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
1、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个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2、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企图在社会主义建成不久就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始作俑者是()。
A.列宁B.斯大林C.毛泽东D.铁托3、在党的领导人中,较早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思想的领导人中,除了邓小平以外还有()。
A.陈云B.李先念C.叶剑英D.胡耀邦4、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概念的是()。
A.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1982年十二大政治报告C.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D.1987年十三大政治报告5、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
A.社会主义本质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D.社会主义依法治国论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是()。
A.过渡时期的社会B.新民主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混合社会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D.党的十三大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这主要取决于()。
A.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B.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C.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9、邓小平曾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不够格”表现在我国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不成熟不完善。
B.“不够格”表现在我国物质技术基础方面不够格。
C.“不够格”也就是我国社会发展阶段不够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D.“不够格”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程度方面的很大差距。
10、认清中国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中国的()。
A.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国际环境B.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C.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D.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11、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
A.人口多,耕地少B.自然资源贫乏C.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D.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2、我国在发展阶段问题上有许多经验教训,下列表述错误的为()。
A.只讲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和方向不讲发展程度与水平,会产生“左”的错误B.只讲发展程度与发展水平,不讲性质与方向,又可能离开社会主义C.只有坚持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与发展程度水平的统一认识和把握,才能自觉科学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社会性质与发展程度没有任何关联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群众同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的矛盾B.物价上涨幅度过大与保持社会稳定之间的矛盾C.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分配不均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4、下列表述中,不能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中的“落后的社会生产”是()。
A.生产力水平的落后B.生产力组织、经营的落后C.管理方式落后D.生产力落后已得到根本改变15、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
A.非对抗性的B.仍然是对抗性的C.有时是非对抗性的,有时是对抗性的,但以非对抗性为主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16、把“和谐”写入基本路线的是党的()。
A.十三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17、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B.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中等发达的现代化国家18、“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的论断是邓小平哪次讲话提出的?()A.1982年十二大开幕词B.1983年视察江苏等地回北京后的谈话C.1986年在视察天津的谈话D.1992年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B.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D.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2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C.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逐步走向共同富裕D.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21、下列对于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之间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B.坚持共产主义是脱离实际的空想C.党在特定历史阶段均提出阶段性的最低纲领D.前者为后者的制定指明前进的方向,后者为前者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22、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任务的是()。
A.1949年全国政协B.1954年全国第一届人大C.1956年八大D.1964年三届人大23、我国现代化任务经历了由“两步走”到“三步走”战略的变化,提出“两步走”的是()。
A.七届二中全会B.1954年全国一届人大C.1956年八大D.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周恩来的政府工作报告24、“文化大革命”十年使人们对中国的前途感到迷茫,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重申“四个现代化”及其“两步走”战略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陶铸25、“三步走”发展战略正式确立于()。
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D.党的十四大26、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到20世纪末的战略目标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较富裕C.国民生产总值在1990年的基础上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基本协调发展27、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到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较富裕C.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基本协调发展28、在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
A.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B.由贫穷到富裕的历史性跨越C.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跨越D.由短缺经济到过剩经济的历史性跨越29、党的十六大把我国在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确立为()。
A.消灭贫困人口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消除贫富差别D.实现共同富裕30、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最根本的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B.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D.加强、改进党的建设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曾经比较正确地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这些思想观点主要包括()。
A.1956年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已经进入,但“尚未完成”B.1956年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刚刚建立”,但还没有“完全建成”C.我国社会主义需要在生产力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后才算从根本上建成D.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一个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E.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
2、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是()。
A.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生产力B.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D.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E.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中等国家的水平3、下面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述,正确的观点有()。
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B.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C.它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D.它是特指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所必然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E.这一阶段起始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大约100年时间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主要有()。
A.经济基础B.阶级关系C.主要矛盾D.根本任务E.社会性质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即“社会性质”和“发展程度”的关系在于()。
A.不了解社会性质,就会偏离社会主义发展方向B.不能正确分析发展阶段,就可能超越阶段或落后于形势的发展C.坚持而不离开社会主义是原则D.正视而不超越发展阶段是保证E.二者有机统一才能深刻体现我国基本国情6、“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关系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C.“坚持改革开放”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E.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集中概括7、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是()。
A.二者对立统一B.二者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C.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D.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E.两者彼此孤立,没有任何联系8、30多年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使我国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没有根本变化的是指()。
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没有变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没有变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主体地位没有变E.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变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意义是()。
A.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B.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C.是防止和反对“左”和右的错误的思想武器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保证E.是我国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基础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主要内容包括()。
A.奋斗目标B.基本途径C.根本保证D.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E.基本方针1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这是因为()。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新时期最根本的拨乱反正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成败E.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内容包括()。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E.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3、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20世纪末实现的小康社会具有()特征。
A.低水平B.不全面C.发展很不平衡D.不富裕E.中等水平14、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作用是()。
A .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B .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C .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D .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线E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15、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