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悟息【本讲教育信息】「、教学内容第十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计第二节熔化和凝固二、考点点拨主要考查的内容有:① 能说出温度的概念,并能说出液体温度计的原理,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方法,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分析;②能运用物态变化概念、产生条件和特性,解释相关的自然现象;③ 熔化、凝固物态变化过程的实验探究;④ 熔化(凝固)曲线的理解。
⑤知道常见的晶体、非晶体有哪些。
考查重点和热点归纳为: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
晶体熔化(凝固)曲线的理解和运用。
三、跨越障碍知识点一:温度和温度计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温度计的读数及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原理演示自制温度计在小瓶里談一些帶赧邕的水,配一个擁皮塞.橡此叢上播进一报一端対用的畑玻璃養"把细琥端管封闻的一譌触热,使玻璃管内的空天跑出一些,迅速用橡皮塞塞住瓶口*却图将小瓶放入热水里,观當细管中水柱的位直■煤后再把小瓶放入冷水里、观秦水柱的位豆。
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裁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里面的液体有的用酒精,有的用水银©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①使用温度计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②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③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思考: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玻璃泡要与被测的水充分接触!且不能碰壁和触底!可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请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答:不充分接触的话,玻璃泡只有一部分受热,受热不均匀导致示数不准确,如果接触底部的话,由于底部温度高,温度计示数会偏高,如果碰到侧壁,则温度计示数偏低。
3、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当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时,两者之间发生热传递,直到玻璃泡中的液体的温度与物体的温度相同为止,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值和物体的温度相同,这也就是使用温度计时不能立即读数的原因。
思考:将一支灵敏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热水里,并立即观察温度计细管里的水银面高度的变化,将会看到温度计中的水银面先下降,然后再上升。
试说说其中的道理。
解析:由于玻璃在相同条件下热胀冷缩的程度要比液体小得多。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热水中时,玻璃泡先受热膨胀,容积会增大一些,所以细管里水银面先下降(有时现象不明显),然后玻璃泡内水银也将受热,温度逐渐与玻璃泡相等,由于水银比玻璃膨胀程度大,它的体积增加得更大,因此细管里的水银柱又开始上升。
【典型例题】例1.下列使用温度计的步骤,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列应为()。
(A)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B)取量程适宜的温度计(C)取出温度计(D)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E)让温度计与被测物体接触一段时间(F)观察温度计的读数解析:(D)(B)(A)(E)(F)(C)例2. 0 C的冰与0C 的水相比较()A. 0 C的冰比0 C的水冷B. 0 C的水比0C的冰冷C. QC的冰与0C的水的冷热程度相同D.无法比较解析: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相同,冷热程度就相同,0c的冰与gc的水的温度都是0c,温度相同,则表示它们的冷热程度就相同,所以选Co例3.读出下图中温度计的示数:甲的示数为一,乙的示数为解析:要准确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必须要弄清温度计的分度值,还要注意液柱是在零上还是在零下。
对于甲温度计来说它的分度值是 1 C,并且在零下,所以读数为_ 18C ;而对于乙它的分度值为0.1 C,且在零上,所以其读数为36.7Co例4.四位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下图中正确的是()A、B、C、D所示,其乙解析: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1)使用前要做到①观察量程;②认清分度值; (2)使用时做到“三要”:①玻璃炮要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能触到容器底或壁;②要待示数稳定后 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上表面平行。
根据以上使用原则, 应选D例5. 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的温度为 3C,插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显示的温度是 97C ,那么当它插入温水中显示的温度为 30C ,温水的实际温度为()A. 30 CB.小于30 CC.大于30 CD.无法确定解析:本题考查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温度计的示数与摄氏温度之间的互换能力 。
解题 的关键是抓住刻度均匀, 因此温度计上的刻度与摄氏温度之间有对应的比例关系。
该温度计3C 相当于摄氏温度的 0C,它的97C 相当于摄氏温度的100C ,该温度计从 3C 到97C,刻度变化了 94 C ,相当于摄氏温度变化了 100 C,即:该温度计每升高1C,相当于摄氏温度升高了 100/94C 。
当该温度计示数为 30C 时,示数从3C 升到30C,升高了 27C,那么 这相当于摄氏温度升高到了(100/94)C X27= 28.7C ,而摄氏温度规定冰水混合物是0C,因此该温水实际温度是 28.7 C 。
应选B 。
知识点二:体温计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35 C- 42 C体温计可以脱离被测物体读数,但在使用前必须要下甩例6、今年全球流行甲型 H1N1流感,患上这一流感后第一症状就是发热,因此要用到体 温计测量体温•如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请简要说出它们在构造或使用上的 三个不同点•(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解析:(1)量程不同;(2)分度值不同;(3)体温计上有缩口等 例7.用体温计测得小强的体温是 的体温()A.小红的体温为36.7C C.小明的体温为36.9 C解析:由于体温计的特殊结构,使得体温计的水银柱只能上升,37.9C ,若没有甩过,用它只能正确测出下列哪位同学B.小刚的体温为37.5 C D.小华的体温为38.2C不能下降。
由于没有下LijiiiJiliidliiLiLuilmJjjulmJiiiilLiuLiuliuiIuuiJiiiljuilLiujLujJjkiitJHiiJLjIijjiLLiijiiiidiLcil甩,所以该体温计只能测出高于37.9 C的这位同学的体温。
所以选D。
思考: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0C,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0 C和38.60 C,那么两次测温后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 36.90 C 和38.60 CB. 37.50 C 和38.60 CC. 36.90 C 和37.50 CD. 37.50 C 和37.50 C知识点三熔化和凝固,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及其图像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
固态液态例8.时344*678 fnj/min02ifi 度/942斗446484848484950(1)根据实验数据在下图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时间/min(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3)__________________ 该物质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解析:(1)根据实验数据,用描点作图法可得出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熔化图象。
(2)由题给实验数据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C不变,这就是该物质的熔点。
(3)从实验数据和熔化图象可知,该物质是晶体。
(3)当该晶体的温度为 42C 时,它处于 _________ 态。
(选填“固”或“液”)例10.如图所示是某固体发生物态变化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 题:的 ______ 图像。
(2) BC 段表示 ______ 过程,经历了 _____ 分钟,此时物质的状态为 ________ 。
(3) ____ 段处于固态, _____ 段处于液态。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像可知晶体凝固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是:①达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断向外 ______ 。
(5)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遵循的规律是① 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 。
解析:从图像得知温度整体呈下降趋势,由此可以判断该图像为凝固图像, 在图像中有一段放热且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 所以该物质是晶体; 从图像可以看出晶体经过 2分钟在B 点开始凝固,再经过 5分钟到达C 点凝固完毕,所以BC 段是凝固过程,经历5分钟,此时 晶体为固液共存状态;AB 段是液态,CD 段是固态;从图像还可以看出,晶体并不是温度一降低就开始凝固, 而是不断向外放热, 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才开始凝固的, 所以晶体凝固的条件是:达到凝固点且不断向外放热;在 BC 段尽管不断向外放热但是温度却保持不变,这就是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
例11.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 随后停止加热,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1 ) 在海 波 和 石蜡 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2)该晶体的熔点是例9.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表中的实 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C ; ((1)该物质 ______ 晶体(选填“是”或“不是”),其理由是__________ .(2)在第10min该物质的状态是_________ (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3)在8min —14min是_______ 热过程(选填“吸”或“放”),内能____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是;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有一定的凝固点”或“有一定的熔点”)(2)固液共存态(3)放;减小思考: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想一想: 判断:① 物质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② 处于熔点的物质一定是固液共存。
(例12.如图是某物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B 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降低,它的凝固点也在降低B. BC 段表示该物质有一定的凝固点,因此它是晶体C. BC 段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已经完全凝固D. 该图像可能是石蜡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I AVD 时何'min例13.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A. BC 段是一个放热过程B. 冰的熔点是0 CC. CD 段该物质处于气态D. DE 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知识点四: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及其规律 例14.把一块正在熔化的冰放入一大桶 A.有少量的冰熔化成水C.有少量水凝固成冰 解析: 温度相同, 不再熔化; 所以选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