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学院《商务谈判》结课作业题目:班级:姓名:学号:序号:目录一.国家综述 (1)(一)国家简介 (1)(二)地理环境 (1)(三)国家经济 (2)二、文化综述 (2)(一)语言文化 (2)(二)宗教文化 (3)(三)饮食文化 (4)(四)习俗文化 (4)三.国家社会综述 (5)(一)教育 (5)(二)医疗 (6)(三)科技 (6)四.总结 (6)瑞士的社会文化一.国家综述(一)国家简介瑞士(Switzerland),全称瑞士联邦(德语: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为中欧国家之一,划分为26个州。
瑞士北邻德国,西邻法国,南邻意大利,东邻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
全境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有"欧洲屋脊"之称。
瑞士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公园的美誉;伯尔尼是联邦政府所在地,中立的历史相当悠久,是一个永久中立国,自1815年以后从未被卷入过包括一战和二战在内任何大小的局部与国际战争。
但同时也参与国际事务,许多国际性组织的总部都设在瑞士。
瑞士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其人均GDP一直居世界前列,在欧洲仅次于卢森堡和挪威。
瑞士也是世界最为稳定的经济体之一。
其政策的长期性、安全的金融体系和银行的保密体制使瑞士成为避税投资者的安全避风港。
由于拥有发达的金融产业,服务业在瑞士经济中也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二)地理环境瑞士是位于欧洲中南部的多山内陆国。
东界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南邻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德国。
其领土东起东经10°29′26″格劳宾登州的沙瓦拉茨峰,西至东经5°57′24″的日内瓦的尚希镇,最南端位于北纬45° 49′8″,靠近提契诺州的基亚索,最北面在北纬47°48′35″,系沙夫豪森州的巴尔根。
南北长220.1公里,东西长348.4公里。
面积4128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占国土面积 4.2%。
瑞士全国地形高峻,全境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占总面积的60%)、西北部的汝拉山脉(占10%)、中部高原(占30%)三个自然地形区。
平均海拔约1350米,最高点是接近意大利的杜富尔峰(Dufourspitze,海拔4634米),最低点是位于提契诺州的马祖尔湖(LAKE MAGGIOLE,海拔-193米)。
(三)国家经济瑞士是世界最为稳定的经济体之一。
其政策的长期性、安全的金融体系和银行的保密体制使瑞士成为避税投资者的安全避风港。
瑞士是世界上最为富裕的国家之一,人均收入处在世界最高行列,同时有着很低的失业率和财政赤字。
由于拥有发达的金融产业,服务业在瑞士经济中也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制造业为瑞士最重要的产业,制造业以生产专业化学制品、药品及医疗产品、科学精密测量仪器、乐器为主。
主要出口产品包括化学制品(34%)、机械及电子设备(20.9%)、精密仪器及钟表(16.9%)。
服务业为瑞士另一重要产业,包括银行业、旅游业、保险业及国际组织等。
瑞士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
实行自由经济政策,政府尽量减少干预。
对外主张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2012年经济增幅为0.98%。
二、文化综述(一)语言文化瑞士是个不寻常的国家:在这里,三种主要的欧洲语言(德语、法语、意大利语)都被作为官方语言使用着,但它们均不属于瑞士;而瑞士特有的罗曼语,使用人口只占0.5%。
不同语种的瑞士人与邻国的语言和文化联系密切。
对于日内瓦人来说,与巴黎人交谈要比伯尔尼人容易得多;当你在乘坐火车旅行的时候,车内广播主要使用的语言会从法语变成德语,再从德语变为意大利语,这时候最能让人感受到瑞士是个多语言的国家。
如果你仔细听广播就会知道自己进入了那个语言圈。
不论是旅游局、宾馆、铁路的工作人员还是瑞士的普通人大多都会说易懂的英语。
而且不管说话人的英语多么不好,他们都会很认真的听,并且很能揣测对方想说什么。
如果懂德语那就更好了。
不过瑞士的德语和标准的德语相去甚远,听起来好像根本就是另一种语言。
例如标准的德语说Hochdeutch,瑞士德语则说Schwyzerdutsch.。
不单发音不同,连单词的拼写和语法也都不一样,到了地方还有各种各样的方言。
而且同样是在瑞士,在意大利语区和法语区的学校里教的却是标准德语。
这样情况就更复杂了。
可能在意大利语圈和法语圈可以使用标准德语,而在德语圈却不能通行。
瑞士商店里的大多数产品都由三种语言注明,或至少印有德语和法语。
全部的官方文件都使用接受人的语言颁发。
因此,无论在公共还是私人部门,翻译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在非正式场合,英语慢慢渗入瑞士人的日常生活。
大量的英文广告处处可见。
广告人之所以使用英文,不仅因为它是优势语言,具时代感,且同一宣传广告可以在全国使用。
为克服语言问题,瑞士邮票将瑞士名称印刷为“Helvetia”(瑞士拉丁名)。
闻名世界的瑞士卡通形象--小企鹅(Pingu)诞生在一个多语的国家,因此它虽然只说自己的语言,却十分清晰明了。
(二)宗教文化瑞士人以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为主。
在瑞士47.3%的居民信奉天主教,信奉基督教新教的有44.3%,信奉其他宗教的占8.4%。
1、苏黎世宗教改宗运动茨温利的宗教改革运动向瑞士的其它地区继续扩展。
在波陵的论争中茨温利获得了成功,巴策尔、圣加伦、沙夫豪森等地区开始帮助他的宗教改革。
最终,在1531年,五个森林地区的城市掀起反对茨温利的战争,最终于1531年10月11日在卡佩尔(Cappel)战争中牺牲了。
自此,瑞士宗教改革的中心就由苏黎世转移到日内瓦,温茨利所开创的宗教改革事业则由加尔文继承和发扬光大。
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运动1532—1534年之间“忽然归正”,放弃对人文科学的兴趣,成为宗教改革家,因此他创立的宗教又被称为“归正宗”1536年应日内瓦宗教改革领袖法雷尔邀请,在日内瓦进行宗教改革,成为日内瓦市议会的实际领导人。
1538年被驱逐,1540年重新掌权从1555 年开始直到去世(1564)加尔文再没有受到任何挑战,日内瓦市成为维持最严格的道德水平的圣市。
1559年成立日内瓦学院继续实行他的教导。
(三)饮食文化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传统及文化。
瑞士人则比较注重餐桌的摆放布置。
如何摆放餐桌上的每一个器具都是十分讲究的,而正确的情景搭配正确的餐桌布置才是最佳的选择。
瑞士人不单只喜欢美食,他们还喜欢把餐桌布置的很好看。
然后在正确的情况配置正确的佳肴。
你可能知道瑞士的国菜奶酪火锅,瑞士人只有在冬天才会去吃。
正如这样,瑞士的每一到美味都需要搭配正确的环境。
Zopf是瑞士面包中的一种,一场丰盛的晚餐或午餐必然会摆满各式各样的面包,但是Zopf只有在星期天的早餐才会被食用。
Wurstalat一种沙拉,这是一道只有在夏天炎热的时候才会吃的美味,必然要搭配上面包和冰茶或者啤酒一起吃。
Pastetli一种肉馅饼,只适合浪漫的二人餐桌。
但是它可以搭配上蘑菇、肉、奶油或者和米饭、豆子一起吃,这样就有了不同种的风味。
Fondue是瑞士最受欢迎的干酪,你可以把他做成乳酪沾着面包吃,也可以把他和奶酪一起混着吃。
但是这却只是在寒冬时才会出现在餐桌上的美味。
在瑞士饮食文化中,想这样的吃的食物很多,因为这已经是瑞士的一种传统饮食习惯了。
(四)习俗文化在着装方面,瑞士男士一般穿长裤,衬衫的袖子比较宽大,偶尔也穿皮夹克,公共场合穿西装;女性一般穿丝质上衣,配有天鹅绒背心,下身穿长裙。
用餐时,吃饭不能发出响声,对于很热的菜肴或者汤,不能直接吹,等待其自然凉为好,吃完也不要当中剔牙。
吸烟要到专门的吸烟区,公共场合吸烟是很不文明的行为;随地吐痰会被罚款;超市、商店买东西也不要砍价,砍价会让店主很反感;交谈过程不要涉及数字13和星期五,因为这是不吉利和厄运的象征;他们不喜欢猫头鹰,也就不喜欢与之对应的黑色;不管是住在哪里都不要在阳台上晾晒衣服,对他们来说这会影响市容。
另外瑞士还有很丰富的祭典节日,这些风俗习惯也很值得注意。
瑞士祭典主要是天主教的祭典,那时候,人们都穿着独特的民族服装,唱歌跳舞,还有些人会戴上面具,用豆子相互追打嬉戏,这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我国傣族的泼水节。
另外还有葱头节(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主要进行葱头交易;阿尔卑斯山区还保留着牧人节的习俗,村民们将最肥最壮的牛羊到镇上展览评比,获胜者会有奖励。
最后,着重介绍一下瑞士风俗习惯中对待垃圾的态度。
玻璃瓶子有专门的超市回收,将玻璃瓶洗干净后放在一起,积累的多了之后可以带到超市去,注意不同颜色的瓶子有不同的回收箱,塑料瓶的回收和玻璃瓶差不多,透明的和不透明的分开放。
灯管分类很麻烦,但你只需要按照回收柜前的说明办就可以了。
电池按照酸碱性分类回收哦,当然,上述垃圾销售场负责回收。
绿色垃圾包括摘下的剩菜叶、削下的皮等等要放在专门的塑料袋里,倒入专门的绿色垃圾箱里;纸类垃圾要捆绑好放在垃圾站;不可回收垃圾装入垃圾袋后,要贴上缴费标签才能放到垃圾站。
三.国家社会综述(一)教育瑞士教育的特点是:初中教育普及;高中比重小、职业学校比重大;大学教学质量高。
瑞士人口虽少,但却拥有密集的高教网,现有12所国家公立的大学,其中苏黎士联邦理工学院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两所大学由联邦掌管,另10所为州立大学。
按大学所在语区分,德语区有6所:巴塞尔大学(2013QS世界大学最新排名101-200段第21位)、伯尔尼大学、苏黎士大学、苏黎士联邦理工学院、圣加仑大学和卢采恩大学;法语区有5所:日内瓦大学、洛桑大学、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纽沙泰尔大学、弗里堡大学;意大利语区有一所大学。
(二)医疗瑞士有全球发达的公共医疗保健系统,拥有高水平的医疗专家以及采用最先进医疗技术的诊所和医疗机构。
发达的医院体系为每个人提供医疗服务。
瑞士公共卫生系统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卫生部门,另一部分是各类医疗机构。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1年瑞士全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11%,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医疗健康支出5673美元。
2006-2013年间,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40人,护理和助产人员174人,牙医6人,药师6人。
(三)科技瑞士学界有不少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伯尔尼期间建立狭义相对论;较近期的科学领域获奖者则有弗拉迪米尔·普雷洛格、海因里希·罗雷尔、理乍得·恩斯特、埃德蒙·费希尔、罗夫·辛克纳吉、库尔特·维特里希等,在所有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中,有113位与瑞士有关连,位于瑞士的国际组织总共获得9次诺贝尔和平奖。
日内瓦西部与法国安省边境设有世界最大的粒子物理学实验室-欧洲核子研究组织。
保罗谢尔研究所为瑞士重要的国家研究所。
瑞士人较著名的发明如:麦角二乙酰胺、扫描隧道显微镜、魔鬼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