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解读上市公司年度报告

如何解读上市公司年度报告

如何解读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上市公司公布年度报告,是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

其目的旨在让每一个理性的证券投资者能通过阅读、分析年度报告,尽可能多地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从而评价该公司的盈利性、成长性及面临的风险,以便对是否买卖或持有该公司的股票作出决策。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管理的日益规范,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从形式到内容也日臻完善,从而为年度报告阅读者提供了相对充分的公司信息。

而对一个非财务专家的投资者而言,要正确阅读和评价年度报告,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许多投资者常常陷入年度报告分析的误区。

比如:只分析常规性的财务指标,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非常规性信息;只重视“包装”性题材,未重视公司实质性的盈利能力与财务状况;只阅读会计报表,而忽略了会计报表附注的信息;只了解公司的每股盈利或净资产报酬率水平,而不关心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只进行财务指标的纵向分析,不注意横向分析等等。

投资者在年度报告分析与理解上的失误,为庄家利用某些题材创造了条件,也导致了一大批跟风套牢者,成了培植证券市场投机炒作的土壤。

因此,若是一个典型的短线投机者,在证券市场上唯一获利的法宝只能是“与庄共舞”。

但是,就象社会分配绝不会永远“脑体倒挂”一样,证券市场也不可能只是“短线搏击”的场所,真正的赢家必定是既熟悉证券市场规律,又把握上市公司经营脉搏的投资者。

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基本架构了解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基本架构是我们认识年度报告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报告的基本架构,我们才能快捷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几年来,上市公司报告从形式上、内容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变,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越来越多,投资者可从中拮取的有用信息也越来越多。

但是,一般的投资者往往不太注重上市公司报告的基本结构,只注重财务报告揭示的一些基本数据,对其他一些非财务性的信息或其他部分披露的财务信息未加于重视,结果造成对企业的判断有失偏颇。

目前上市公司报告的基本架构一般如下:公司简况。

主要是公司名称、注册地、法人代表、联系方式、股票代码等。

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

这里列示了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总资产、股东权益、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等重要会计数据,旨在使投资者对公司经营现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投资者不能仅仅局限于用这样几个指标对公司作出判断,而应结合其他几个部分披露的信息来进一步分析。

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介绍。

从此可了解公司近期的股本变动情况及主要股东基本资料,并可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管理层的意向。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主要反映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和项目运行状况,透过募资项目的运行可对公司现状及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作出判断,可揭示公司对投资者资金使用是否依承诺项目进行,反映管理层对资金使用的重视程度和态度。

重要事项。

包含了年报期间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会议情况,公司收购事项,会计师变更,关联交易及重大诉讼简况,利润分配预案等,投资者通过此可大体把握公司在此期间的内外部运行情况。

财务报告。

会计师首先对公司主要报表发表了审计意见,然后陈述了主要的会计政策、注释了主要会计帐项、披露了关联方关系及交易情况、揭示了其他事项、或有事项、期后事项等重要事项。

此部分是公司报告的主体,获取的信息较多,分析时不应只局限于三大报表,应结合其他几个部分。

其他事项及备查文件。

主要是公司注册情况、中介机构情况及可查询的资料情况。

二、分析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一般指标和方法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包含了财务信息及非财务信息两方面内容。

财务信息(包括会计数据及各项财务指标)是投资者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而非财务信息则是帮助投资者整体了解公司经营管理及其运作的相关重要信息。

要全面地评价公司的优劣,除运用各种财务分析工具分析各项财务数据的内在关系外,尚应分析公司的背景、所处行业、管理者经营策略及整个经济形势等非财务信息对各项财务数据的影响。

一般来说,公司的财务信息主要是通过比率分析进行,并侧重于以下几项主要比率的分析即:(一)盈利能力比率分析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比率是投入的某种资源与产出(净)利润的对比。

典型指标如销售净(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

一般来说,企业的盈利能力只涉及正常的营业状况。

尽管非正常的营业状况,也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或损失,但这只是特殊状况下的个别结果,不能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

因此,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应当排除:a.证券买卖等非正常项目;b.已经或将要停止的营业项目;c.重大事故或法律更改等特别项目;d.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变更带来的累积影响等因素。

如阿城钢铁98中期营业利润为326万元,投资收益为300万元,而97同期两项指标则分别为1929万元、2.65万元,通过年报资料还可发现公司98中期投资收益是通过短期投资取得,此时评判该公司的盈利能力时就要关注其短期投资收益的持久性,同时对其主营业务可作出主业不振的判断。

(二)运用效率(资产管理)比率分析效率比率主要用来衡量公司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即分析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典型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

效率指标往往能较好地揭示公司资产运作中的一些问题。

如目前市埸中盛行重组、资产置换,这种运作的背后其公司资产运用的效率究竟如何呢?我们来看一下四川峨铁(川投控股)的股权转让和资产置换后的效率指标:公司出让下属峨眉铁合金厂和双龙光纤通信公司的大部分产权给川投集团,获4000多万股权收益,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为2.76亿元,其中应收股权转让款为4634万元,应收帐款周转率仅为0.56,由此可见公司资产运作效率指标欠佳,同时,股权运作及资产置换尽是形式上的运作,至少未能得到实质性的资金支持,特别的是川投集团已是公司的控股股东,此等资产运作更多地表现为形式强于实质。

(三)产权(杠杆)比率分析产权比率主要反映由债权人提供的资本与股东提供的资本的相对关系,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也表明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保障的程度。

杠杆两字较为形象地表述了债权与股东权益间的关系。

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

产权(杠杆)比率衡量了贷款人与股东对企业筹资的贡献程度、体现了企业支付到期债务的能力。

(四)流动(速动)比率分析企业必须有足够的流动资产支付到期债务,否则就难以生存。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债权人会缺乏信心,甚至会导致企业停业。

流动比率用于比较流动资产与到期债务之间的关系,反映流动资产的变现速度。

(五)市价(投资)比率分析市价比率即市埸价值比率,是指普通股每股市价与公司盈余、每股帐面价值的比率。

市价(投资)比率有助于投资者评估投资机会。

它们是衡量收益(如盈利、股利等)与股数或股票市价之间关系的指标。

但是,比率本身并不能正确全面显示公司的业绩及经营状况,只有用比率与某些尺度对比时,才能判断各种比率是否令人满意。

同时,我们对有合并主体较多的公司进行报表分析时,应对比分析合并比率指标与本公司比率指标,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本公司与其他合并主体对公司总体盈利的贡献,另外,有的公司往往还会通过母公司和合并公司间进行主营收入和费用的分配来优化其盈利结构,导致投资者对其主业的判断失误。

如:合并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总额,是各公司的存货金额之和,一旦合并会计报表各公司间发生销售往来,致使某一公司制成品成为另一公司的原材料,则这种合并存货的分类方法,就会引起误解并在存货的变现能力上给人以假象,最后根据合并报表的资料进行比率分析,也会给人造成错误的印象,因此,比率分析时必须结合合并数与本公司数来分析。

一般来说公司比率比较时应考虑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一)与以前会计期间比较通过本期比率与以前会计期间比率对比,可知企业的经营管理统筹兼顾或恶化程度,然而变化的原因有时很难断定,因为本期的经济环境与用于比较的以前期间可能不同。

(二)与计划业绩比较把企业事先计划某一期间应达到的业绩水平与实际结果对比,然而,编制计划只有以合乎实际的假定为基础,这种比较才有效。

(三)与同行业比较企业要生存,就必须战胜竞争对手。

本期经营业绩虽高于前期业绩或已实现计划业绩,但并不足以保证生存与发展。

为了估计相对竞争力,有必要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比较。

然而,理想的比较尺度是不存在的。

在进行比率分析时应注意到:天下没有各个方面都相同的公司,同一公司在不同会计期间的经营策略及会计政策也可能产生变化。

所以,财务分析的关键不在于简单的比率计算,而在于全面了解年报中披露的各种信息,合理调整各种比率的计算基础及比较尺度,以便掌握各种信息之间的内在因素。

三、分析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年度报告应注意的问题同一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年度报告,常常因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的不同及企业编制会计报表基础的变化,造成各期的会计数据不同比,若简单地按企业各期会计报表计算财务比率并据此加以分析,其结果往往会南辕北辙。

因此,在分析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年度报告时,应特别把握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通过阅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合理调整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报表的相关数据。

注册会计师不同意见的审计报告,可以提高或降低会计报表信息使用者对会计报表的信赖程度。

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所表达的审计意见有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四种类型。

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表示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现行财务会计制度,注册会议地在审计过程中未受阻碍或限制,因此,会计报表使用者可以充分信赖其所反映的会计数据,在财务分析时亦不须作特别的关注。

保留意见(或部分无保留意见加说明段)的审计报告,常常是投资者最难以捉摸的,并且随着注册会计师执业风险意识的加强,此类审计报告在上市公司的年报中逐渐占有较大的比例。

因此,了解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原因及分析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是分析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重要工作。

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表示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就其整体而言是公允的,但还存在着:(1)个别重要财务会计事项的处理或个别重要会计报表项目的编制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2)因审计范围受到局部限制,注册会计师无法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3)个别会计处理方法不符合一贯性原则的要求。

这些情形通常是上市公司为粉饰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或财务状况而产生的。

为了便于投资者针对保留意见的具体情况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有关数据进行合理调整,使之符合财务分析的要求,下面就深、沪两地上市公司历年来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一般原因,及上市公司坚持这些错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目的做一归纳(见下表):表一诚然,由于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是基于其专业判断,因而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风险意识、专业水准及独立性等无疑对审计意见具有较大影响,往往知名度高的会计师事务所审核的会计报告可信度亦高一些,年度报告分析对这一因素也就一并考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