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互动方式在复习课的感悟
中国的教育界天天谈素质教育,但是,何谓素质教育?在我看来,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是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分析和运用能力,因为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有创新精神。
团队精神和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人。
近年来,孟照彬教授提出的MS_EEPO有效课堂,特别是平台互动方式课型,是为了满足多向度、主体性、结构性、大容量、高难度、高速度的课型方式。
该课型通过构建多向度平台___自主___交互___精讲、补讲,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展现个性、创新等多方面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我作为一名实验教师,在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中已初步尝到甜头。
如115班的62位学生,刚刚上九年级时,大部分学生对政治科的学习毫无头绪,成绩很不理想,每次测验考试都是15人左右达到优秀及以上层次,在进行中考复习时我主要采用平台互动方式,学生的能力慢慢提高,到2014年中考成绩是:A+13人、A37人、B+12人。
下面根据我在平时使用平台互动方式过程出现的问题谈谈几点看法。
一、重视平台互动多向度平台的构建
多向度平台的构建,是平台互动方式的重要环节,也是复习课中使用效果较好的一种手段。
怎样构建有效性、能动性、趣味性的平台呢?
(一)结合教学目标、课标要求、重难点来构建。
每一节课都有不同的教学目的,而目的的知识性不是唯一的,每一个知识要求把握的度也不一样,教师在备课时应预设好知识目标的向度。
如我在复习初中思想品德《投身精神文明建设》一课的构建,平台一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设计三个向度;也可以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神州遍开文明花”、“细微之处见行动”;也可以从“浏览”、“记录”、“讲述复述”、“点评”、“精讲、补讲”等设计向度。
这样多向度的平台构建,可以培养学生看、想、做、讲、听等多方面能力,把教学的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二)从学生的能力来构建。
平台互动方式的一个优点是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生、激励促进,如果在多向度平台的构建能利用好学生之间不同的能力,在交互环节就可以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时间,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大容量的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如我在复习初中思想品德《投身精神文明建设》一课平台二的设计中,是通过学习卡设计“基础识记”、“能力提升”、“看新闻找课本结合知识或命题尝试”三个向度,并且通过6___9人小组,由组内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合作完成这份知识性强、容量大、有一定梯度的练习题。
通过构建这样一个平台,充分利用学生的不同能力,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吸引学生自主参加课堂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整个交互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比教师的说教更有魅力!
(三)可以从不同的课型来构建平台。
在EEPO课中经常用到的平台有标准性平台和倒置性平台两种。
作为教学的主要课堂,一般只有新授课和复习课型。
根据不同的课型,同一教学内容我会采用不同的平台。
如在初中思想品德《投身精神文明建设》一课中,在上新课时我会采用标准性平台,即直接把教材要求的目标、任务布置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___交互___点评、补讲;在复习课中我会采用倒置性平台,即由学生开始自主梳理知识点并学会运用知识。
不同的平台设置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如果是要求识记的内容,采用标准性平台,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反之,要求理解运用、培养价值观的内容采用倒置性平台则是有利于学生体验、反思与提
高。
不管是通过何种方式来构建,只有符合学生的实际,只有构建好平台,平台互动课就成功了一半。
二、交互环节的反思
构建了多向度平台,课堂上的学习任务主要是学生在交互环节中,通过小组形态化个性选择或团队分工合作学习,在多次交流、不断强化知识和行为的过程中实现学习探究,是平台互动课型的重要环节。
在我们团队一年多的教学尝试中,我发现很多交互环节仍停留在“走过场”,没有达到互相启发、反复强化的目的。
我认为有几点需要我们去努力的。
(一)加强学习方式的训练。
平台互动方式课型是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激发学生个性、强化训练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但是,目前大部分的教师都认为:采用EEPO模式,特别是平台互动方式课型中,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交互过程浪费好多宝贵的时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所以很多教师为了赶时间,有些环节干脆免了,有的甚至课堂上又返回到传统的“灌输型”去。
通过观察和自己的模索,我认为:平台互动方式课型中,一定要先加强学习方式的训练。
如约定方式训练熟悉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快速完成动静转换;表达与倾听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懂得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倾听的过程中适当做笔记,通过认真倾听快速记忆,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促进;表达呈现方式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的把个性知识清晰呈现出来,提高学习效果;单元组训练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合作中快速分工、快速完成教学任务。
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在班级开始使用EEPO有效教学之前先抽出2__4节课的时间专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训练和指导,师生熟悉学习方式并运用,相信在交互环节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提高交互环节的质量和效果。
(二)注意合作学习人员的构成。
交互环节重在“合作与探究”,只有合作学习的学生能力水平是由不同层次的人组成,才能实现交互环节的“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互相强化知识性”。
防止有些组的学生都是能力层次一般的学生,难以开展课堂合作探究,不管是2__3人同桌,还是单元组4__6人组,我们分组要以教室前后位,方便快速合作为主;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安排位置时就应该注意:同桌或单元组内的学生水平层次一定要合理分布,组内成员由“优秀、良好、一般、差”等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组成。
只有这样组成,合作学习的学生在交互环节中根据教师的不同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人人尽到自己的能力,才能快速、有效地完成课堂大容量的学习任务,增强交互的时效性,达到交互的成功。
(三)注意交互形式的使用。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是平台互动方式课常见的交互形式。
只有交互形式多样化,才能使学生的学习不疲劳,激情处于兴奋点,才能使关键教学要素和关键环节达到多次有效的强化。
1.学生与学生的交流
一般是在同桌或小组自主学习后的同桌互相交流,组内互相交流;;还有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后,各小组代表发言;还有班级内各组之间的大动交流等。
从听我们团队教师的课中,我发现有些教师在让学生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形式单一,没有关注边缘学生,所以学生很容易审美疲劳。
我认为要防止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管是哪一种方式的交流,都要注意采用形式多变的交流方式。
如同桌可以互相
发言也可以交互浏览学习卡;小组内同学可以发言,也可以角色互换浏览学习卡;全班同学听发言,交互浏览学习卡;走出位置浏览所有小组的学习卡;角色调换重新组建小组,在新的单元组合作进行新的交互......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交流,学生在不断交流、交互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去订正、去强化,达到大容量学习的效果。
2.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交互环节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这一环节要大胆放手,学生就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怎么放手、引导?那就是教师和学生的交流。
在这一环节里,教师首先留给学生足够的体验时间和空间,创造条件让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充分;然后通过学生与学生的不断交互,及时发现学生学习、呈现过程中的不足,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再发现问题,在不断指导学生与学生交互之间、小组与小组交互之间互相补充、纠正,不断适时再补讲、精讲,通过交流的质量。
如在115班每次讲评试卷中,我是首先由学生自己检查考试做错的问题,自己订正;检测学生订正情况;同桌交流;检测同桌交流情况并进行第一次点拨;小组合作交流;检测小组合作交流情况并继续点拨,纠正......每一次的试卷讲评都是在学生以不同形式不断交流的过程中,我不断点拨学生,促使他们继续交流,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化,知识点的多次强化、能力点、个性创新等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持之以恒,坚持复习课采用平台互动方式
平台互动方式课型的操作不难,优势明显,但是很多教师总是怕学生在平台互动合作互相过程中讨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怕学生做不好浪费时间不能完成学习任务,最后很难坚持在一个班长时间运用平台互动方式进行中考复习指导。
我的经验是:贵在坚持!如2013年秋期期考前两周进行的期考复习,我开始使用平台互动方式课型进行复习指导,刚开始的第一周三节课没有一节课能完成任务的,但是我通过这三节课的反思,开始在多向度平台构建和交互环节下功夫,第二周开始我和学生在课堂上慢慢开始进入角色,学生也开始适应这种模式的课型。
到了2014年春期第一轮中考复习没到一半,我居然在课余多次听到好多学生得意的说:“政治科真好,课堂上大容量的知识梳理和巩固训练,课后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写练习、背书,成绩也进步好快了。
”正是学生的话语鞭策了我,也成就了115班2014年中考政史科的丰收。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只要在今后的课堂中关注以上几个细节,多进行操作实践,多总结反思,我相信平台互动方式课的收获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