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PPT课件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PPT课件
1、地质调查法(隧道地表调查及地质素描)
2)隧道内地质素描 ③地质素描应随隧道开挖及时进行,对隧道岩性变化点、构造 发育部位、岩溶发育带附近等复杂、重点地段应开挖1~2个循 环进行一次素描,简单地段不宜超过10m进行一次素描。 ④对岩体受构造影响程度、节理发育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富
水程度及围岩稳定状态等进行详细编录,据此对围岩级别及其 他地质参数进行修正,并初步提出有针对性的支护、衬砌或超 前加固措施意见。
采用地质调查法(地表地质调查和隧道内地质素描)、超 前地质钻探法(水平钻探或加深炮孔)、弹性波反射法(TSP) 、地质雷达和红外探水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报。
综合上述各种方法获得的地质信息,通过综合地质分析, 预测预报前方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我标段工区隧道超前预报应在地质调查法基础上,采用弹 性波反射法(TSP)进行中长、长距离探测,再采用加深炮孔探 测进行短距离预报,断层及重要异常段补充短距离物探法及超 前水平地质钻探进行预报。根据现场施工需要,现对上述预报 方法作逐一讲述。
软弱介质的节理如实填写。
(7)涌水状态 1)填写内容:见左侧表格; 2)填写依据 依据表《地下水状态的分级表》正确填写。
1、地质调查法(隧道地表调查及地质素描)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课件目录
一、超前地质预报目的 二、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实例讲解
1、地质调查法(隧道地表调查及地质素描) 2、加深炮孔探测法
3、超前地质钻探法
4、物理勘探法(TSP及红外探水)
三、结束语
一、超前地质预报目的
由于隧道长度、埋深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地质条件越趋复 杂,隧道内突泥、突水、以及断层、岩溶等不良地质灾害对隧道 施工安全、质量以及施工进度造成严重的影响,也是引起隧道塌 方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减少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盲目性,避免 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诱发的重大的不良地质或灾害地质的发生, 而采取超前地质预报探测方法。对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工程地 质、水文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体的工程性质、位置、产状、规模 等进行探测、分析判释及预报,并提出措施建议。
1、地质调查法(隧道地表调查及地质素描)
2)隧道内地质素描 隧道内地质素描是由专业地质人员对隧道及其辅助坑道的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特性进行详细的地质素描,是隧道开挖后
及时记录隧道洞身和掌子面地质情况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用于 各种地质条件下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主要将隧道所揭露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结构面产状、 地下水出露位置及出水状态、出水量、溶洞等准确记录下来并 绘制成图表,包括开挖工作面(掌子面)地质素描和洞身地质 素描。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①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主要描述工作面立面围岩状况。 ②洞身地质素描是对隧道拱顶、左右边墙进行的地质素描,直 观反映隧道周边地层岩性及不良地质体的发育规模、在空间上 对隧道的影响程度等,通过隧道地质展示图形式表示。
1、地质调查法(隧道地表调查及地质素描)
地质调查法是根据隧道已有勘察资料、地表补充地质调查 和隧道内地质素描,通过地层层序对比、地质界线地下和地表 的相关性分析、地质隐患在隧道内的出露位置、隧道内不良地 质体的前兆等,分析推测开挖工作面前方可能揭示地质情况的 一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包括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和隧道内 地质素描等。 1)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
其次对洞内开挖掌子面进行地质素描,主要是填写“掌子面 地质素描记录表”,在隧道开挖后及时记录隧道洞身和掌子面地 质情况,对表格中的内容填写要求,进行了如下举例说明。
1、外业准备:洞内素描所需要的工具:外业 包、罗盘、地质锤、笔记本、数码相机等 2、内业准备:地质素描作业指导书 3、掌子面地质素描记录表内容填写: (1)掌子面状态: 1)填写内容:见左侧表格;2)填写依据: 现场观察并依据设计图纸尺寸正确填写。 (2)掌子面状态: 1)填写容:见左侧表格;2)填写依据:现场 观察并依据《隧道围岩分类》正确填写。 (3)毛开挖状态 1)填写内容:见左侧表格;2)填写依据: 依据表《隧道围岩分类》及相关设计资料填写 (4)岩石强度(MPa) 1)填写内容:见左侧表格; 2)填写依据 依据表《岩石坚硬程度的划分表》正确填写 (5)风化程度 1)填写内容:见左侧表格; 2)填写依据 依据表《风化程度分级表》正确填写。 (6)裂隙宽度(mm) 1)填写内容:见左侧表格; 2)填写依据 依据表《节理宽度分级表》正确填写。 (7)裂隙形态 1)填写内容:见左侧表格; 2)填写依据 依据表《节理宽度分级表》正确填写。充填有
1、地质调查法(隧道地表调查及地质素描)
3)现场施工工作要求 首先要熟读相关隧道施工工点图纸,了解隧道工程地质及水
文地质情况,包括地层岩性(了解围岩的组成成分,风化程度以 及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地质构造(了解围岩的岩层产状要素 ,是否有断裂等不良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条件(了解隧道内不 同里程段的围岩级别,以及岩土施工的工程分级情况)及水文地 质条件(了解隧道区域内的地下水类型,含水量的大小),对每 项内容逐项进行地表调查,核查与设计描述是否相符;
地表调查主要目的是:核对勘测资料,掌握隧道所在地区 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为隧道内 地质预报提供方向性的依据。调查范围主要为隧道中线两侧各1 ~2.0km的范围。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①对已有地质勘察成果的熟悉、核查和确认; ②地层、岩性、在隧道地表的出露及接触关系,特别是对标志 层的熟悉和确认; ③断层、褶皱、节理密集带等地质构造在隧道地表的出露位置 、规模、性质及其产状变化情况; ④地表岩溶发育位置、规模及分布规律;
通过超前地质预报的检测,判定隧道暗洞开挖面前方隐伏断 层及破碎带、岩溶规模准确定位和评价,采取准确而有效的防治 工作,不仅可以减少隧道塌方、突泥等灾害的发生、加快施工进 度,并根据现场预报结果,及时调整或修正围岩级别、设计参数 及施工方法,正确指导现场施工。
二、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实例讲解
根据隧道具体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质问题和开挖的实际情况,制定超前 地质预报工作的原则,其原则和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