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xx》观后感影评12篇《感动XX》观后感1三月的到来,春天的到来。
在3 月1 日的晚上,我们大家一起观看了《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
虽然之前的几年也会观看节目,但这一次与工作室的孩子们一起看,也有很多新的感受,看得也很认真,大家也都在拿着本子和笔一边看一边记。
在节目中看到,颁奖典礼的现场宽阔大气,背景是以每位感动中国人物的不同事迹的油画为底衬,更是体现了颁奖典礼的庄严。
在观看节目中,我也了解到了十一位伟大无私的感动中国人物——“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卢永根老校长曾担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任职期间资助在校的贫困困难教师和学生,年担任中科院院士,研究水稻遗传学,解决了很多人的粮食问题。
在卢永根患病之后,老教授夫妻二人共同决定将生前存下的八百八十万存款全部捐到华南农业大学,用于帮助贫困困难的教师和学生。
并且卢永根夫妻二人在生前奉献于国家,奉献教育。
在死后也打算捐献遗体,奉献医学。
更让我为之动容的是短片中展示的卢永根的家中,非常朴素。
几十年的老校长,家中几乎沒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款式也都是几十年前的样子。
家具物品能修就修,能补就补。
再想到他的奉献与成就,我不得不赞叹于老校长的无私和大爱。
从卢永根校长的身上,我学到了我们要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不求回报。
也要知道不追求生活上的舒适享受,发扬勤俭朴素的品质。
“乡心永无限,芳德永馀芳”,卓嘎和央宗是生活在西藏边疆一个小地方玉麦乡的姐妹二人,上个世纪当地人都向内地搬迁,但卓嘎和央宗的老父亲决意不搬,因为老父亲说:人走了,国家就少了人守卫这块边疆的土地了。
因此,卓嘎一家五十年放牧巡边,一直按照老阿爸桑杰曲巴的做法在沿途的树枝上挂上亲手缝制的五星红旗,在这几十年中,他们日复一日的放牧、巡边、挂国旗,顶住了印度边境来的当地人的威胁,忍住了家人死于冰雪之中的悲痛,才守住了中国的边境线,没有丢掉一寸国土。
在老阿爸桑杰曲巴去世后,姐妹二人懂得了阿爸守边的用心,一直守在边疆,在节目中有一句评价“玉麦很大,大过了一些国家的面积,玉麦也很小,小到了一家人三十二年的生活区域”。
在颁奖的现场,姐妹二人还唱起了她们在巡边唱的歌,相信老阿爸的在天之灵,一定能够听到,也能感到后人对他们一家的敬意,我向他们致敬,从卓嘎和央宗的身上,我学到的是对国家的热爱,以及作为中国人的荣耀和自豪,无私的奉献,无言的爱国。
“密林多暗香,清风送余香”,王珏,也是农民的儿子兰小草。
在年月7 日开始就以兰小草的名义匿名向温州晚报捐款,并且许下心语心愿要连续三十三年,每年捐款两万元,帮助贫困家庭。
就这样连续十五年的捐款,几乎每年都及时到来,人们在赞扬兰小草的善举同时,也在追问兰小草究竟是谁?直到年王珏患上了肝硬化,兰小草的身份才对外公布于社会,其实他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一直在基层工作。
在采访中,村里的老人都赞叹他是好人,义务为老人看病,关心孤寡老人。
但也就是这样一位平凡,质朴的老好人,以兰小草的名义捐款十五年,累计三十万元。
在他患肝硬化之后,为了省钱不去大医院检查,最后离开了人世。
在他的葬礼上,人们都自发来送行。
在颁奖典礼现场,他的儿子也唱出了一首父亲经常唱的歌,没有花香,没有雨露,我是一颗普通的小草•…小草,正如他一样,默默无闻,无私付出。
兰小草的形象在我心中扎根,我也会如她一样,无私奉献,不求回报。
颁奖典礼还有许多的感人事迹,都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我想,我们可能还做不到这样的无私,这样的奉献,但只要做好自己当下该做的,做好人,做一名优秀青少年,就是现在该做的。
生命因爱而来,世界因爱而存在。
《感动XX》观后感2年3 月1 日,感动中国为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XX。
杨科璋是一名消防队员,他参军五年,参与灭火两百多次,救人一百六十余名。
在他最后一次灭火时,他不幸牺牲了。
在杨科璋最后一次灭火时,有一户人家因被烈火浓烟所困,难以逃离。
当杨科璋到达屋内,屋内最小的婴儿已经昏迷了,他二话不说决定带小婴儿先进行撤离,当队员们扑灭大火,救出被困人员后,却看不到提前撤离的杨科璋和婴儿。
在队员们的仔细寻找下,在一个破损的电梯井道底下找到了杨科璋,此时的杨科璋依旧是抱着婴儿,仰面跌落在井底,只是他起不来了,婴儿却只有些皮外伤,很幸运地活了下来。
但杨科璋却牺牲了,经调查那个电梯通道是由居民改建的,只有一米见方,一个成年男子只要张开双手就能撑住,但杨科璋为了救婴儿他没有那么做,直到坠落井底仍将婴儿抱在怀中,所以他牺牲了。
杨科璋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女婴的生命,他的事迹令我们为之感动,值得我们学习。
《感动XX》观后感3兰小草的精神和事迹令我感动。
他的一生很有价值,因为它在生活和工作中,他并不是为自己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努力工作,他是为了祖国,为了让祖国更强大,更坚固而工作,为了身边的人生活得更好而工作。
兰小草每年都要捐款两万元,而且从不留名,兰小草并不富裕,他在捐款的时候一定也觉得有些吃力,但是他想到捐出一份爱心,就可以帮助更多的需要帮助的人,人民可以更加的幸福一些,他便坚定地捐了出去,它有一种伟大的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精神。
杨科璋的精神和事迹也令我感动,他短暂的一生很有价值,因为他身为一名消防员,哪里着火,人们慌忙的往外跑,但是他必须往人们的反方向跑去救火。
消防员基本任务就是救火,他可以奋不顾身地冒着生命危险冲进大火中救人,他想到的是职责和使命,一定要尽全力地去挽救更多的人的生命,不幸的是他在救人的过程中壮烈牺牲了,可是他那舍己为人,视死如归的精神永远留了下来,永远值得人们去学习和传承。
《感动XX》观后感4这一届的《感动中国》讲述了十一位身份不同,但事迹足以感天动地的人和他们的故事。
其中令我最为之震撼的还是岁就英年早逝的消防战士杨科璋。
在一次救火行动中,他冒着生命危险,在浓烟滚滚的火场中抱出一个女婴,却因烟雾太大而一失足掉进了深约五米的电梯井中。
后期的调查表明,其实杨科璋只要张开双臂就能抓住电梯井两旁的钢筋,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用自己的双手紧紧抱住孩子,用自己的身体减少落地时的冲击力,救下了幼小的生命,而自己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感觉就是一个正常人,条件反射也会自然地把手臂张开,然后去支撑自己的身体,但他没有,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放弃了保全自己,双手紧紧地保护住小女孩儿脆弱的身躯,我不是他,我不会知道他当时想的是什么。
但我知道人都怕死,而他只是咬了咬牙而已,虽然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消防员,但他的所作所为,人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的事迹感动了中国,他的名字被人们永远铭记。
xx 归厚土,浩然天地秋!《感动xx》观后感5卢永根教授为社会捐出八百八十多万元的事令我印象深刻,他死后还将遗体贡献给医学事业,人们常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但有的人即使无意义地挥霍钱财也不愿意为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而卢教授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祖国,他说祖国培育了他,他就要回报祖国。
杨科璋是一名消防员,他二十八岁那年冲入火海救人,当他抱住小女孩冲出火海的时候,由于浓浓的烟雾,他没有看清楚前方的路,失足掉进约五米多高的电梯井里。
在掉下去的时候,他完全可以双手撑住两边保护自己的生命,但那样的话小女孩就可能会身亡,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做出了选择,不松手。
最后小女孩保住了性命,杨科璋壮烈牺牲,在那种危急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救小女孩的命,而不是他自己。
他为人民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认为这需要巨大的勇气,让人钦佩!也许有的人说这样做不值,但它代表的是一种奉献的精神,他用他伟大的举动告诉我什么叫负责任。
卢永根和杨科璋都是平凡的人,他们用不平凡的行动向我诠释了什么叫奉献,让我明白了还有种爱叫大爱,时刻提醒着我向他们学习。
《感动中国》观后感6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其中有许多平凡而伟大的人物的事迹需要我们去学习,他们身上有许多好的地方值得我们赞扬。
看完这一期的《感动中国》其中有两个故事令我印象很深,第一个就是那个消防员杨科璋,他参加过许多次消防救援任务,然而在最后一次救援任务中为了保护一个婴儿,于年5月3日1点分牺牲,享年岁,其实他在怀抱从火海中救出的女婴,一脚踩空从电梯井掉下去的时候,只要张开双手双脚是可以卡在那里的,但他为了保护那个婴儿,没有那么做,直到坠落井底还将女婴抱在怀中仰面跌到地面,他去世了,而女婴却安然无恙。
他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为了救人而牺牲自己,也算是一种敬业的表现。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夫妻:谢芳和谢海华。
谢芳在一次事件中因与歹徒搏斗,被刺数刀。
而复员回来的谢海华却爱上了这个女英雄,尽管谢芳有严重的后遗症,但自结婚以来,年里谢海华每天早起为谢芳穿衣、做饭、每天照顾谢芳,不离不弃。
xx 说了一句话:“我只勇敢了一次,他却勇敢了一辈子”,这才是爱情应该有的样子。
《感动中国》中还有许多令人敬佩的人物,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做好自已的本职,成为高尚的人。
《感动xx》观后感7悠悠的历史长河,见证我中华自破碎的瓦砾到金碧辉煌的高楼。
一路上的艰辛,在咿呀呀的唱腔中,昂立在世界之巅。
是怎样的力量挺起了我中华民族的脊梁?是谁在华夏之家中满人性的逃离? 正是那些用行动甚至用生命书写历史的栋梁——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卢永根教授高龄,用了大半个辈子奋斗在科研前线,一身质朴,在生命垂暮之际,捐巨额于母校,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他的人生是红色的人生,闪耀着的是金色的光辉。
黄大年教授,少时便写下“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学成之后在祖国需要他时,挺身而出。
年,他透支自己的生命点燃中国科技领域的光芒,他不恋那康桥的水草,甘做祖国的孺子牛,功德显群英,他是永不熄灭的蜡烛。
知识成就了他们,他们反哺着祖国。
不久的将来将是我们的一代,我泱泱中华需要我们,所以我们更需要用知识充实自己,在历史的舞台上更璀璨,更夺目。
浩然正气是中华的气魄,行动更是我中华民族践行美德的方式。
廖俊波作为副市长,用尽所有的时间为故乡谋发展,奔波劳碌,逝世的当天仍然伫立在工作的前线,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把谁装在心里,那一天诺大的灵堂里无不充斥着人们痛哭的声音。
英雄归厚土,浩然天地存。
你是建设的樵夫,是未来的寻路人。
刘锐,空军飞行员,驾驶祖国的战神扫尽研究上的盲点,身先士卒的是他,脱翎换羽也是他。
矫健的为国仗剑,为中国更添上一抹太平洋的蓝。
他们诠释着中华多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精粹,他们是祖国建设的引路人,更是我们的榜样,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 再现那太平盛世。
少年强则国强,未来中华的百花园。
希望每一个都能成为艳丽而又多彩的一束。
《感动xx》观后感8《感动XX》观后感《感动中国》每年从社会各行各业推选出十位人物,他们的事迹震撼人心,令人感动,他们温暖着中国,感动着中国。
那年的人物又会是谁呢?“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的卢永根; “芳兰生贵里,山河澄正气”的廖俊波; “英雄归厚土,浩然天地秋”的杨科璋; “乡心下无限,凤德咏馀芬”的卓嘎和央宗; “倚天持报国,关山万里程”的刘锐; “一心中国梦,功德冠群英”的黄大年;“一汲清泠水,高风味有馀”的黄大发; “寸心言不尽,冰壶万镂丝”的谢海华;最后向“高志局四海,万载垂清风”的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