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检修质量标准1、通用部分1.1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电气设备的检修与检验。
1.2 本标准未涉及的内容,必须符合下列标准和有关规定:a、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83;b、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d”,GB3836.2-83;c、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增安型电气设备“e”,GB3836.3-83;d、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i”;GB3836.4-83;e、现行的《煤矿电气设备试验规程》(试行);f、引进综采电气设备的检修,原则上其安全性能应符合我国有关标准的规定,其他性能参数可按原出产厂正式规定的出厂标准执行。
g、通用电气设备(如GG型开关板,35KV及以上变压器,35KV及以上油断路器等)的检修质量标准,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3 一般规定a、零部件齐全、完整,符合各项技术性能的要求。
更换的零部件,其技术性能不得低于原设计要求。
b、设备外壳或防爆加工面,必须进行防腐处理。
处理方法:设备外壳可以喷或涂防腐漆;防爆加工面可以化学处理或定期涂防腐油脂;接线盒内壁和正常可能产生火花部分的金属外壳内壁,都必须均匀的耐弧漆。
c、设备检修后,除按规定进行电气设备出厂试验外,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通电试验。
通电试验时间一般不小于2小时。
d、检修后应带有铭牌,如铭牌数据有变更或字迹不清,应更换新铭牌。
e、检修中各项质量测定记录、试验记录、零部件检修记录和技术检验证明书等应随设备出厂,交使用单位存查。
1.4 紧固件规定a、螺栓和螺母不允许用塑料或轻合金材料制造。
b、紧固用螺栓、螺母和垫圈等应进行喷涂防腐漆、电镀或其它化学方法的防腐处理,不得有锈蚀;c、紧固用的螺栓螺母须有防松措施。
可根据设备部位的具体要求,采用加装弹簧垫圈、背帽或穿销等。
弹簧垫圈的紧固度以压平为合格;螺母的紧固程度应达到用标准的力矩为合格;d、同部位的紧固件,其规定应一致,弹簧垫圈的规格应与螺栓直径相适应;e、螺栓和不透螺孔紧固后,螺孔还须留有大于2倍放松垫圈厚度的螺纹余量;f、螺母要上满扣,一般螺栓长出螺母的扣数可在1~3扣范围内。
g、设在护圈内的螺栓头或螺母的上端不得超出护圈的高度;h、设在护圈内的螺栓头或螺母,须使用专用工具才能打开的装置。
1.5 隔爆结合面的结构参数应符合GB3836.2-83Ⅰ类隔爆结合面结构参数的规定,祥见1-1表。
a、快动式门或盖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L须不小于25 mm;b、当操纵杆直径d不大于6.0 mm时,隔爆接合面长度L不小于6 mm;直径不大于25 mm时,长度L须不小于直径d;直径大于25 mm时,长度L须不小于25 mm;c、当操纵杆与杆孔配合间隙W,因磨损而增大时,可采取在杆孔处嵌镶衬套等措施进行修复;表1-1d、在检修中除去隔爆接合面的法兰厚度,不得超过维修余量的数值;e、隔爆接合面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操纵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f、隔爆接合面须有防锈措施。
如电镀、磷化、涂204-1防锈油等,但不准涂油漆。
1.6 螺纹隔爆结构a、根据GB3836.2-83螺纹精度须不低于3级(注:相当新国标的公差带,内螺纹为7H,外螺纹为8h),螺距不小于0.7 mm;b、螺纹的最小啮合扣数、最小拧入深度,必须符合表1-2的规定。
表1-21.7 绝缘套管及增安型设备绝缘绕组极限温度1.7.1当绝缘套管与连接件接线过程中承受力矩作用时,须能承受GB3836.1-83第23章规定的连接件扭转试验。
1.7.2 绝缘套管应采用吸湿性较小的材料制成。
对电压高于127V的电气设备,不得采用酚醛塑料制品。
1.7.3增安型电气设备,绝缘绕组的极限温度不超过表1-3。
表1-31.8 接地1.8.1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凯装电缆的接线盒,必须设有外接地螺栓,并标志接地符号携带式和移动式电气设备,可不设外接地螺栓,但必须采用有接地芯线的电缆。
1.8.2 电气设备接线盒内部(当采用直接引入方式时,则在主空腔内部)须设有专用的内接地螺栓,并标志接地符号。
但在已接地的铁轨上的电气设备和电压不高于36V的电气设备除外。
1.8.3对无必要接地或不允许接地的电气设备,可不设内、外接地螺栓。
1.8.4内、外接地螺栓的直径须符合下列规定:(1)当导电芯线截面不大于35 mm2时,应与接线螺栓直径相同;(2)当导电芯线截面大于35 mm2时,应不小于连接导电芯线截面之半的螺栓直径,但至少等于连接35 mm2芯线的螺栓直径;(3)外接线螺栓的规格,必须符合下列规定:a、功率大于10KW的设备,不小于M12;b、功率大于5KW至10KV的设备,不小于M10;c、功率大于250W至5KV的设备,不小于M8;d、功率不大于250W,且电流不大于5A的设备,不小于M6;e、本质安全型设备和仪器仪表类,外接地螺栓能压紧接地芯线即可。
(4)接地螺栓应采用不锈材料制造,或进行电镀等防锈处理。
1.9 接线1.9.1连接件和接地端子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保证连接可靠,虽受温度变化、震动等影响,也不应发生接触不良现象。
1.9.2如采用铝芯电缆,必须采用过渡接头,以免发生电腐蚀。
1.10 隔爆设备的接线盒及增安型设备的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10.1不同电位的导电零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必须符合表1-4的规定。
表1-4 电气间隙1.10.2 爬电距离不同电位的导电零件之间的爬电距离必须符合表1-5的规定。
表1-5爬电距离①a、b、c、d是绝缘材料相对泄痕指数分级,其中:a-为上釉的陶瓷、云母、玻璃、石英;b-三聚氰胺石棉耐弧塑料、硅有机石棉耐弧塑料;c-聚四氟乙烯塑料、三聚氰胺玻璃纤维塑料、表面涂耐弧漆的环氧玻璃布板;d-酚醛塑料、层压制品。
1.11 联锁和警告1.11.1检修后的矿用电气设备,必须保证具有原设计的、用一般工具不能解除的联锁功能。
1.11.2当设备外壳打开后的带电部位,应设“带电”“危险”等字样的警告标志。
1.12 隔爆外壳的修理必须按《煤矿隔爆型电气设备外壳修理规程》规定执行.2、开关2.1 矿用高压隔爆配电装置2.1.1 断路器2.1.1.1主回路连接紧固,导线截面与开关容量相适应。
2.1.1.2油断路器静触头(导电板)与动触头接触良好,接触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触头烧损或磨损超过3 mm时必须更换。
动静触头的材料应符合出厂要求。
▽2.1.1.3真空与六氟化硫断路器的检修,严格按出厂技术文件要求进行,测量检查触头点电磨损量、触头行程、超行程应符合规定。
2.1.1.4断路器油箱内壁要进行防腐处理,涂耐油耐弧漆。
断路器的绝缘油应符合本标准1.2e的要求。
2.1.2 母线室2.1.2.2绝缘瓷瓶清洁,无油污及灰尘,无裂纹及损伤。
2.1.2.3母线固定牢固,连结良好。
2.1.3 隔离开关2.1.3.1插销和插座在接触端100 mm的范围内,应符合本标准1.2b关于隔爆间隙的要求。
2.1.3.2 插销和插座插入状态的拔出力应为30~50N。
2.1.3.3 插销端头距互感器室壁距离为127±2 mm。
2.1.3.4 检修后插销两端接触电阻不超过80μΩ。
2.1.4 互感器2.1.4.1 将互感器一次开路,二次通入频率100Hz(JDZJ-6通入400 Hz),电压为180V的电源(可用50 Hz,130V电源代替),持续5分钟,无异常为合格。
2.1.4.2 电压互感器在工频及感应高压试验后或灌胶后,测得的空载损耗较试验前或灌胶前,均不得增大0.5W以上。
2.1.4.3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当在一次为额定电流,二次为额定负载下,其比值差不超过±3%。
2.1.4.4 在1.2倍额定电压或电流下,二次接有额定负荷时,互感器线圈温升不超过60℃。
2.1.5 操作机构2.1.5.1 机构完整、动作灵活可靠,无刮、卡现象,分合指示正确。
2.1.5.2 检修后的合分闸操作机构发生如下现象时,必须返修。
(1)当将手柄旋至合闸位置时立即脱扣;(2)机构合闸和手力脱扣正常,但电力脱扣动作缓慢;(3)脱扣后机构不能返回原位。
2.1.5.3 储能机构应有足够的合闸力矩,合闸功不小于176.4J。
2.1.6 过载脱扣器2.1.6.1 过载脱扣器的动作准确可靠,动作值与刻度应一致,误差不超过10%。
2.1.6.2 过载脱扣器线圈对地绝缘电阻,用500V摇表测量,不小于2MΩ。
2.1.7 失压脱扣器失压脱扣器的动作准确可靠,当电压为额定值的85%以上时应可靠吸合,电压为额定的35%以下时应可靠脱扣。
2.1.8 保护装置BL-140型反时限过电流保护,BLD-2型、BLD-4型保护装置等,其电流误差不得超过±5%,整定漏电电阻和动作时间应符合出厂规定。
2.1.9 仪表室2.1.9.1 电压、电流表的量程与互感器的容量相匹配,误差不超过±2.5%。
2.1.9.2 仪表及二次结线系统的绝缘电阻值,用500V摇表的测得值不低于1MΩ。
2.1.9.3 仪表室观察玻璃必须密封胶粘,并符合本标准1.2b的有关规定。
2.1.10 联锁装置2.1.10.1 断路器在合闸位置时,隔离开关不能拉出(分断),隔离开关在拉出(分断)后,断路器不能闭合。
2.1.10.2 BGP8-10型开关当门打开时,隔离开关不能合闸,当隔离开关合闸后,箱门不能打开;当断路器合闸后,隔离开关不能分闸,断路器合闸后手动弹簧机构不能再次进行合闸。
2.2 矿用高压开关柜2.2.1 断路器2.2.1.1 主回路连接紧固,导线截面与开关的容量相适应。
在合闸状态下电路的绝缘电阻值,用2500V摇表测得的数值不低于1000MΩ。
2.2.1.2 油断路器的触头接触良好,接触面积不小于80%,触头磨损量不超过3 mm,其主要技术性能符合表2-6的规定。
表2-62.2.1.3 真空断路器真空断路器另部件的更换必须按出厂技术条件执行。
有关技术性能应符合表2-7的规定2.2.2 隔离开关2.2.2.1 瓷瓶无伤痕,绝缘电阻用2500V摇表测得值不低于1000MΩ,交流耐压试验不低于32KV。
断口绝缘耐压水平高于合闸绝缘水平10%以上。
2.2.2.2 触头、刀闸、接线座应固定可靠,导电良好。
每个触头压力:400A者不小于1.2MPa;600A者不小于1.4 MPa。
接触面积不小于75%。
接触面可涂一层中性凡士林油,接触电阻≯200μΩ。
表2-72.2.2.3 合闸过程中,刀闸与静触头距离偏差,不得大于3mm。
合闸后刀闸距静触头底部应有3~5 mm间隙。
开合角度GN1-6型为75°,GN5、GN8型开距为≮160 mm。
2.2.3 母线及支线2.2.3.1 母线连接接触良好,紧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