,进行定点观察调查。 小麦分蘖开始后,进行定点观察调查。每2人 一组, 每组调查一个地块。 一组 , 每组调查一个地块 。 在田间选取有代 表性的地点定样段, 样点取相邻二行, 各量 表性的地点定样段 , 样点取相邻二行 , 66. cm插上竹杆 并用塑料绳围上作标记。 插上竹杆, 取 66 . 6 cm 插上竹杆 , 并用塑料绳围上作标记 。 三叶期为首次调查, 以后每周调查一次, 三叶期为首次调查 , 以后每周调查一次 , 直 至小麦收获。 至小麦收获。
基本苗(万 基本苗 万/hm2)=各点株数平均值×10 =各点株数平均值× 茎蘖数(万 茎蘖数 万/hm2)=各点茎数平均值×10 =各点茎数平均值× 人一组, 个地块, 每2人一组,每组调查 ~10个地块,每地块 人一组 每组调查7~ 个地块 调查5个点 计算基本苗和茎蘖数。 个点, 调查 个点,计算基本苗和茎蘖数。
第二讲 作物田间茎蘖动态调查
田间茎蘖数是衡量作物田间群体生长状 况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况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通过调查田间 基本苗等实际情况与计划基本苗进行比 便于后期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 较,便于后期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争 取生产管理上的主动, 取生产管理上的主动,为制定高产优质 栽培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栽培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本项目以小麦 的实践操作为例, 的实践操作为例,要求掌握作物田间基 本苗及茎蘖数的调查方法, 本苗及茎蘖数的调查方法,了解小麦总 茎数的动态变化规律。 茎数的动态变化规律。
二、注意事项
1、选择典型的小麦试验田;准备好钢卷尺、 、选择典型的小麦试验田;准备好钢卷尺、 小竹杆、塑料绳等。 小竹杆、塑料绳等。 小麦返青以后春季第一批分蘖就开始出现。 2、小麦返青以后春季第一批分蘖就开始出现。 一般来说, 壮苗单株可增加1 个茎蘖, 一, 密植的单株增蘖较少。 较稀的单株增蘖稍多 , 密植的单株增蘖较少 。 春季分蘖的多少, 主要看冬前苗壮弱程度、 春季分蘖的多少 , 主要看冬前苗壮弱程度 、 地力以及春后管理, 冬季冻害重的, 地力以及春后管理 , 冬季冻害重的 , 春季无 力分蘖。超过成穗能力的多余分蘖( 力分蘖。超过成穗能力的多余分蘖(称无效分 不论蘖位如何,叶片多少,终要被淘汰。 蘖),不论蘖位如何,叶片多少,终要被淘汰。
一、实践操作
1、基本苗及总茎数调查 基本苗:单位土地面积内小麦的实际株数, 基本苗:单位土地面积内小麦的实际株数, 用万株/ 表示。 用万株/hm2表示。 茎蘖数: 茎蘖数:单位土地面积内小麦主茎及分蘖数 的总和,用万茎/hm2表示。 的总和,用万茎/ 表示。 (1)选点 选点: (1)选点:选取代表整个大田实际情况的点进 行计数,一般每公顷选点不少于5 行计数,一般每公顷选点不少于5点。根据田 块形状、面积、地形、 块形状、面积、地形、生育状况等来确定取 样方式,可采用蛇形、梅花形、五点取样法、 样方式,可采用蛇形、梅花形、五点取样法、 棋盘法、随机取样法等形式选点。 棋盘法、随机取样法等形式选点。
(2)样点调查:为了增加调查的准确性,减少 (2)样点调查:为了增加调查的准确性, 样点调查 工作量,可采用十万分之一样段法, 工作量,可采用十万分之一样段法,即采用 0.1㎡样段。先测量平均行距, 10~15行 0.1㎡样段。先测量平均行距,取10~15行, 横向测量首行中心线至末行中心线的距离, 横向测量首行中心线至末行中心线的距离, 将所测得的数据除以首末行数减一的差值, 将所测得的数据除以首末行数减一的差值, 既可得出平均行距。若行距为15cm,样点长 既可得出平均行距。若行距为15cm, 15cm 选用66.6cm;若行距为20cm, 66.6cm 20cm 选用66.6cm;若行距为20cm,样点长选用 50cm 在样段两端作标记, cm。 50cm。在样段两端作标记,然后以一端为起 逐一数出样段内的株数或茎数。 点,逐一数出样段内的株数或茎数。一般采 用每点双行,分别计数,计算平均值。 用每点双行,分别计数,计算平均值。基本 苗的调查应在小麦三叶期进行;总茎数的调 苗的调查应在小麦三叶期进行; 则根据需要确定调查时间。 查,则根据需要确定调查时间。
2、分蘖消长规律调查 、分蘖消长规律调查 北京地区冬小麦9月下旬播种,出苗后15 15~ 北京地区冬小麦9月下旬播种,出苗后15~20 d开始分蘖;进入12月以后,气温降至2~ 开始分蘖;进入12月以后,气温降至2 12月以后 3℃以下 分蘖基本停止, 以下, 3℃以下,分蘖基本停止,越冬时基本不再增 加新分蘖。翌年春季返青后, 加新分蘖。翌年春季返青后,麦株继冬前蘖 位向上顺序产生分蘖,当气温回升到10℃ 10℃以 位向上顺序产生分蘖,当气温回升到10℃以 上时,新蘖大量发生,为春季分蘖高峰期, 上时,新蘖大量发生,为春季分蘖高峰期, 拔节前期全田总茎数达到最大值。拔节后, 拔节前期全田总茎数达到最大值。拔节后, 生长和营养中心转移, 生长和营养中心转移,已发生的分蘖开始两 极分化,晚生分蘖和小分蘖死亡, 极分化,晚生分蘖和小分蘖死亡,分蘖数下 最后稳定至成穗数。 降,最后稳定至成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