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灰化学成分对煤灰熔融性温度的影响

灰化学成分对煤灰熔融性温度的影响

3 . 试 验 数 据 的处 理 与 分 析 在 试 验 中 生 物质 选 取 糠 醛 。选 取 o 、 Na O、 C a O、 S i O 和F e 2 O 作为
( 2 ) Na , C03 对糠醛渣灰溶性 的影响 将试验所 得数据作 图, 从图 3 — 2中可 以看 出: 从 Na CO 含量 0 . 5 %增 加到 8 %的过程 中糠醛炸灰锥 的 s T一 一 直 是在下 降, 说 明在这 个含量范 围之 内 Na 2 CO 能起 到降低糠醛渣灰熔 点的作用 。但是从 8 %增长到 9 %的这一 阶段中可 以看 出糠醛渣的灰熔点有所上升 , 之后继续 下降并且下降的速率 与之前的速率 比较有 了明显的减少。 Na 的化合物熔点低, 易于与灰样 中的 其它氧化物生成低 熔点共熔体, 并且 Na +的离子势较低 , 能破坏 煤灰 中的 多聚物 , 降低熔化 温度, 起助熔剂 的作用 如图所示, 随着 Na CO, 含量的增 加, 样品的熔点逐步 下降, 流动温度 下降约 1 5 . 6摄 氏度。 ( 3 ) C a CO 对糠醛渣灰溶性的影响 从图3 - 3中可 以看 出在 Ca C03 含 量从 5 %往 2 0 %增加 的过程 中一 直 是 起 到 令 糠 醛 渣 灰 熔 点 上 升 的 作 用 ,而 在 Ca CO 含量为 2 0 %左 右 的 时 候 糠醛渣 的灰熔点达 到了最高 ,之后便 随着 Ca CO。 含量 的上 升而 下降 了。 Ca O( ca CO 生成) 氧化物 ( 熔点2 6 1 O ℃) , 同时也是一种 碱性氧 化物 , 在含 量为 5 %到 2 0 %的时候 Ca O 多 以单体形式 存在 ,增加 了糠醛渣 的灰熔点 。 当超过 2 0 %以后 Ca O 与灰分中的 S i O。 等物质发生了低温共融现象 ,致 使 糠醛渣灰熔点 降低。
动状 态从而降低 了 A I 2 0 提高糠醛渣 灰熔点 的效用f 3 . 4 1 , 所 以在 0, 含量 达到 1 5 %时 上升的速率减 缓。而之前从 3 %到 5 %这一阶段之所 以下降是 因 为当A 1 : o, 含量略有增加 , 促进 了钙 长石的生成 , 钙长石属 于硅铝 酸盐矿
上升趋势。
用。一方面 , 煤泥堆积 问题严重, 不但 占用 了土地 , 也会对周 边环 境造成污 染; 另一方面 , 也会对选煤厂的正常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为 了能提高煤炭的
利用效率, 减少煤炭资源的负面影响, 研究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 , 提高燃烧 效率便有 了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 生物 质 是 指 通 过 光 合 作 用 而 形 成 的各 种 有 机 体 , 包 括 所 有 的 动 植 物 和 微生物 。而所谓生物质能, 就是太阳能以化学 能形 式贮存在 生物 质中的能 量形式,即 以生物质为载 体的能量。我 国可开发为 能源的生物 质资源到 2 0 1 0年可达 3亿吨。生物质的有优点有: 1 、 属于可再生资源: 2 、 硫含量、 氮 含量低、 燃烧过程中生成的 S O: 、 NOx较少 ; 3 、 生物质 作为燃料 时, 对大气 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近似于零, 可有 效地减轻温室效应。
中, A l o, 的 晶体 结 构 没 有 被 高 温 破坏 达 到 了 A1 2 o 的熔 点导 致 A1 : o, 呈流
( 4 ) S i O 对糠 醛渣灰 溶性 的影响 从: 二 氧 化硅对 糠醛渣影响 曲线 图 3 — 4中可以看 出在 S i O 含量从 1 0 % 上升到 2 0 %的过程 中糠 醛渣 s T在不断的下降, 之后便一直 上升, 在5 o %t 4
由于生物质碱性物含量较 大, 熔融温度较低 , 且 软化温度和 流动温度 相差较小 , 致使生物质锅炉 及生物质混煤燃烧锅炉 易发生积灰 、 结渣和腐
蚀等问题 , 因此研究生物质及生物质 混煤 的灰熔融特 性等 关键基础科学 问 题会加快解决生物质能发 电锅炉 的积灰、 腐蚀和 结焦 等 问题 , 促 使我国尽 快具备生物质能发 电系列锅炉的生产 、 研发和设计能力。 本文通过试验 的方法 , 对样品在 弱还原 性气氛 下的灰熔融性温度进行 测量, 得出各个添加剂对糠醛渣灰熔 点的影响 。 2 . 试验装置及试验 方法 ( 1 ) 试验装置简介 本试验所用仪器为: Y X— HP d )灰熔融性测定仪 。 ( 2 ) 灰样 品 的制 备 试验生物质样品均出 自山东地 区, 分 别为酒糟 ( j z ) , 糠醛 渣 ( k q ) , 玉米 芯( y m) , 甘蔗渣 ( g z ) , 梧桐木屑 ( wt ) , 麦秆 ( mg ) , 葵花子壳 ( k h ) 。 将生 物质 磨细 ,取 2 0 0目筛 子的 筛下余 量 。按 照标 准方 法 AS TM E1 7 5 5 一 O 1将生物质在马弗炉 中制成灰分。 ( 3 ) 灰锥 的制作 试验方法按 照标准 GB / T2 1 9 — 1 9 9 6 , 首先把灰样制作成灰锥 。 ( 4 ) 试验 方法 试验采用封碳法产生弱还原性气氛, 弱还原性气氛在试验前用煤灰熔 融性标准物质 GB W1 1 1 2 4 a标定。等到全部灰锥都到达 流动温度 或炉温升 至1 5 0 0 q C 时 断 电结 束 试 验 。 最后 记 录 灰 锥 的 软 化 温 度 。
6 0 % 这 一 过程 中激增 , 达到6 0 % 含量 以后 s T的增长幅度变得很小 。 在 这里
因为实验仪器所限 , 只能记录到 1 5 0 0摄 氏度 , 而7 0 %与 8 0 %两个样 品的 s T 均超过 了 1 5 0 0摄 氏度 , 不过 从之 前的趋势来看 , 其增长幅度 应该 已经不 是 很大 。图中开 始灰 熔点之所 以会 降低是 因为 S i O 在高温 下与其他金属或 者非金属氧化物形成 了一种玻璃体, 而这种玻璃体具有非 常不稳定的物理
( 1 ) A 1 o 对糠醛渣灰熔融性的影响 经试验得 出在糠醛渣中添入 A 1 2 0 后所得 到的糠 醛渣灰锥 s T作 图。 从图3 —1 中可以看出: 从O . 5 %到 3 %这一过程 中灰锥 的 s T是随着 A I o 的 百分 比含量 的上升而上升 的。但是到达 3 %左右的含量时, S T开始 出现 下 降的趋势, 一 ・ 直到 5 %A 1 O 含 量时才停止下降重新开始上升。在这一阶段
添加剂, 加入到生物质 灰样 中, 研究添加剂对生物质灰熔融性 的影响 。 由于 Na 2 0与 C a O等氧化物常态下不够稳定, 且 已有人证明 了用这些氧化物 的 碳酸 盐来替代相 应的氧化物 的可行性 ,因此本试验 采用 Na 2 C O 代 替
Na 2 O, Ca C 3 代替 C a O 的方法。
1 . 研究背景和意义 煤炭 是我 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 ,也是 当前我 国最 为依赖 的能源结构, 但 是, 从当前的使用效果上来 看, 大部分的煤泥资源 却没有得到 高效的利
物群 , 自身熔点较 高, 为1 5 5 3 q C, 但它 容易和其它硅酸盐产 生低共熔 现象 , 使得灰样的软化温度 逐渐 降低 。 A 1 2 0 含量超过一定 比重后, 软化温度又有
科 学 理 论
灰化 学成 分对 煤灰熔 融性温度 的影 响
郭 建 强
( 贵州广播 电视大 学, 贵州 省贵阳市 , 5 5 0 0 o 1 ) 摘 要: 生物质碱性物含量较大, 熔融温度较低 , 软化温度和流动温度相差较 小, 燃烧 时锅炉 易发生积灰 、 结渣和腐蚀 等问题 , 因此研 究生物 质及生物 质混煤的灰熔融特性等关键基础科学 问题会加快解决生物 质能发 电锅炉 的积灰、 腐蚀和结焦等 问题 。 促使 我国尽快具备生物 质能发 电系列锅炉 的生产 、 研发和设计能力 。 本文使用 Y X— H1 K D灰熔融性测定仪对样 品在弱还原性气氛 下的灰熔融性温度进行测量, 得 到糠醛灰在 添加 了各类 化学添 加剂以后 s T 特征温度 , 并以其为主要参考依据得 出各个添加剂对糠醛渣灰熔 点的影 响。 关键 词: 灰熔点 特征温度 .
结构 , 导致 S i O : 在这一百分 比含量时起到降低糠醛渣灰熔点的效用 。 但当
随着 S i O 含量的 上升 , 形成的玻璃体 已经非常有限 , 而高熔 点的 S i O 占据 了灰分的主要成分 以后使得 灰熔 点上升。
2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