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分析1 - 副本
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分析1 - 副本
三、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城市规 划区范围包括达州市 老城区、北外、南外、 西外、魏兴、蒲家、 双龙、东岳、复兴、 罗江、河市、盘石、 斌郎、石板、君塘、 东乡等乡镇,面积约 884平方公里。
四、城市性质、规模
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确定为: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秦巴地区交通枢纽和物 流中心,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The End
现状、区位关系
二、规划背景
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西部大开发”的深化时期 成渝经济区日益壮大;达州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客观需要 达州市发现了储量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四川省委、省府提出了工业强省的战略决策 我国进入:“十一五”历史时期 达州市经济增长方式为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直接导致了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新 污染 达州市由中等城市进入大城市的提升阶段
原国道210线在规划区内,随着城市的发展,远期规划为城市道路;规划 210线改从城区西侧通过;省道202线,从北向南经过城市规划区,规划 区全段按城市干道标准规划,兼城市道路和过境公路双重功能。
道路规划
六、环境景观
加强城市及其周边大环境的绿化建设。
用滨河地带形成文化休闲轴。 规划南北干道,形成由机场至行政中 心至莲花湖的城市绿化景观轴;由高 速公路木瓜铺出口经火烽山森林公园 过州河接南北干道并向西延伸至火车 西站,形成一条纵贯城市东西向的绿 化景观轴线。 对规划区内的很有价值的川东传统街 道、院落、民居,规划中将对其进行 保留,划定保护区域,保留其现状; 结合周边居住区的公园绿地、广场、 街头小游园、河道绿化,形成环境优 美的步行街区;对周围片区和建筑的 高度、形式、天际线等,按照老城保 护的相关规定进行控制
七、远景规划
远景规划是现代化特大城市群 到2020年,形成以达州市为中心,万源市 区、大竹县城、渠县城、开江县城为次中心, 带动城乡一体发展,最终形成整个市域内的 “一纵三横”点轴式城镇空间发展格局。中 心城区基本形成“一城五片”的布局结构, 受山地限制,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非常有 限。城市远景发展采取以中心城为核心,以 高速路、铁路为轴线,在50公里范围内选 择发展条件好的小城镇如石板、百节、亭子、 麻柳、福善等,建设3至5个相对独立的卫 星城镇,形成100万人口以上的现代化的特 大城市群。 到本世纪中叶,达州市在建设成川、渝、鄂、 陕结合部中心城市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容物 流集散、文化交流、经济合作、生态旅游、 宜居环境为一体的现代化都市。
城市规模
城市人口规模确定为2010年约55万人,2020年约90万人。 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控制在90平方米以内。城市建设总用地2010年 控制在50平方公里以内,2020年控制在80平方公里以内
五、道路交通
以将达州市建成秦巴地区的交通枢纽为目标,抓住达州市交通发展优势, 完善以铁路、公路、航空为主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缩小与省内其他 地区间交通发展差距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适当发展私人小汽车,加速道路建设,建立现代化交 通管理系统,加强交通的需求管理 城区城市道路网系统采用方格网与自由式结合的布局结构形式,即:“一 环、三纵、四横”的城市道路主框架
城市规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课程作业
——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一、现状概括 二、规划背景 三、规划范围 四、城市性质、规模 五、道路交通 六、环境景观 七、远景规划
一、现状概括
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北与陕西汉中、安康毗邻,南接广安市, 东与重庆市辖万州区、涪陵区接壤,西邻巴中市和南充市,西至成都395公里,南 到重庆270公里。 2005年统计数据表明,达州市共辖一区五县,即通川区、渠县、大竹县、开江县、 宣汉县、达县,代管万源市,共有3个街道办事处,102个镇,209个乡。全市总人 口640.3万人,平均人口密度为386人/平方公里。其中非农业人口105.50万人,占 全市总人口的1 6 . 4 %。 达州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且类型众多。全市现有省级风景名胜区4处,地市级风景区 3个,县(市)级风景区6个。 达州市城市地处大巴山南麓的雷音铺与铁山两平行山系之间的河谷地带。城市沿州 河呈南北向发展,其间有凤凰山、火烽山、大尖子山等山体兀立。因受地形条件、 城市用地条件限制,城市用地呈组团式布局,分别形成了老城、南外、西外、北外、 及河市五大片区。 此外,城市工业和仓储设施用地多集中于西外和南外,其居住、工业、仓储设施相 互混杂,达州师范学院落址在莲花湖南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