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方剂整理1.荆防达表汤1 方歌:荆防达表苏芷苓,葱姜橘红神曲杏,辛温疏表宣肺卫,风寒感冒服康宁。
方解:辛温解表剂,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轻证。
荆芥:辛,温。
入肺、肝经。
祛风解表,透疹,止血。
紫苏:辛、温。
入肺、脾经。
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白芷:辛,温。
入肺、胃经。
祛风解表,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橘红:辛、苦,温。
归脾、肺经。
行气除胀满,燥湿化痰,健脾和中。
宣通肺气2.荆防败毒散1 方歌: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
上方去人参加荆防方解: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消疮止痛。
疮疡初起有表证者,或外感风寒,身痛、咳嗽等症。
用于治疗皮肤病,流感,发热,咳嗽,破伤风。
用于时行感冒,风寒夹湿证。
羌活:辛、苦,温。
入膀胱、肾经。
祛风解表,祛风湿,止痛。
以风湿痹痛在身半以上者为宜防风:辛、甘,微温。
入膀胱、肝、脾经。
祛风解表,胜湿解痉,止泻止血。
枳壳:苦,微寒。
归脾、胃、大肠经。
行气除胀满,化痰开痹,消积导滞。
枳实力强枳壳力缓。
破气除痞,消积导滞多用枳实;理气宽中消胀除满多用枳壳。
3.银翘散(3)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方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适用于风热表证热毒重者。
温病初起。
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薄荷:辛,凉。
入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
4.葱豉桔梗汤1方歌:葱豉桔梗薄荷翘,山栀竹叶加甘草,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此方疗。
方解:清宣解表,适用于风热袭表,肺气不宣者。
风温初期。
证见头痛身热,微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咽干,心烦口渴,舌尖红赤,苔薄白,脉浮数的患者。
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见上述症状者。
栀子:苦,寒。
入心、肝、肺、胃经。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泄热利湿。
葱白:辛,温。
入肺、胃经。
发汗解表,通阳。
5.新加香薷饮1方歌: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
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署煎。
方解:清暑化湿,用于夏月暑湿感冒,身热心烦,有汗不畅,胸闷等症。
扁豆:甘,微温。
入脾、胃经。
健脾化湿。
扁豆花:解暑化湿,适用于感受暑湿、发热、泄泻等症。
厚朴:苦、辛,温。
归脾、胃、肺、大肠经。
燥湿行气,降逆平喘。
为消胀除满之要药香薷:辛,微温。
入肺、胃经。
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
6.参苏饮1 方歌: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方解:扶正解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咳嗽,气短,脉弱等症。
陈皮:辛、苦,温。
归脾、肺经。
行气除胀满,燥湿化痰,健脾和中。
葛根:甘、辛,平。
入脾,胃经。
解表,透疹,生津,止泻。
木香:辛、苦,温。
归脾、胃、大肠、胆经。
行气止痛。
行气宜生用,炒用有实大肠之效用,常用于泻痢腹痛之症。
桔梗:苦、辛,平。
入肺经。
宣肺袪痰,排脓。
7.加减葳蕤汤1方歌: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方解:滋阴解表。
主治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证。
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红,脉数。
葳蕤(玉竹):甘,平。
入肺、胃经。
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白薇:苦、咸,寒。
入肝、胃经。
清热凉血。
8.三拗汤1方歌: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方解:宣肺散寒为主,止咳化痰,用于风寒闭肺。
9.止嗽散1方歌:止嗽散用桔草白前,紫菀荆陈百部研。
方解:疏风润肺为主,用于咳嗽迁延不愈或愈而复发(治新久咳嗽)。
白前:辛、甘,微温。
入肺经。
袪痰,降气。
袪痰作用颇强,功专辛散下气,不宜应用于肺虚干咳者。
10.桑菊饮(2)方歌: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方解: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用于咳嗽痰粘,咽干,微有身热者。
11.桑杏汤(2)方歌: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鼻燥右脉大,辛凉甘润燥能医。
方解:清宣凉润,用于风燥伤津,干咳少痰,外有表证。
12.二陈平胃散(2)方歌: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姜枣齐;燥湿运脾除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方解:治呕吐腹泻,上腹部痞满疼痛。
13.三子养亲汤(4)方歌: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方解:降气化痰,用于痰浊壅肺,咳逆痰涌,胸满气急,苔浊腻者。
痰涌气急者较宜。
苏子:辛,温。
入肺经。
降气消痰定喘,滑肠。
14.清金化痰汤1 方歌:清金化痰肺热治,芩草蒌仁与山栀;桔梗云苓广橘红,桑皮二母麦冬施。
方解:清热化痰。
用于咳嗽气急,胸满,痰稠色黄者。
15.泻白散(3)方歌: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参茯知芩皆可入,肺热喘嗽此方施。
方解:顺气降火,清肺化痰。
治肺火郁结、气急喘咳、烦躁舌绛。
16.黛蛤散(2)方歌:青黛、海蛤壳方解:清肝化痰。
青黛:苦,大寒。
入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
外用治口腔炎、扁桃体炎等;内服用治肺热咳嗽海蛤壳:苦、咸,平。
入肺、肾经。
清肺化痰,软坚散结。
17.参蛤散1 方歌:人参、蛤蚧方解:补肺肾,定喘嗽:用于肺肾两虚之咳喘气促、言语无力、声音低微者。
常用来治疗支气管哮喘、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的喘咳。
肺结核咯血、阳痿及男性不育也可使用。
18.沙参麦冬汤(5)方歌: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秋燥耗津伤肺胃,咽涸干咳最堪尝。
方解:甘寒养阴、润燥生津。
用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
扁豆:甘,微温。
入脾、胃经。
健脾化湿。
19.射干麻黄汤1 方歌: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宣肺;姜枣细辛款冬花,紫菀半夏加五味。
方解:温肺化饮,止哮平喘。
降逆平哮,用于哮鸣喘咳,表证不著者。
射干:苦,寒。
入肺、肝经。
清热解毒,利咽喉,消痰涎。
20.小青龙汤(3)方歌: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方解:温肺化饮,止哮平喘。
解表散寒力强,用于表寒里饮,寒象较重者。
21.定喘汤1 方歌: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杏黄芩兼甘草,外寒痰热喘哮尝。
方解:清热宣肺,化痰平喘。
长于清化痰热,用于痰热郁肺,表证不著者。
白果:甘、苦,平。
有小毒。
入肺经。
定痰喘,止带浊。
22.越婢汤1方歌:越婢汤中有石膏,麻黄生姜加枣草;风水恶风一身肿,水道通调肿自消。
方解:清肺泄热,降逆平喘。
用于肺热内郁,外有表证者。
23.小青龙加石膏汤1 方解:用于外感风寒,饮邪内郁化热,以表寒为主,喘咳烦躁者。
24.厚朴麻黄汤1 方歌:厚朴麻黄用干姜,半夏辛味杏膏尝,饮邪迫肺夹郁热,咳逆喘满效力彰。
方解:宣肺降逆,化饮止咳。
主治寒饮化热、饮邪上逆。
证见咳嗽喘逆,胸满烦躁,咽喉不利,痰声漉漉,苔白滑,脉浮者25.平喘固本汤(2)方歌:平喘固本党虫草,灵磁味沉苏胡桃,款冬脐夏又橘红,补益肺肾平喘哮。
方解: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主治肺肾两虚,痰气交阻,摄纳失常之喘哮。
胡桃肉:甘,温。
入肺、肾经。
补肾强腰膝,敛肺定喘,润肠通便。
灵磁石:辛、寒。
入肝、肾经。
重镇安神,纳气平喘,益肾潜阳。
沉香:辛、苦,温。
归脾、胃、肾经。
降气止呕,温肾纳气,行气止痛。
脐带:纳气平喘,敛汗。
适用于肾虚喘促、虚劳久咳、盗汗等症。
26.回阳救急汤1方歌:回阳救急用六君,桂附干姜五味寻,加麝三厘或胆汁,三阴寒厥建奇勋。
方解:回阳救逆。
麝香:辛,温。
入心,脾经。
开窍回苏,活血散结,催产下胎。
27.生脉散(7)方歌: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淫,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方解:益气养阴28.六君子汤(3)方歌:四君子汤+半夏、陈皮方解:补脾化痰。
用于脾虚食少,痰多脘痞,倦怠乏力,大便不实等症。
29.金水六君煎1方歌:金水六君用二陈,茯草熟地与归身,滋养肺肾祛湿痰,肺肾阴虚湿痰盛。
方解:补肾化痰。
适用于肾虚阴伤痰多。
30.麻黄汤1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方解:宣肺平喘,散寒解表。
用于咳喘,恶寒身痛。
31.华盖散1方歌:华盖麻杏紫苏子,茯苓陈草桑白皮;风寒束肺痰不爽,急宜煎服莫迟疑。
方解:宣肺化痰,用于喘咳胸闷,痰气不利,降气化痰为著。
32.麻杏石甘汤1方解:宣肺泄热、降气平喘。
用于外有表证,肺热内郁,咳喘上气,目胀睛突,恶寒发热,脉浮大者。
33.桑白皮汤(2)方歌:桑白皮汤半苏杏,贝母黄芩连栀行。
清热化痰兼平喘,喘息胸闷此方平。
方解:清热肃肺化痰。
用于喘息,胸膈烦闷,痰吐黄浊。
桑白皮:甘,寒。
入肺经。
泻肺平喘,行水消肿。
苏子:辛,温。
入肺经。
降气消痰定喘,滑肠。
34.二陈汤(3)方歌: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利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与乌梅。
方解: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用于痰湿内阻,脾胃不和,胸膈痞闷,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咳嗽痰多乌梅:酸,平。
入肝、脾、肺、大肠经。
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35.五磨饮子(5)方歌:五磨饮子乌沉香,枳实木香与槟榔,开郁降气又平喘,胸闷气憋此方良。
方解:解郁降气。
主治暴怒暴死,名曰气厥者。
用于肝气郁结之胸闷气憋,呼吸短促。
四磨汤:乌药、沉香、槟榔、人参多人参,少木香、枳实六磨汤:乌药、沉香、槟榔、木香、枳壳、大黄多大黄乌药:辛,温。
归脾、肺、肾、膀胱经。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木香:辛、苦,温。
归脾、胃、大肠、胆经。
行气止痛。
槟榔:辛、苦,温。
归胃、大肠经。
杀虫,消积,行水。
36.补肺汤(3)方歌:补肺人参菀黄芪,熟地五味桑白皮。
补肺益肾治虚喘,肺气虚耗此方齐。
方解:补肺益肾。
用于咳喘乏力,短气不足以息等肺肾气虚之证。
37.金匮肾气丸(5)方歌:六味地黄丸加肉桂附子方解:温补肾阳。
用于喘息短气,形寒肢冷,跗肿。
用于久喘而势缓者。
38参蛤散:蛤蚧、人参方解:补肺肾,定喘嗽。
用于肺肾两虚之咳喘气促、言语无力、声音低微者。
适用于喘重而势急者。
39.七味都气丸: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1方解:益肾纳气,涩精止遗。
用于虚不能纳气之喘促,或久咳而咽干气短,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40.参附汤(5)方歌:人参、附子、生姜、大枣方解:回阳,益气,救脱。
主治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汗出粘冷,四肢不温,呼吸微弱,或上气喘急,或大便自利,或脐腹疼痛,面色苍白,脉微欲绝。
现用于心力衰竭见有上述症状者。
41.黑锡丹1方歌:黑锡硫附桂,芦巴故纸对。
茴沉楝木香,肉蔻起石配。
方解:镇摄浮阳,纳气定喘。
用于真元亏惫,上盛下虚,痰壅气喘,胸腹冷痛。
42.千金苇茎汤1方歌:苇茎汤方出千金,桃仁薏苡冬瓜仁,肺痈痰热兼淤血,化浊排脓病自宁方解:化痰泄热,通瘀散结。
用于肺痈发热咳嗽,痰多带血且有腥臭味。
43.如金解毒散1方歌:景岳如金解毒散,甘桔黄连解毒掺。
发热烦渴脉洪大,降火解毒清肺痈。
方解:降火解毒,清肺消痈。
主治肺痈。
发热烦渴,脉洪大。
44.加味桔梗汤1方歌:加味桔梗重桔梗,苡仁贝母及橘红。
银花甘草葶苈子,清肺化痰排脓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