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皮学生”的应对及管理浅析

“调皮学生”的应对及管理浅析

“调皮学生”的应对及管理浅析
作者简介:边文月,女,聊城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英语)
摘要:教学中经常会有“调皮学生”出现。

调皮学生是指基本丧失学习目标、缺乏学习热情、成绩落后、纪律散漫、表现较为调皮的一类。

对这些课堂上的调皮学生,我们要引起重视,他们都是如同璞石一样需要雕琢打磨的孩子!本文将对学生产生调皮现象的心理、思想根源及表现作一个细致的分析;阐明面对“调皮学生”教师应有的育人态度;并就如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目的,转化“调皮学生”的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调皮学生心理、思想根源育人态度转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1
一、学生产生调皮现象的心理、思想根源分析
(一)对学习不感兴趣,对教师的教法存有某种逆反心理。

这种心理、思想根源的形成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在课程的最初阶段,由于某一环节没有掌握,致使其由此影响到后面一系列课程的学习。

这种影响逐步扩大,学生从担心上这位教师的课,发展成为害怕上这个教师的课,最后便形成了逆反心理;有些学生,可能是因为教师本身不注意自身形象和为人师表的准则,如说脏话,体罚等。

对处于敏感时期的中小学生而言,所有这些在个别教师眼里或许不以为然的行为都是导致
学生反感教师的原因。

(二)盲目的个人英雄主义心理
简言之,存有逆反心理的中小学生是想以出风头、捣乱纪律来哗众取宠,显示自己,以为这是所谓的“英雄豪杰”。

这种心理有时在异性同学面前会表现得更为强烈。

(三)某些调皮行为属于无意识行为或非控制行为
就是人们常说的“管不住自己”,总是在造成恶劣影响之后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表示追悔莫及,这是由于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期,生理特征表现明显,做事情出于冲动。

(四)感情用事,处于兴奋点,某些行为需要教师理解
出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对外界事物反应特别敏感,如,老师的一句话、或是某件事,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有时会马上引起他们在课堂上的议论。

这时,教师要有容纳和理解的心胸;要用良好的心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学生调皮现象不是孤立的,是有相应的心理和思想根源的,因此,教师不能简单地看待问题,也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只有了解了学生不同的心理和思想根源,才能针对不同情形采用不同方法对其进行转化,进而达到教育目的。

二、面对调皮学生,教师应持有的育人心态
了解了学生产生调皮行为的心理和思想根源,那么,面对调皮学生,教师应持什么样的心态呢?
(一)要认可、接纳学生
首先,教师必须把每一个学生视作平等的人。

再者,教师不能依据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习惯爱好对学生的信息予以接纳或排斥。

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正视它,承认它,接受它。

(二)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
教师要坚信学生具有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潜力,要相信学生在反映自身问题时所持有真诚态度。

(三)要尊重、关爱学生
尊重意味着关爱。

教师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要爱护他们的身心健康,使他们能健康发展。

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目的,转化调皮学生的方法
现在的学生大多心理承受能力差。

老师应如何掌握管教调皮学生的尺度这是各国教育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问题。

有不少国家曾经或目前正试图通过体罚来解决调皮学生的问题。

笔者认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目的,转化调皮学生的方法很多,体罚并不可取,更不是最适当的解决方法。

具体可行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一)采用诱导法,调动调皮学生的内心驱动力
教师可以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诱导激发调皮学生的好奇心、探索事物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寻找后进
生的闪光点,给后进生创设成功的机会。

(二)采用积累法,重视培养调皮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调皮学生往往本性善良,只是他们在遇到问题时,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

因此,重视调皮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转化工作的关键任务和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创造机会让调皮学生表达自己,积累、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三)采用激励法,培养调皮学生的学习兴趣
“乐趣”和“认识”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断发现、激励调皮学生的点滴进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采用暗示法,保护调皮学生的自尊心理
任何人都有自尊心,往往调皮学生的的自尊心会比普通学生表现更为强烈。

因此教师在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时,应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采用暗示法,增强相互的理解与信任。

结语:面对调皮学生,教师的努力方向
教师要妥善处理学生调皮现象:一要保持良好心态,以平常心来对待学生;二要通过灵活的方法把学生吸引到学习活动中来;三要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制度上
1.严格执行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行为。

一个凝聚力强的集体,纪律一定是严明的,制度一定是合理健
全的。

2.注重班风的建设。

好的环境和风气对学生的影响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

(二)教师自身素养方面的努力方向
1、教师应当懂得心理学,应当善于激发调皮学生向上的愿望。

中小学生正处在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教师适当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具有莫大的帮助。

2、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要解决学生上课不专心的问题,关键还在于教师本身的素质,看教师能否通过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比较高的教学质量来唤
醒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持久性。

3、教师除了要重视语言的表达内容外,还要重视表达语言的技巧。

第一要幽默。

幽默可以让沟通更为通畅。

第二要委婉、含蓄。

在师生的沟通中,教师的话虽然正确,但如果把话语磨去一些“棱角”使对方在听话时仍能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也许就能既从理智上,又在情感上接受老师的意见了。

总之,只要只要教师肯用心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爱护学生,引导帮助学生,把每个学生都看作是有价值的,并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的好少年。

就不会出现所谓的“调皮”学生。

参考文献:
[1] 毕建勇.我和学生以“信”交心[j].基础教育,2005,(z1)
[2] 范承华.浅谈“问题学生”的心理分析及解决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1,(04)
[3] 季忠良.如何破解“问题学生”的问题[j].青年教师,2006,(12)
[4] 卢敏.怎样管理有调皮学生的班级[j].教书育人,2008,(25)
[5] 杨连山.名师讲述转变棘手学生的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