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学习概论
2020/11/18
Chart
认知负荷的分类
认知负荷是建立在工作记忆容量基础之上的,所以三种负荷之间 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即三种负荷相加起来的总量是被限制在一 定范围内的,一种负荷高了,另外两种负荷必然就低,如果三种负荷都 高,就必然会阻碍学习的进行。
2020/11/18
Chart 多媒体学习与认知负荷
多媒体学习
Chart
多媒体学习
多媒体学习研究的理论基础 多媒体学习的主要理论(认知负荷理论)
2020/11/18
Chart 多媒体学习研究的理论基础
双重编码理论 工作记忆理论
2020/11/18
Chart
多媒体学习研究的理论基础— 双重编码理论
言语刺激
jamesM.Clark & Allan Paivio(1991)
图表的使用、 避免注意分散、 消除冗余材料、 提供操作支持
降低外在认知负荷
减少元素间的 交互活动、 考虑学习者的 先前知识
降低外在认知负荷
激发学生的动机或 努力
增加相关认知负荷
推荐:
“多媒体学习中认知负荷的优化控制” 作者:龚德英
2020/11/18
Thank you
Add your text in here
2020/11/18
Chart
认知负荷理论—理论基础
资源有限理论: 认为人的资源(包括认知资源和注意资源)是有限 的,如果同时进行不同的活动,资源就要在这些活动之间进行分配,资 源的分配遵循此多彼少的原则。
图式理论:认为知识是以图式的形式存储于长时记忆中的,在个体 学习新知识的时候,长时记忆中的图式可以根据所面临的情景进行 快速而正确的归类,这种归类是一种自动化的加工过程,它不需要有 意识控制和资源消耗,可以弥补工作记忆容量的不足。
影响因素
外因决定的内在认知负荷:学习任务的复杂性导致的内在认知负荷 内因决定的内在认知负荷:学习者本身特征(学习风格、认知水平)
2020/11/18
Chart 认知负荷的分类—外在认知负荷
外在认知负荷(Extraneous cognitive Load 简称ECL)也称为无效认知 负荷,这种认知负荷与学习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方式有关,是由学习过程中对 学习没有直接贡献的心理活动引起的,当教学要求学习者从事一些与图式 获得或自动化没有直接关联的活动时,便会产生外在认知负荷。
2020/11/18
Chart 认知负荷的分类—相关认知负荷
相关认知负荷(German cognitive Load 简称GCL)也称有效认知负荷,它 产生于学习者在学习某一个任务未用完所有的认知资源时,这时学习者便 可以把剩余的认知资源用到与学习有直接相关的加工(比如图式构建)中去, 让学习者在工作记忆中的元素活动中加入更高级的有意识的认知加工,如 重组、抽象、比较和推理等,从而支持图式构建。
2020/11/18
Chart
认知负荷理论—基本观点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资源(主要表现为工作记忆容量) 是有限的,任何学习和任务完成的活动都需要耗费认知资源,从而造 成认知负荷。
研究目的:在复杂学习任务中,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控制工作记忆 负荷,最大限度地降低阻碍学习的认知负荷、优化促进学习的认知 负荷,使学习者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认知资源,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2020/11/18
Chart 认知负荷的结构
2020/11/18
Char的分类—内在认知负荷
内在认知负荷(Intrinsic cognitive Load 简称ICL)内在认知负荷是由在 工作记忆中同时进行加工、需要被整合进将要学习的图式中的元素的数量 决定的,这样的元素越多,学习者的内在认知负荷就越高。
非言语刺激
字符
言
语
关
系
联
统
结
构
感知系统
图像
参照联结
非 言 关语 联系 结统 构
双重编码理论强调了非语言加工和 语言加工同等重要,有力的支持了 多媒体学习。
2020/11/18
Chart 多媒体学习研究的理论基础— 工作记忆理论
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一般约为7+2个单位信息。 工作记忆系统一方面对来自瞬时记忆系统的信息进行加工,一方面从 长时记 忆中提取信息。 工作记忆有视觉和听觉两种加工通道。
2020/11/18
Chart
多媒体学习的主要理论
认知负荷理论 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 图文理解的整合理论
2020/11/18
Chart 认知负荷理论
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LoadTheory)是澳大利亚心理学家John Sweller(1988)提出来的。
认知负荷(CognitiveLoad)是指人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进行信息加工 所需要的认知资源的总量"其理论基础主要是资源有限理论和图式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