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号:课程设计题目学院专业班级姓名指引教师年月日目录摘要 (3)1设计任务及要求 (4)2方案设计及选择 (4)2.1 方案设计 (4)2.2 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10)3单元电路的设计 (11)4 整体电路图及原理 (19)4.1整体电路图 (19)4.2工作原理 (20)5 电路调试及结果分析 (20)5.1调试 (20)6 结果评价与改进方法 (22)6.1结果评价 (22)6.2改进方法 (22)7总结 (22)8参考文献 (23)摘要多组彩灯按照一定顺序点亮构成电路具备很高观赏性,在生活中有着很广泛应用,例如广告牌,霓虹灯等。
本设计中彩灯控制器可用于对霓虹灯或彩灯及节日字灯控制,本次课程设计将对设计框图、设计电路图、单元电路图、工作原理、所用器件、电路调试等方面进行简介,最后对本次课程设计进行总结。
核心词:循环,计数,单元电路彩灯循环控制电路设计与制作1设计任务及规定(1)8个彩灯可以自动循环点亮。
(2)彩灯循环显示且频率快慢为1S。
选作:设计具备控制彩灯左移,右移,全亮及全灭功能电路2方案设计及选取2.1 方案设计2.1.1 方案一依照设计规定,使用计数器来实现循环,设计电路使其可实现如下功能 1)彩灯右移依次点亮循环;01012)彩灯左移依次点亮循环:0111001100103)彩灯全灭功能;00000000 设计方案原理图各单元电路所用器件为:1)脉冲发生器:使用555构成多谐振荡电路产生频率为1Hz脉冲信号;2)计数器电路:使用一片74LS192实现计数功能;3)译码器电路:使用一片74LS138来实现译码功能;4)逻辑门芯片:使用一片7420与非门芯片和两片7404非门芯片实现上述三种功能。
按照原理图进行设计,得到电路图如下所示2.1.2 方案二同方案一,使用计数器实现循环,设计电路实现如下功能:1)彩灯右移依次点亮循环;0001 0011 0100 01010111 01102)彩灯左移依次点亮循环:0111001100103)彩灯全灭功能;000000004)彩灯全亮功能;11111111设计方案原理图各单元电路所用器件为:1)脉冲发生器:使用555构成多谐振荡电路产生频率为1Hz脉冲信号;2)计数器电路:使用一片74LS163实现计数功能;3)译码器电路:使用一片74LS138来实现译码功能;4)逻辑门芯片:使用一片7410与非门芯片和两片7404非门芯片实现上述三种功能。
按照原理图进行设计,得到电路图如下所示2.2 方案比较与选取1从设计规定来看,两种方案都实现了彩灯循环控制,但方案一全亮功能未实现,方案二四种功能全实现。
即左移循环,右移循环,全灭控制,全亮控制。
2从设计原理来看,方案一使用双时钟计数器,设计思路较为清晰,且反馈电路简朴。
而方案二使用是16进制加法计数器,在进行反馈电路设计时,所需理论知识较强。
其她辅助设计较多。
3从电路复杂限度来看,方案一明显比喻案二电路简捷。
4从电路耗材方面来看,方案一比较节约材料和费用。
综上所述,选取方案一较经济划算且电路可行性较强。
3单元电路设计3.1脉冲发生电路由于上述设计中所用到芯片全要有脉冲信号触发才干完毕相应功能,因此就需要用到脉冲产生电路。
我这里用到是用555定期器设计多谐振荡器,多谐振荡器长处是在接通电源之后就可以产生一定频率和一定幅值矩形波自激振荡器,而不需要再加输入信号。
而用555定期器设计多谐振荡器也有诸多长处,由于555定期器内部比较器敏捷度较高,并且采用差分电路形式,这样就使多谐振荡器产生振荡频率受电源电压和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很小。
接通电源后,电容C1被充电,当VC上升到2/3VCC时,使输出电压为低电平,同步放电三极管T导通,此时电容C2通过RB和T放电,VC下降。
当VC下降到2/3VCC时,V0翻转为高电平。
当放电结束后,T管截止,VCC通过RA 和RB 将向电容器C2充电,当VC上升到2/3VCC时,电路又翻转为低电平。
如此周而复始,于是,在电路输出端就得到一种周期性矩形波。
脉冲发生电路图其输出信号频率为:f=1.43/(R1+2R2)C1其中R1=0.8KΩ R2=1.5KΩ C1=47uF从而算出频率f=8Hz该频率满足设计规定3.2 74LS192计数器电路74LS192是双时钟方式十进制可逆计数器。
(BCD,二进制)。
◆CPU为加计数时钟输入端,CPD为减计数时钟输入端。
◆ LD为预置输入控制端,异步预置。
◆ CR为复位输入端,高电平有效,异步清除。
◆ CO为进位输出:1001状态后负脉冲输出,◆ BO为借位输出:0000状态后负脉冲输出。
74LS192引脚排列图74LS192功能表设计原理阐明1)当计数器时钟UP接脉冲信号,DOWN接1,实现加计数,此时实现0000到0111计数过程(即八进制计数),由于是异步高电平清零,故当状态为1000时,将QD接到CLR端则实现八进制加法计数。
2)当计数器时钟DOWN接脉冲信号,DOWN接1,实现减计数,此时实现0111到0000计数过程,由于是异步低电平置数,故当状态为1001时,将QD,QA接入7420与非门1C,1D端,将QB,QC接入7404非门1A,2A端通过1Y,2Y端输出接入74201A,1B端,74201Y输出端接74192LOAD’(置数端)端,则实现初值为7减法八进制计数。
用74LS192设计计数器电路如下所示3.3 74138译码器电路下图所示A2,A1,A0为地址(数码)输入端,A2为高位,A0为低位。
Y0-Y7为译码状态信号输出端,输出逻辑符号图中小圆圈是指输出信号低电平有效。
G1,G2,G3为使能端。
74138逻辑符号74138输出表达式(E1=G1,E2A=G2,E2B=G3)引脚排列图74138功能表设计原理阐明将74LS192QC,QB,QA端分别接入74138A,B,C端,G1接1,G2A,G2B接地,使译码器正常工作,通过译码输出YO-Y7,实现译码功能。
由于74138输出为低有效,故需要接入非门电路,因此采用7404非门芯片,将每一种非门输出端接到LED灯上。
为了实现全灭功能,结合译码器功能表知,当G2B=1时,译码器不工作,输出端Y0-Y7全为1,通过非门电路,使得LED灯全灭。
这是可用一种开关1控制全灭操作。
用74138译码器设计译码电路如下所示3.4 LED灯显示电路八个LED灯均为共阴极接法,其输入端与两个7404非门芯片每个输出端相接。
当7404输出端为高电平时,LED灯点亮。
显示电路如下4 整体电路图及原理4.1整体电路图4.2工作原理1)右移循环点亮:1,4,5开关往上拨,2,3开关往下拨.此时电路中清零端接QD,G2B接地,置数端接VCC,时钟UP接脉冲源,DOWN接VCC,整个电路进行右移循环控制。
LED灯依次往右点亮。
2)左移循环点亮:1,4开关往下拨,2,3,5开关往上拨。
此时电路中清零段接VCC,G2B接地,置数端接74201Y输出端,时钟UP接VCC,DOWN接脉冲源,整个电路进行左移循环控制。
LED灯依次往左点亮。
3)全灭控制:5开关往下拨。
此时电路中G2B=0,译码器不工作,无论其她几种开关状态如何,LED灯所有熄灭。
5 电路调试及成果分析5.1调试由于元件性能,连接电路人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影响等,连接好电路往往需要进行调试。
5.1.1调试环节1)检查电路连接好电路,然后对照原理图,逐项检查电路中元件连接状况,注意观测与否有连线错误,特别要注意与否会浮现电源短路状况,还要注意电容与否存在极性。
2)通电将5v直流电源接入电路中,观测电路与否存在异常现象,如冒烟,产生火花等,如果浮现异常现象,应及时断开电源,检查故障。
若电路无反映,则应检查各元器件管脚与否松动,导线与否开路。
3) 操作开关进行依照电路工作原理,通过控制各个开关实现彩灯左移、右移、全灭。
若果存在问题,则应继续检查电路并调试,直到排除故障。
5.1.2发现问题1)将所有线路搭建好,且检查无误后,进行初步调试,发现灯无规则点亮,最后查证是接到译码器B端插孔损坏。
2)在调试过程中发现按一次电源开关,LED灯亮一次,没有循环。
发现是555定期器两个电容接反。
3)共阴极LED灯需要用导线接到公共地端才干使LED灯正常点亮。
4)把74192输出引脚搞反,将高位当作低位,低位当作高位,以致灯无规则闪烁。
6 成果评价与改进办法6.1成果评价通过重复调试,最后实现了课设规定基本内容,对调试成果很满意,LED灯没有其她异常现象浮现。
对每个芯片都做了功能测试,就是搭建整个大电路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会浮现各种各样问题,这是咱们需要注意地方。
6.2改进办法1)唯一局限性地方就是没有实现全亮功能,且用了6个芯片。
可以使用双时钟74193十六进制计数器,这样可以不用清零端,置数端进行设计,并且可以少用一种7420芯片。
直接用一种开关控制UP,DOWN时钟输入信号。
即可实现左移,右移循环。
7总结这次课程设计是一次难得锻炼机会,让咱们可以充分运用所学过理论知识尚有自己想象能力,此外还让咱们学习查找资料办法,以及自己解决分析电路,设计电路能力。
我相信是对我一种较好提高。
平时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候,主线就没有想到我所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她们可以做成什么,只是一味运用它们来解决课后习题,没有想其她用途。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懂得了它们在实际用途,尚有咱们身边诸多电路,例如频率计、交通灯、数字钟等这些都是咱们自己可以实现。
本次课程设计是我进大学第一种课程设计。
从最初选题,购买元器件,组装,调试到完毕设计,每一种过程都是锻炼自己。
极大锻炼了电路设计实践能力,培养了自己独立设计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是我专业知识检查和巩固。
在整个电路设计过程中,耗费时间最多是各个模块电路连接及电路细节设计上,通过对方案重复斟酌和电路多次调试,使得电路稳定工作。
但愿后来能有更多机会去进行课程设计。
8参照文献数字电子技术基本(阎石.第5版)数字电子技术基本吴友宇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估表指引教师签字: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