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医学ppt
16
医学ppt
17
Treatment options for different levels of BMI and other
risk factors in Asian populations
BMI 23-25 kg/m 2 : No additional risk Increased WC †
分类
BMI
相关疾病危险
腰围
< 90/80 ≥ 90/80
体重过低
正常范围 超重
肥胖前期 I度肥胖 II度肥胖
<18.5 低(但其他疾病
危险性增加)
18.5-22.9 平均水平
≥23
23-24.9
增加
25-29.9 中度增加
≥30
严重增加
平均水平 增高
医和体力活动以及日常活动和 思想的改变 采取措施纠正摄食过多和体力活动的 减少
KEY:
† Waist circ u m f e rence > 90 cm (men), > 80 cm (women)
*Specific therapies relating to the risk factor or condition (DM, CHD, HT, HL) may be necessary N O T E : If two or more diseases present eg. hyp医er学tepnpstion, then an anti-obesity drug may be u18sed.
Diet Activity Drug
√
√
×
√
√
×
VLCD
Surgery
DM / CHD / HT / HL * √ BMI 25-30 kg/m 2 :
√
√
No additional risk
√
√
√(consider)
Increased WC
√
√
√(consider)
DM/CHD/HT/HL
√
BMI > 30 kg/m 2 :
不同人群中与特定腰围相关的疾病危险性不同
南亚体脂趋于向心性分布 与欧洲数据相比,在同一BMI水平,躯干部的 皮褶较厚,平均腰臀比显著增高 亚洲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多发生在BMI较低 和腰围较小的人群 建议男>90cm 女>80cm,有待修订
医学ppt
11
肥胖和超重的患病或发生率急速上升
某些太平洋岛国,城市肥胖的患病率 女性56-74% 男性44-57%
肥胖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 李剑
医学ppt
1
肥胖症的定义
体内贮积的脂肪量超过理想体 重20%以上,而不是指实际体 重超过理想体重20%以上。
医学ppt
2
病因
单纯性:只有肥胖而无任何器质性 疾病的肥胖症
继发性:皮质醇增多症、POCS、胰 岛素瘤、下丘脑性肥胖、甲 减、肥胖性生殖无能症、性 腺功能低下等
中国1982-1992年间 城市超重人口:9.7%→14.9% 农村超重人口:6.8%→8.4%
医学ppt
12
肥胖与相关疾病的关系
肥胖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 中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型糖 尿病、痛风、骨关节疾病、POCS、 生殖功能降低、某些癌症等有关
医学ppt
13
WHO成人BMI标准、腰围及相关疾病危险
分类
BMI
体重过低
<18.5
正常范围 超重
肥胖前期 I度肥胖 II度肥胖 Ⅲ度肥胖
18.5-24.9 ≥25
25-29.9 30-34.5 35-39.5 ≥25
相关疾病危险
低(但其他疾病危险性增加) 平均水平
增加 中度增加 严重增加 极为严重增加
医学ppt
14
亚洲成人BMI标准、腰围及相关疾病危险
背景的影响
医学ppt
6
▪ 在BMI较低时肥胖相关性疾病
的发生率即可增高
一些西方国家的研究表明,BMI>25时 肥胖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率增加
新加坡、香港及中国大陆部分地区研究: BMI>23时与肥胖相关性疾病,如2型糖尿 病与高血压的发病危险显著上升
低于WHO定义欧洲地区发病率增加的BMI的切点
医学ppt
医学ppt
3
病因与发病机制
遗传 精神神经因素:下丘脑腹内侧核为饱食中枢 内分泌因素:甲状腺素、胰岛素、糖皮质激素、 -内啡肽 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
医学ppt
4
亚太地区肥胖流行病学特点
亚太地区肥胖的患病率较低而超重的发生率较高 超重: 美国 65% 加拿大70% 肥胖: 美国 45% 加拿大30%
医学ppt
医学ppt
19
医学ppt
20
Principles of nutrition related to obesity
* Food selection should be guided by available foods which vary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
7
定义肥胖的切点主要根据
1. 由参照人群得到的统计数据
2. 或随体脂含量的增加而上升的发病 率和死亡率
故推荐在亚太地区超重与肥胖的切点应 低于欧美等国家
医学ppt
8
香港男性
医学ppt
9
香港女性
医学ppt
10
同一BMI水平,亚洲人倾向于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腰围,欧洲人群,1998 WHO) 男>94cm 女>80cm
肥胖的饮食治疗
许多国家都有基于本国经验和数据的膳食指南
在一些亚洲国家,膳食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多,而蛋白 质少
措施:
通过减少高度精细的碳水化合物,用粗碳水化合物替代, 并降低脂肪的摄入来减少总热量摄入
教育患者控制饮食和健康的摄食习惯。膳食治疗的关键 在指导患者改变其膳食而限制热量摄入
可以使用非营养性甜味剂,而脂肪的替代品-Olestra并 不多见,目前不推荐
√
√
No additional risk
√
√
√(consider) √(consider) √(consider)
Increased WC
√
√
√(consider) √(consider) √(consider)
DM/CHD/HT/HL √( intensive) √( intensive) √
√(consider) √(consider)
5
韩国 (1995年WHO标准) 超重:20.5% 肥胖:1.5%
日本(1990-1994国家营养普查) 超重:男性 24.3% 女性 20.2% 肥胖:<1.5%
我国(1998年中年人口的调查) 各地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存在极大的差异
北方>南方 城市>农村 严重地区 超重:>50% 大多数地区 肥胖:<10% 太平洋岛国人群体形健壮,BMI较高 ◆肥胖与超重的患病率受地区、种族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