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创(大连)众创空间有限公司》项目方案(简介)一、建设服务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的必要性.................. . (2)二、项目选址、建设方式及相关内容 (7)(一)项目选址 (7)(二)建设方式及内容 (7)三、项目建设思路与目标 (7)(一)总体思路 (7)(二)实施步骤及阶段目标 (7)四、项目管理体制及运行模式 (8)(一)管理体制 (8)(二)运行模式 (9)五、孵化管理程序 (10)(一)入孵条件 (10)(二)入孵程序 (10)(三)退出机制......................................... . (11)《中创孵化器(大连)有限公司》项目方案(简介)一、建设专门服务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的必要性1.充分对接政策:2015年9月10日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在特别致辞中表达了他对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信心,并在达沃斯会议期间亲临观摩大连高新园区给予创客的高度鼓励和强力支持,借势而行,我们不失时机推出《中创(大连)众创空间有限公司》项目是非常必要的。
国家为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密集出台了多项优惠措施和政策,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利用“互联网+”,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把科技与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上融合起来,就要依托“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构建最广泛的创新平台,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使创新资源配置更灵活、更精准,凝聚大众智慧,形成内脑与外脑结合、企业与个人协同的创新新格局。
专门服务大学生创业孵化器,正是适应这一号召而产生的新模式,是为“科技型”大学生创业提供物理空间和一系列的服务支持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其中心任务是面向科技型的大学生创业者,降低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指导大学生们树立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提高创业成功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型企业和企业家。
在大连高新园区建设专门服务大学生的科技创业孵化器,既是高新园区比邻各大学的区位要求,也是促进区域科技发展与院校对接的绝佳方案。
2、充分发挥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的作用,做好创业路径规划: (1)以众智促创新: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和网络众创平台,提供开放共享服务,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吸引更多人参与创新创造,拓展就业新空间。
(2)以众包促变革: 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推动“双创”相结合,引入具有实力的国有企业加盟合作,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用众包等模式促进生产方式变革,聚合员工智慧和社会创意,开展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运营维护,形成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不竭动力。
(3)以众扶促创业: 通过政府和公益机构支持、企业帮扶援助、个人互助互扶等多种方式,共助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成长。
(4)以众筹促融资: 发展实物、股权众筹和网络借贷,有效拓宽金融体系服务创业创新的新渠道新功能。
(5)在开放中促进创业创新: 鼓励企业与外资开展创新合作,利用全球资源、人才和管理经验提升创新能力、拓展发展空间。
万众一心:集众智汇众力攻坚克难,谋创业划创新报国图强!3、大连市出台“5+22”人才创新政策体系:1)五个政策文件同时出台:(1)《大连市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若干规定》;(2)《大连市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3)《大连市关于加强创业孵化平台建设进一步促进创业型人才在连创业实施办法》;(4)《大连市解决引进人才住房实施办法》;(5)《大连市人才服务管理实施办法》;随后,与之相配套的22个实施细则相继出台。
2)大连2015年6月1日已出台的创业配套政策(22项):(1)《大连市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若干规定》配套实施细则1).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实施细则2).大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创业服务平台补贴实施细则3).大连市科技人才创业支持计划实施细则4).大连市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实施细则5).大连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实施细则6).大连市海外优秀专家集聚计划引智项目管理实施细则(2)《大连市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若干规定》配套实施细则1).大连市高技能人才选拔工作实施细则2).大连市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参加政府补贴专业实训实施细则3).大连市中等职业院校首次开设紧缺专业建设补贴实施细则4).大连市企业高技能人才教学兼职工作实施细则5).大连市职业院校输送高技能应届毕业生奖励实施细则6).大连市高技能人才进修培训工作实施细则(3)《大连市加强创业孵化平台建设进一步促进创业型人才在连创业办法》配套实施细则1).大连市市级创业孵化平台管理实施细则2).大连市创业扶持基金贷款业务实施细则3).大连市市级创业孵化平台创业导师管理实施细则4).大连市创业孵化平台优秀创业企业和优秀创业型人才遴选实施细则(4)《大连市解决引进人才住房办法》配套实施细则1).大连市解决引进人才住房实施细则(5)《大连市人才服务管理办法》配套实施细则1).大连市人才认定实施细则2).大连市引进人才子女就学实施细则3).大连市引进人才随迁配偶就业服务实施细则4).大连市人才人事代理服务实施细则5).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服务实施细则4、2015年以来国家出台的新政策:(1)3月《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2)5月《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3)5月《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4)6月《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5)6月《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5、市级创业孵化平台认定:(1)A级标准1).建筑面积不低于0.3万平方米;2).在孵企业不少于30户且无任何违法或不良记录。
(2)AA级标准1).建筑面积不低于1万平方米;2).在孵企业不少于60户且无任何违法或不良记录。
(3)AAA级标准1).建筑面积不低于2万平方米;2).自有能满足企业需求的公共软件、开发工具及试验试制设备等;3).在孵企业不少于100户且无任何违法或不良记录。
大连市各级政府、重点产业园区要通过自建或民办公助等方式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平台。
市政府新建一个50000平方米以上的示范性创业孵化平台;金普新区、高新园区和生态科技创新城围绕区域产业优势和紧缺人才,建设一个500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性创业孵化平台;其他区市县政府、开放先导区管委会根据功能定位和资源优势,建设一个10000平方米以上,承载力强、功能健全、服务规范的区域性创业孵化平台。
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前期推进。
6、作为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的孵化服务(1)开设创业大讲堂、举办创业沙龙、选树创业典型,大力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2)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举办专题讲座和创业论坛,有效提升创业型人才创业能力;(3)建立创业项目库、举办创业项目推介会,搭建创业项目展示平台;(4)建立创业型人才资源库,培育优秀创业项目运营团队;(5)通过引入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和互联网金融等方式,提供投融资对接服务;(6)免费提供基本的办公经营场地、物业服务和用于孵化服务的公共软件、开发工具及试验试制设备等;(7)组织专业机构和创业导师提供创业辅导、管理咨询、事务代理、市场拓展、法律援助等孵化服务;(8)搭建各类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对接合作、宣传推广等;(9)创业型人才需要的其他孵化服务。
基于以上六点,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器——《中创众创空间》项目是必要的。
二、项目选址、建设方式及相关内容(一)项目选址:大连高新园区这是一个属于创业者的时代。
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奔跑,让创业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无数年轻人希望站在风口,用技术改变世界,用创业改变人生。
与此同时,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投资者,都希望通过“创业孵化器”,打造出第二个阿里巴巴、百度,或者腾讯。
(二)建设方式及内容1、建设方式:与辽宁省侨商协会合作,利用高新园区现有楼宇和政策,免费入驻。
2、建设内容:通过打造“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众筹与金融服务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等三大平台,增强《中创众创空间》的孵化能力。
三、项目建设思路与目标(一)总体思路以建设科技创业孵化器为突破,夯实科技发展基础;以增强科技孵化能力为重点,打造“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众筹与金融服务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等三大平台;以市场为导向,采用现代企业制度和“互联网+创新”运营模式,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为建设创新型企业提供优势科技支撑。
(二)实施步骤及阶段目标1、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利用“中创电子交易市场”、“陈香梅公益基金会幸福老年基金”、“惠众一方幸福老年服务中心”和“积宝网产品分销系统”与全国高校就业指导网(“校导网”)合作,在全国各高校建立吸引高校学生进行创业实训的基地,大学生培训合格后发给证书(电子商务师证书、理疗师证书、移动互联网营销师证书等);为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组建创业团队,遴选种子项目。
第二阶段:发挥“中创电子交易市场”、“陈香梅公益基金会幸福老年基金”、“惠众一方幸福老年服务中心”和“积宝网分销系统”等企业的孵化功能,与创业团队形成合作,全程帮助创业者办理相关手续、参加实训体验。
第三阶段:建立导师团队,调动企业家资源,寻求相关政府部门的指导,对接天使投资、创投企业,为大学生创业开辟绿色通道并给予创业项目资金扶持。
第四阶段:帮助创业者解决项目(企业)有关问题,提供法律、会计、融资、销售、管理、上市等全方位的服务。
四、阶段目标:(一)管理体制1.成立服务机构。
2.健全相关制度。
3.完善基础工作。
4.规范使用扶持资金。
5.提供孵化服务。
6.引导创业团队规范管理。
(二)运行模式1.创客发展训练营:鉴于在校大学生既无创业准备又无就业意识,该训练营制定了一套“就业实训计划”,通过1个月四次的封闭集训,使学员达到创业就业初步认识标准,并可达到孵化器在孵创新企业及产业联盟中的企业的就业要求。
《就业实训培训计划》(2400人/年,50人/班*4次/月):为在校大学生免费培训,合格后发给初级证书(助理电子商务师证书、助理理疗师证书、助理移动互联网营销师证书等)。
2.精英人才训练营:该训练营是一个由陈香梅公益基金会全部赞助投资建设的一个“精英人才集训营”,它通过吸收有能力的大学生,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通过6-12个月的训练,激发其创造力、领导力,并训练其执行力及管理能力,使其成长成为行业高端人才。
《创业公益培训计划》(1200人/年,50人/班*2次/月):使大学生熟悉全流程互联网+服务,达到目标营销任务,发给中级证书(电子商务师证书、理疗师证书、移动互联网营销师证书等),达到就业要求。
毕业目标:可获得3000元/月的销售收入,独立交付五险一金,银行授予0.5-5万元融资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