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资料之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世说新语》
巫山县乌龙学校姓名:欧云虎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
实、守信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
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变换形式诵读,力争当堂成诵。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王冕四岁能画画、曹植七步做诗、甘罗十二岁做宰相,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个智慧过人的少年儿童,他就是——陈元芳。

二、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
先由大家自己朗读一遍课文,然后我们推荐一名同学来朗读。

2、推荐朗读
由学生自己推荐朗读课文,我们要大胆得尝试尝试,,在座的各位有个任务,要洗耳恭听,听后要谈谈,评评他们的朗读。

(由两位学生朗读)
3、生评价
同学的朗读已经结束了,非常感谢两位同学的朗读,各位的工作要开始了。

在评价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评价?(由学生自己提出评价的方面)
(声音、语速、流利、字音、停顿、情感、自信、韵味等)那么我们就开始评价的工作了,找找优点,为自己所用,找找缺点,帮帮同学,也是在帮自己。

(学生对同学的朗读进行评价)
刚才我们对同学的朗读进行了评价,找到了他们的优点,希望我们在平时的朗读可以用起来,缺点要即时改正。

讨论朗读中的注意点,特别是文中的“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的语气,还有就是“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这两句的语气要注意。


4、分角色朗读
5、集体朗读
我们知道了要注意的地方,下面一起来展示我们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力量。

齐读课文
6、复述课文
三、品读课文
1、质疑
文言文跟现代文有着不一样的地方,有我们不理解的地方。

下面要做的就是大家动动手,找找不懂的字词句,四人一小组,把不懂的地方在小组内互相解决,还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作好记录,等一下我们一起来解决。

(学生小组合作解决疑问的地方,再由学生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全体学生中一起讨论,共同解决)
2、教师质疑:
大家都没有疑问了吗?那么我有个不太明白的地方,需要大家的帮忙了,在文中用了三个不同的称谓,有什么区别吗?
“君”是有礼貌的称呼对方;
“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父亲的谦称。

补充;我们平时可能在电视的古装剧中经常听到这样的一些称呼:令尊、令堂、令郎、令爱、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姊、舍妹(弟)、犬子。

谁来说说这些分别是什么意
思?
3、检测字词句的掌握情况
刚才问大家说没有疑问了,但是被我一个问题就给问倒了,下面来测测你们对短文中字词句的掌握情况。

期:乃:至:不:通假字“否”
去:惭:引:顾:
过中不至:去后乃至: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下车引之:4
4、同桌之间互译课文
四、探究课文
同学们弄清了课文大意,现在前后桌为一个小组,每组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好不好?
学生质疑:
学生讨论:
1、文中这位朋友是怎样的一个人?元方是怎样的一个人?
课文中提到了几个人?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一个人?从元方和友人的对话中,你对他们了解多少,说说?
陈太丘是个诚实守信的人,从哪里能看出,从原文中找找?
友人是不守信的人,还能知错就改,也从哪里能看出呢?
元方是聪明机智的人,哪里能体现?
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
文中讲到元方指出了友人的两点不是,哪两点呢?
那么元方说友人没礼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礼貌呢?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里要联系到学生的实际回答情况,考虑到元方当时的年龄)
3、题目《陈太丘与友期》是否合适?
我们刚才讲了那么多,大部分在讲元方,文章的主人公也是元方,但是题目是《陈太丘与友期》,是不是不太合适呢?
4、这则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呢?
同学讲到这个题目是个引子,为了引出下面的内容,那下
面文章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做人要诚实守信,礼貌待人)
5、板书:诚信元方友人
礼貌聪明无信
机智无礼
师:本文在写元方聪明和机智的同时也告诉我们诚和礼的重要性,换句话说:做人要讲礼貌,要讲诚信。

五、课外延伸拓展
阅读下面这个寓言,读后请谈谈你的看法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
“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

渡船出发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险象环生。

梢公说:“船小负载中,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渡难关。

”看年轻人哪一个都不舍得丢,梢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

”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联系实际生活,请谈谈你的看法。

(生活中我们一不小心就会买到假冒伪劣产品,这是厂家不讲诚信,给顾客带来麻烦……)教师总结:诚信就是诚实有信用,诚实时对自己而言,讲信用是对他人而言。

对人对己都要讲信用。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但要继承,还要吧它发扬光大。

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也就是说诚信的重要。

“一诺千金”流传至今,作为我们学生,重信守诺,努力做到诚实守信,礼貌待人。

现在老师“诚信”送给同学们,作为你们的座右铭,希望大家能以“诚信”二字时刻警醒自己。

六、回到课文
看手中的卷纸,课文怎么啦?没标点是古文最早的样子,谁能读出句读、语气、语调才是真功夫,哪位同学来读读。

学生读
师评价
学生齐读
学生自由读几遍,并要求背诵。

齐背。

七、作业
师:学习文言文,吸收古代汉语的语言精华是很重要的,有人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大门有三把钥匙,语言就是其中的一把,古代汉语积淀着中华民族语言的精华,流传至今被浓缩、固化,它仍使用到现代汉语中,如果我们能将二者融会贯通,是学习语言的一条捷径。

1、下面请同学们看这三个成语,其中这三个字的含义与课本中的意义相吻合。

去引期
再给同学们三个字,请你写出带有此字的成语,要求意义和课本中的一致。

舍信顾
学生做
学生回答
2、课外收集了一些古今中外的一些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记录在摘抄本上,平时用来勉励自己。

例: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高尔基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

泰戈尔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王充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出自《世说新语》,它是记录名士的言行的书,鲁迅曾评价:“是名士的教科书”,运用这些言行可以教育我们,书中的宝贵遗产至今被我们继承,因此说它是一本教科书,同学们课下读过这本书吗?有谁读过?好书不读此乃人生一大憾事,希望同学们多读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