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知识竞赛试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于什么时间,经第几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几次会议通过,答:于1988年9月5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自什么时候起正式施行,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于1989年5月1日起施行。
3、国保发[2001]2号,明确保密部门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职责有几项, 答:有9项。
4、《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立法宗旨是什么,答:为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5、国家秘密的含义是什么,答: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6、承担保守国家秘密义务的有哪些组织和个人,答: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7、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什么方针,答: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既确保国家秘密又便利各项工作的方针。
8、保密工作实行什么样的管理体制,答: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9、国家秘密的等级分为,答:国家秘密等级分为:“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
10、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谁来制定,答:由国家保密工作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规定。
国防方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
11、各级国家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按照什么来确定密级,答:应当按照《保密法》、《保密法实施办法》、《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
12、谁有权变更密级和保密期限,答:由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决定,也可以由其上级机关决定。
13、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的事项谁有权来确定,答:(一)绝密级由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二)机密级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或者其上级的保密工作部门确定;(三)秘密级由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或者其上级的保密工作部门1确定。
其他机关经国家保密工作部门审定,可以在其主管业务方面行使确定密级权。
14、国家秘密事项的保密期限届满后该怎么办,答:国家秘密事项的保密期限届满的,自行解密;保密期限需要延长的,由原确定密级的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决定。
15、阅读和使用绝密级秘密载体必须在进行。
答:指定的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16、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确需向对方提供国家秘密事项时应该怎么办,答:(1)应当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按照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定呈报有相应权限的机关批准,并通过一定形式要求对方承担保密义务。
(2)对外提供国家秘密涉及多部门的,可以由有关的保密工作部门进行组织、协调工作。
(3)对外提供涉及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国家秘密,批准机关应当向同级政府的保密工作部门通报有关情况。
17、属于国家秘密的事项不能标明密级的应当怎么办,答:产生该事项的机关、单位负责通知接触范围内的人员。
18、复制秘密载体,应当按照哪些规定办理,答:(1)复制绝密级秘密载体,应当经密级确定机关、单位或上级机关批准;(2)复制制发机关、单位允许复制的机密、秘密级秘密载体,应当经本机关、单位的主管领导批准;(3)复制秘密载体,不得改变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4)复制秘密载体,应当履行登记手续;复制件应当加盖复制机关、单位的戳记,并视同原件管理;(5)涉密机关、单位不具备复制条件的,应当到保密工作部门审查批准的定点单位复制秘密载体。
19、《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关于党政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的规定》共有几条,答:共有14条。
20、《保密法实施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了应受到奖励的条件是什么,答:(1)在危急情况下,保护国家秘密安全的;(2)对泄露或者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行为及时检举的;(3)发现他人泄露或者可能泄露国家秘密,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者减轻损害后果的;(4)在涉及国家秘密的专项活动中,严守国家秘密,对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作出重要贡献的;(5)在国家保密技术的开发、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或者显著成绩的;(6)一贯严守国家秘密或者长期从事保密工作的管理,事迹突出的;(7)长期经管国家秘密的专职人员,一贯忠于职守,确保国家秘密安全的。
21、计算机公共信息网络的保密管理实行什么原则,答:控制源头、加强检查、明确责任、落实制度。
22、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或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它公共信息网络相联接,必须实行。
答:直接间接物理隔离23、上网信息的保密管理坚持什么原则,2答: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
24、《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是什么时间发布施行的,答:1998年2月26日。
25、《河北省保守国家秘密实施细则》规定了国家公务员应当知悉并遵守哪些规定,答:(1)对于国家秘密事项,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记录的不记录;(2)不准私自制作、收发、复制、使用、存放、销毁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物品;(3)不准通过普通邮政传递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物品;(4)不准携带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物品游览、探亲访友或者办理其他私事;(5)不准在公共场所谈论国家秘密事项;(6)不准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7)不准对主管部门和保密工作部门隐瞒泄密事件。
26、《科学技术保密规定》是什么时间发布施行,答:1995年1月6日。
27、有关单位违反《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该怎么办,答:由保密部门和保密机构责令其停止使用,限期整改,经保密部门、机构审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8、经管国家秘密事项的专职人员出境,应当经过批准;国务院有关主管机关认为出境后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出境。
答:批准任命的机关不得批准29、保密检查必须遵循哪些原则,答:(1)依法进行的原则;(2)突出重点的原则;(3)实事求是的原则;(4)指导服务的原则;(5)宣传教育的原则。
30、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公民发现国家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该怎么办,答: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机关、单位;有关机关、单位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作出处理。
3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的处罚是怎么规定的, 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2、商业秘密的含义是什么,答: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33、商业秘密与国家秘密有什么区别,答:区别主要在于:(1)确定的程序不同。
国家秘密的确定有严格的法定程序,而商业秘密一般视权利人的意见而定;(2)泄密的后果不同。
国家秘密一旦泄露,损害的是国家的安全和利益,而商业秘密泄露,损害的是权利人(自然人或法人)的经济利益和竟争优势。
34、各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依照保密范围的规定及时确定密级,最迟不得超过几3日,答:10日。
35、密级确定以后,上级机关或者有关保密工作部门发现不符合保密范围规定的,是否有权予以纠正, 答:有权予以纠正。
36、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谁有权标明密级,答:由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标明密级。
37、对泄密责任者的处理一般分为哪三种,答:一是追究刑事责任;二是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三是酌情给予通报批评或经济处罚。
38、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应当根据哪些情况,由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及时变更,答:(一)该事项泄露后对国家的安全和利益的损害程度已发生明显变化的;(二)因为工作需要,原接触范围需作很大改变的。
情况紧急时,可以由上级机关直接变更密级。
39、《党政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的规定》中第四条的内容是什么,答: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对保密工作负有领导责任。
在研究、部署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工作时,要同时对保密工作提出要求,作出安排,做到业务工作管到哪里,保密工作也管到哪里。
40、保密工作部门在查处泄密事件工作中的主要职权有哪些,答:(1)监督和组织、参与对失泄密事件的查处工作;(2)对责任者所在的有行政处分权的机关、单位提出行政处分的建议;(3)对处理不当的,要求作出处分决定的机关单位进行复议。
、确定密级的程序是什么, 41答:,(1)各机关、单位把本业务工作保密范围及相关的保密范围逐级转发至行业、系统及直属单位,并且传达至所有相关人员;(2)各机关、单位在产生国家秘密事项时,具体承办人员应对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提出拟定密级的具体意见;(3)主管领导进行审批;(4)在秘密载体上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不便标明的用特殊方法处理;(5)在一定范围内公布;(6)以上规定的执行情况应当有文字记载。
42、对外提供绝密级资料的原则和程序是什么,答:原则上不得对外提供,确需对外提供的,须经国务院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审批或者审核后报国务院审批。
43、原机关、单位被撤销或者合并,确定、变更密级和解密该怎么办,答: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被撤销或者合并,有关变更密级的解密的工作由承担其原职能的机关、单位负责;无相应的承担机关、单位的,由有关的上级机关或者保密工作部门指定的机关负责。
44、召开有国家秘密内容的会议,主办单位应当采取哪些保密措施,答:(1)选择具备保密条件的会议场所;(2)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参加会议人员的范围,对参加涉及绝密级事项会议的人员给予指定;(3)依照保密规定使用会议设备和管理会议文件、资料;(4)确定会议内容是否传达及传达范围。
45、《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是什么时间经国务院批准予以发布施行的,4答:1990年4月25日46、应当列入国家科学技术保密范围的内容有哪些,答:(1)削弱国家的防御和治安能力;(2)影响我国技术在国际上的先进程度;(3)失去我国技术的独有性;(4)影响技术的国际竟争力;(5)损害国家声誉、权益和对外关系。
47、对外提供涉及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国家秘密,批准机关应当向同级政府的通报有关情况。
答:保密工作部门。
48、发生泄密事件后该怎么办,答:发生泄密事件的机关、单位,应当迅速查明被泄露的国家秘密的内容和密级、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事件的主要情节和有关责任者,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报告有关保密工作部门和上级机关。
49、对泄露国家秘密尚不够刑事处罚,有哪些情节之一的,应当从重给予行政处分, 答:(1)泄露国家秘密已造成损害后果的;(2)以谋取私利为目的泄露国家秘密的;(3)泄露国家秘密危害不大但次数较多或者数量较大的;(4)利用职权强制他人违反保密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