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高分子溶液
一、思考题
1.与高分子稀溶液相比,高聚物的浓溶液有何特性?
2.为高聚物选择溶剂时可采用哪几个原则?对某一具体高分子—溶剂体系,这几个原则都适用吗?
3.非晶态高聚物溶解与结晶高聚物溶解有何特点?为何说结晶高聚物比非晶高聚物的抗溶剂性好?结晶高聚物分别为极性和非极性时溶解机理有何不同?
4.什么叫高分子的θ溶液,它与理想溶液有何区别?
5.什么是溶剂化?结晶度、交联度和对聚合物的溶解度有怎样的影响?
6.高分子溶液晶格模型与小分子溶液晶格模型有何不同?写出Flory-Huggins 理论中M S ∆、M H ∆、M G ∆的表达式,该理论的假设有哪些不合理之处?Huggins 参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7.何谓高聚物的溶胀比?如何测定它的数值?它与交联高聚物的网链平均分子量有何关系?
8.增塑剂对高聚物的增塑机理有哪两种较极端的情况?实际高聚物中的增塑机理如何?
9.什么是凝胶和冻胶?它们的结构区别是什么?何者能被加热溶解?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个溶剂是θ溶剂? ( ) ①1χ=0.1 ② 1χ=0.5 ③ 1χ=0.9
2.以下哪种溶剂是良溶剂? ( ) ①1χ=1 ② 2A =1 ③α=1
3.对于给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某一聚合物,在何时溶液黏度最大? ( ) ①线型分子链溶于良溶剂中
②支化分子链溶于良溶剂中
③线型分子链溶于不良溶剂中
4.高分子良溶液的超额化学位变化 ( ) ①小于零 ②等于零 ③ 大于零
13.PVC 的沉淀剂是 ( ) ①环已酮 ② 氯仿 ③四氢呋喃
5.在高分子—良溶剂的稀溶液中,第二维利系数是 ( ) ①负数 ②正数 ③零
6.对于Flory-Huggins 的高分子溶液似晶格模型,符合其假定的是 ( ) ①V ∆=0 ② H ∆=0 ③ S ∆=0
7.将高聚物在一定条件下(θ溶剂、θ温度)配成θ溶液,此时 ( ) ①大分子之间作用力=小分子之间作用力=大分子与小分子之间作用力 ②大分子之间作用力>大分子与小分子之间作用力
③大分子之间作用力<大分子与小分子之间作用力
8.对非极性高聚物,选择溶剂应采用哪一原则较为合适? ( ) ①极性相似原则 ②溶剂化原则 ③溶度参数相近原则
9.对极性高聚物,选择溶剂应采用哪一原则较为合适? ( ) ①极性相似原则 ② 溶剂化原则 ③ 溶度参数相近原则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高分子的θ溶剂是其良溶剂。
( )
2.当高分子稀溶液处于θ状态时,其化学位为零。
( )
3.θ温度没有相对分子质量的依赖性,而临界共溶温度c T 有相对分子质量依赖性。
( )
4.只要溶剂的溶度参数1δ与高聚物的溶度参数2δ近似相等,该溶剂就是该高聚物的良溶剂。
( )
5.任何结晶高聚物不用加热,都可溶于其良溶剂中。
( )
6.一般高分子溶液的黏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高分子溶液的特性黏度在不良溶剂时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
7.高分子溶液的特性黏度随溶液黏度增加而增大。
( )
8.高分子稀溶液的混合熵比理想溶液大得多,是由于高分子的体积比小分子的体积大得多的缘故。
( )
9.聚乙烯醇可溶于水中,由于纤维素与聚乙烯醇的极性结构相似,所以纤维素也能溶于水。
( )
10.高分子溶液在极稀的条件下是理想溶液。
( )
11.高分子溶液混合熵比理想溶液大得多。
( )
12.高聚物在良溶剂中,由于溶剂化作用强,因而高分子线团处于松散、伸展状态,黏度大。
( )
13.高聚物在不良溶剂中,由于溶剂化作用弱,因而高分子线团处于卷曲收缩状态,黏度小。
( )
14.增塑的PVC 是一种高溶度的高分子溶液。
( )
四、简答题
1.试判断下列体系的相容性好坏,并说明原因。
(2δ的单位为(J/cm 3)1/2;1δ数据请查相关资料)
(1)聚苯乙烯(2δ=18.6)与苯;
(2)聚丙烯腈(2δ=31.5)与二甲基甲酰胺
(3)聚氯乙烯(2δ=19.9)与氯仿
(4)聚氯乙烯(2δ=19.9)与环己酮
(5)聚丙烯(2δ=18.2)与甲醇
2. 非极性与极性晶态高聚物溶解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3.
(1)是比较图中曲线1、曲线2、曲线3所代表的聚合 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2)若曲线1和曲线3是同一种聚合物在不同溶剂中 所得的结果请问,这两个体系有什么不同?
(3)若曲线1和曲线2剂是否相同?
五、计算题
1.试计算下列三种情况下的混合熵值,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已知k=1.38×10-23J/K)
(1)9.97×105个小分子A与一个小分子B混合;
(2)9.97×105个小分子A与一个大分子C(链段数为3×103)混合;
(3)9.97×105个小分子A与3×103个小分子B混合。
2. 用磷酸三苯酯(δ=19.6)做某一高聚物(δ=19.4)的增塑剂,为了加强其相溶性,需加入一种稀释剂(δ=16.3)。
试问该稀释剂与增塑剂的适宜体积比是多少?
3. 已知某聚合物的分子量为104,在300K下形成θ溶液的浓度为1.17㎏/m3,试预测其此时的渗透压为多大?
4.已知聚异丁烯溶解在苯中时,θ温度为24℃。
(1)在θ温度时聚异丁烯——苯溶液的第二维利系数A2及Mark-Houwink方程的a值各位何值?
(2)40℃时聚异丁烯苯溶液的第二维利系数A2及a值有何变化?
5. 在25℃的θ溶剂中,测得浓度为7.36×10-3g/ml的聚氯乙烯溶液的渗透压为0.248g/cm2,求此聚氯乙烯试样的分子量和第二维利系数。
6. 在20℃下将10-5mol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Mn=105,ρ=1.20g/cm3)溶于179g氯仿(ρ=1.49g/cm3)中,试计算该溶液的混合熵、混合热和混合焓。
已知=0.377
X
1
7.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δ=16.7)难溶于戊烷(δ=14.4)和醋酸乙烯酯(δ=17.8)。
若选用上述两种溶剂的混合物,以什么配比时对共聚物的溶解能力最佳?(δ的单位为(J/cm3)1/2)
8. 用平衡溶胀法可测定丁苯橡胶的交联度。
试由下列数据计算该试样的有效链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e。
所用溶剂为苯,温度为25℃,干胶0.1273g,溶胀体2.116g,干胶密度为0.941g/cm3,苯的密度为0.8685g/cm3,X1=0.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