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工作总结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新课程标准新要求。
但由于初中阶段教育的特殊性,特别是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示范性研究。
我校开展《网络环境下民族贫困地区家校和谐环境及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将以网络为平台、融合教师、家长家庭、学校教育功能,构筑和谐的教育环境,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对以“留守儿童”为主体的初中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努力促进家庭、学校之间积极有效的协调,实现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真实与虚拟教育的无缝连接,从而最有效、全面的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
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靠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全员参与。
所以,我们一直以来探求一种适合我校发展的、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我们注重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教学和管理之中,重视师资培训和心理教育的课题研究,力求做到点面结合。
课题实验到了结题的时期,收获颇丰,总结如下:
一、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当中。
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组织的一切教育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学校的文艺晚会,体育运动,寝室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等把积极上进,乐观向上,拼搏精神,集体荣誉,自信心等的一切良好品质贯穿于中。
对学生有了一个良好的心理辅导氛围和基础。
再次,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合理分工,制定详细计划,并且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首先我们对研究的08 ,07两个班62留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调查如实了解到这些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
为我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向指明了道路。
有些学生心理问题是来自于家庭,我们先召开家长会,再进行一些家访和家长进行沟通,同时通过家长会给家长就如何教育子女方面提了一些合理可行的建议。
另外,我们还以班会,国旗下讲话,给家长的一份信,心理教育讲座等活动通来进行对学生心理的了解和实验干预。
就此我们查阅一些参考文献,参加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国培计划,并顺利结业。
在最近几年里学员们写出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8篇,在国家刊物发表4片篇,并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交流。
二、全力开展心理教育的科研课题的实验总结
我校本着以科研促教的原则,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改和教研工作,重视开展心理教育的科研课题,并以此作为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
2010年6月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规划项目
《网络环境下寄宿制学校家校和谐环境的研究》
本课题已完成所有研究工作,通过了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结题鉴定。
本课题主要研究家校和谐环境相关问题,对研究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和心理问题的形成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重哪些方面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课题本身就是我们的教育行动,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实实在在地开展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努力寻找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有效途径,使学生
在学习中得到很好的发展。
我们将行动研究、个案研究和实验研究三种研究方法相结合,深入探求学生心理健康成因,班级、年级和学校分别对实验班学生采取特定的教育对策和管理措施。
经三年多的研究实践表明,课题组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原因的分析是正确的,措施是有效的,成果是显著的,在理论和实践操作方面都获得了不少的收益。
现已到结题阶段,研课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实验与研究,在实践和理论方面都获得了不少的收益。
无论从研究方法,经验总结,论文成果等方面都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