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概论作业

语言学概论作业

语言学概论作业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概论第一次作业(导言、第一章、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0 分,每小题2 分)1.语言学2.语言3.符号4.组合关系5.聚合关系二、填空(20分,每空0.5 分)1.()、()、()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用它写成的文章称为()。

3.结构主义语言学内部又分()、()、()三大学派,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其著作(语言论)是这一学派的奠基性著作。

4.()语言学是在19 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5.()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的代表性著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

6.语言是人类社会的(),而且也是思维的(),这是语言的两大功能。

7.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

8.汉语的“哥哥”、“弟弟”,英语用()表示,汉语的“舅舅、姨父、姑父、叔叔、伯伯”,英语()表示。

9.英语可以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汉语数词修饰名词一般要加上一个()。

10.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 ( )12.一个符号,如果没有( ),就失去 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 ),我们就无法 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13.语言符号是()和( )的统一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 。

14.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 ( )15.语言符号具有()和( )特点。

16.语言的底层是一套(),上层是符 号和符号的( ),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 是( ),第二级是 ( ),第三级是( )。

11.任何符号,都是由(两个方面构成的。

)和( )17.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和()。

18.()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19.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而动物没有,是因为人类具有()能力和()能力。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20分,每小题1 分)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4.语言具有自然属性,是自然现象。

()5.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6.语言具体存在于个人的运用之中,所以是个人现象。

()7.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8.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9.语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具有重要作用。

()10.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动物没有语言。

()1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12.没有语言,人类照样可以思维。

()13.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

()14.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15.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16.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17.人类选择语音而不是色彩、手势作为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因为语音比较好听。

()18.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特点,就是说我们平时说话用什么样的语音代表什么样的意义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

()19.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是指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认同的。

()20.语言符号是由大大小小的单位按一定规则构成的。

()四、问答题(50 分,每小题5)1.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有何重要地位?代表人物有哪些?2.语言的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3.每个人说话都是自由的,但不能把“我看书”说成“书看我”?不能把“失去生命”这意思说成“ hu 6(活”这是为什么?4.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学会掌握语言呢?5.语言有没有阶级性?为什么?6.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请结合实际加以说明。

7.举例说明什么是符号,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

8.举例说明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

9.怎样理解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从哪些方面来认识?10.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从哪些方面能看出来?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概论第二次作业(第三章语音)、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2 分)1.语音2.音节3.音素4.音标5.元音6.辅音7.发音部位8.发音方法9.音位10.音位变体二、填空(5 分,每空0.5 分)1.语音的()、()、()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四个要素。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三大部分。

三、判断正误(15 分,每小题1 分,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节。

()2.男子声音和女子声音的差别主要是发音是音重不同。

()3.儿童的声音和成人的声音差别是音长不同。

()4.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气流是否强,都能形成不同的音素。

()5.音素[x]的发音特点是舌面后清檫音。

()6.肺是人类发音的动力站,声带是发音体()7.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上齿。

()8.发元音时,呼出的气流比较弱,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比较强。

()9.元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辅音发音时,声带一定要振动。

()10. 元音[y]和[u]是舌位前后不同,其它方面的特点是一样的。

()11. 音素[a]和[a的发音特点其实是一样的, 没有区别,只是写法不同。

()12. 所谓送气、不送气,实际上是指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

()13. [p']和[p]这两个音素,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对立关系,在英语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互补关系。

()14. 音位的自由变体,是指发音时音素可以任意变化。

()15. [t] 、[p] 、[k] 三个音素的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16. 汉语的“不”是去声,在去声音节前,一般要念阳平,这种变化就是同化。

()四、单项选择题(26 分,每小题2 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空中。

)1 .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元音B.辅音C .音素D.音位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A.英语B.法语C .拉丁D.希腊3•汉语拼音中的u、c、h,国际音标分别写作()。

A • u c hB • y ts' xC • u ch hD • x y k4.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

C.汉语中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汉语“天”、“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

5.下列说法,只有()正确。

A.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弱。

B .振幅越大,声音就越长。

C.频率越多,声音就越低。

D.频率越多,声音就越高。

6.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 ()是正确的。

A.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

B .舌头的活动, 起了调节共鸣器形状的作用。

C.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

D.声带、舌头等是被动发音器官。

7.关于元音和辅音的区别的描述, ()是正确的A .元音发音时间短暂,辅音发音时间较长。

B.辅音发音响亮,元音发音不响亮。

C .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

D .发元音和辅音发音器官的各个部位均衡紧张。

8.下列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e-[e] B . j —[y] C ・h —[x] D . b —[b]9.下列发音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辅音是()。

A.[g]-[d] B .[b] -[p] C .[s]-[z] D .[t] -[k]10.下列各组元音区别的描述,()是错误的。

A.i 和y 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

B.u 和o 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C.a和a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冋。

D.i 和a 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11.下列各组辅音,区别特征为清浊对立的一组是()。

A.[x]-[h] B .[t]-[d] C .[c]-[ch] D .[z]-[ts] 12.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音素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C.声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韵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3.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 念成阳平,这种变化叫做()。

A.同化B.异化C .弱化D.脱落五、分析题(10 分)给“语言是交际工具”注上汉语拼音,并列表分析其音节结构。

六、问答题(24 分,每小题6 分)1.听别人说话,在没有看见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能听出是男子说话还是妇女说话?是大人说话还是小孩说话来呢?请结合语音知识加以说明。

2.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3.音重有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能举汉语或英语的例子来说明吗?4. 汉语音节ban、da、guang中的a,是三个不同的音素,但却是一个音位,为什么?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概论第三次作业(第四章)概念解释(10分,每小题1 分)1.句子2.词组3.词4.语素5.词类6.形态8.语法形式9.语法手段10.语法范畴二、填空(25分,每空0.5 分)1、()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和()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语法单位主要有()、()、()、()。

4、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例如“什么书他都喜欢看”是()。

5.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6.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词以下的规则叫()。

7.根据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语素分成()、()、()三类,例如“学习” 中的两个语素是(),“being"中的ing是(),“ reader "中的er 是()。

8.()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

9.一个词,除去它的词尾,就是它的()。

10.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词缀叫作()语素,把词尾叫作()语素。

11.汉语语素中,大部分是()语素,()不多,没有()。

12.()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词语素组成的词。

13.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

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其构词规则又叫作(),或叫()。

14.()、()、()、()、()是语言里最基本的结构格式。

15.体现语法形式的语法手段主要有()、()、()、()。

16.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做()。

17.词形变化的多数形式是(),也有一些使词根内部的元音和辅音()。

18.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称为()。

同一个句子表示几种不同的结构意义,称为()。

19.从语法结构角度分类,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四种类型,汉语属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