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发布时间:2007-03-02 文章来源:作者惠寄文章作者:陈柳钦[内容提要]会展业从发展之初,就和城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会展业的发展必须依托城市的现实基础,城市发展会展业有其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

会展经济为城市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得会展业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要:立足城市发展定位会展经济,把会展业的发展和城市发展战略密切相结合;城市政府要做会展经济宏观战略管理者,而不是主导者;将会展经济与城市结构功能的完善相结合;将会展经济与城市的社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发展相结合;将会展经济与城市对外开放相结合,走国际化、品牌化的道路。

[关键词] 会展;会展经济;城市;城市发展一、会展经济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格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展览活动由最简单的直接交易演进到现在的展(博)览会、交易会、洽谈会等多种形式,成为生产消费领域的桥梁和纽带。

展览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不仅限于贸易和经济,还涉及到社会、文化、外交、政治的发展,其影响面和产业关联度随之增强,进而推动了以展览和会议为主、涉及行业广泛的综合性经济形态的发展,从而形成会展产业。

会展业是指通过举办各种集会和展览展销会,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现象和行为的产业。

在宏观经济部门中,会展业属于服务业。

由于会展业本身是一种无污染产业,且对整个城市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因此对那些本身地域狭小,但在交通、通讯和对外开放度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的国家或地区来说,发展会展业常常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首选发展战略之一。

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现代会展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新生力量。

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大型会议、展览活动,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直接推动商贸、旅游的发展,不断创造商机,吸引投资,进而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并形成一个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经济群体。

会展经济从内容上可分为会议与展览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二者融为一体,即国际性会议一般以会议为主,但在会议的同期总要结合一些商业化的展览活动;而国际性展览会虽以展览为主,但展出期间各种研讨会、专题会等也越来越多。

因而会展经济中的会议与展览两部分不能截然分开。

会展业从发展之初,就和城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城市作为人口与经济的聚集中心,也是会展经济的发源地与集中地。

从1851年首届世界博览会开幕之日起,现代会展业就开始向城市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它深刻地影响着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面貌。

会展经济为城市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得会展业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

欧洲作为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会展经济整体实力最强,规模最大,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是世界级的会展业大国。

近年来,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阿联酋的会展业也迅速发展,成为本地区的会展大国。

纵观世界会展经济在全球发展情况,不难看出,一国会展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是与该国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总体规模及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科技、交通、通讯、服务业水平等方面的优势,在世界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占有绝对的优势。

我国的会展产业起步较晚,我国的会展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样,从专业到综合,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并开始逐渐走向世界。

会展经济在中国的产生,因其在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地位,预示着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随着会展业在上海、北京、深圳以及西部的成都、昆明等大城市的快速发展,会展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关注,并以每年20 %左右的速度持续递增,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会展业因此被誉为城市的朝阳产业。

目前全国已形成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会展经济产业带为主,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会展中心城市协调发展的会展经济格局。

环渤海产业带———以北京为中心,以天津、青岛、大连、沈阳、长春为重点展览经济城市的产业带,以其会展业发展早、规模大,数量多,专业化、国际化程度高,门类齐全,知名品牌展览集中和辐射广而位居全国会展经济的龙头地位。

长江三角洲产业带———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宁波、义乌、常州、绍兴、海宁、永康等中小城市为依托的新兴会展经济产业带正在形成,其起点高,规划布局相对合理,贸易色彩浓厚和区位优势、产业结构影响大而独具特色。

珠江三角洲产业带———以广州、香港地区为中心,以深圳、珠海、厦门、汕头、东莞、顺德、南海等大中小展览城市群的兴起,形成了国际化和现代化程度高、会展产业结构特征突出、地域及产业分布密集的珠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带。

东北哈尔滨以边贸为支撑,成为东北会展城市的领头羊,各城市间以哈大线为空间联系的交通载体,形成一条活跃的会展经济走廊。

带内的会展城市竞争与合作并存。

中西部会展经济起步较迟,发展较慢,处在会展城市初步形成阶段,具有会展功能的城市还很少。

至于会展城市体系的构建,应以省域为尺度,以会展城市在地域空间上呈点状分布为特征,来构建大尺度的会展城市体系,在目前,只能构建若干区域会展中心,而具有面状、带状均质的空间结构形态的会展城市体系还有待于会展业的长期发展。

中西部若干个区域会展中心城市包括:以成都、昆明、西安为中心,以武汉、重庆、乌鲁木齐、桂林、南宁为次中心的会展城市。

我国会展业市场的开发,还只能称之为刚刚进入“起步阶段”。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会展业不仅要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且要随着国际大趋势而发展。

二、城市发展会展业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会展业的强劲增长势头以及给举办地带来的诸多益处,使许多地方都希望通过会展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增长。

一些地方政府将会展业列为支柱产业,出台各种优惠政策、积极推动场馆设施建设,以期实现“会展兴市”的目标。

最近我国很多地区出现了盲目建设展览馆的现象甚至有的县级市也不顾政府资金紧张而大兴土木,认为只要有展馆就能发展会展业,就能获得巨大收益,由此产生“会展泡沫”,不但赚不到钱反而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会展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产业。

但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够发展好会展业,一些地方通过举办会展获得了巨大收益,起到一定的示范效应,但不同城市在自身条件、外部环境、市场开放程度以及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并不是所有城市都适合发展会展经济,盲目发展会展业将造成资源浪费。

会展业的发展必须依托城市的现实基础,特别是城市的产业基础、地理位置、服务基础,只有在充分考虑自身条件的前提下,才能够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恰当、适时地促进会展业的发展。

实际上,会展业与其他产业一样,有自身的产业运行规律和条件限制,对举办地有着一些硬性要求。

也就是说,一个城市能否发展成为会展中心,需要具备一定的必要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独特的资源环境、良好的气候条件。

一般会展城市都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或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或文化底蕴丰厚、人文气息浓郁,具有较强的可观赏性。

一般著名的旅游城市能吸引更多的客商,像北京、上海和香港三地都具有会展中心和旅游城市的双重功能,本身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会展是商品、资金、技术等物流和信息流的交换与集聚,涉及参展商品、客商以及观众的运送和传输,因此会展举办城市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至关重要。

有些国家或地区虽然地域狭小,但在交通、通讯和对外开放度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就可以把会展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首选战略。

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虽然地域狭小,但因其本身具有发达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较高的服务业水准、较高的国际开放度以及较高的英语普及率,2000年被评为世界第五大会展城市,并连续17年成为亚洲首选会展举办地城市,每年举办的展览会和会议等大型活动达3200多个。

(3)拥有优势产业,市场条件好,开放度高。

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是会展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构成会展城市的两个要素。

产业优势愈明显,品牌效应愈大,展会愈容易吸引参展企业和客户,从而赢得声誉,扩大影响。

一个城市要发展城市会展业,还必须具有较高的开放程度,国际上会展业发达的城市,一般都是开放程度较高的国际大都市。

(4)完备的展览场馆,优良的配套设施。

展会需展示推介产品,洽谈业务,且参展客商多,为此,一个城市是否拥有设施完备、服务优良的展览场馆是发展会展业必要条件。

同时也需要城市的住宿、餐饮方面的接待能力以及交通、通讯方面的设施保障。

(5)优势的服务功能。

城市只有具备服务于区域和全国的能力,才能办好区域性及全国性的展览。

比如上海、北京、广州等这类大都市,它们的区位条件、接待能力、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等基本上是国际化的,能够较好承担国家级的博览会;而中等城市则主要发展专业性、区域性的会展;最后是群众性、本地性的展览,具有强烈的本地针对性,如吴桥的杂技艺术节(展览)等。

对一些先天条件相对不足的普通城市来说,如果希望通过发展会展业提升城市地位,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是自然条件优越的普通城市,也需要有相应的优势产业或市场作为依托,否则对参展商也不会有太大的吸引力。

三、会展经济对城市发展产生的效应分析会展业素有“城市建设的加速器”之称,它作为一个城市的窗口行业,对优化城市社会资源、发展社会经济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会展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形象的树立,城市知名度的提高,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1、会展经济能为城市带来直接经济效益。

城市发展会展业,一般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会展业是今后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会展经济被认为是低成本、高收入、高赢利的行业,其利润率大约在20%至25%以上,这是会展经济迅速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从国际上看,在瑞士日内瓦,德国汉诺威、慕尼黑,美国纽约,法国巴黎,英国伦敦,新加坡和我国香港等这些世界著名的“展览城”,会展业为其带来了直接的收益和经济的繁荣。

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每年也通过举办各种大型会议和展览获得可观的收益。

这种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产生的吸引力使得会展经济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

会展业在企业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以其对经济的乘数效应和对社会的杰出贡献获得了众多美称,受到了各国政府及城市越来越多的重视。

2、会展经济有很强的产业带动效应和产业聚集效应,能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

会展业作为绿色产业和朝阳产业,具有极强的产业带动效应。

会展经济通过其强大的带动效应,促进城市多种相关产业的发展。

会展经济不仅可以培育新兴产业群,还给交通、旅游、餐饮、广告、金融等带来巨大商机,并牵动第一、第二产业发展。

据有关资料显示,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许多发达国家已经达到1: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