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期末答案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下列关于东汉刺史制度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0分)A、东汉时刺史没有固定的驻地B、郡守不需通过刺史向皇帝汇报C、东汉末年,朝廷给了刺史更大权力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C2从()开始,历代统治者都把自己所统治的疆域称为“中国”。
(1.0分)A、商朝B、春秋战国C、秦朝D、汉朝正确答案:C3阿斯塔那古墓群所发现的遗骸证明两千多年前()到达过新疆地区。
(1.0分)A、南亚人B、中东人C、欧洲白种人D、非洲人正确答案:C4()山多地少,人们选择做师爷而非经商作为出路。
(1.0分)A、徽州B、山西D、绍兴正确答案:D5清朝,()下令在台湾设立台湾府,并归福建省管辖。
(1.0分)A、康熙B、乾隆C、雍正D、咸丰正确答案:A6晚清时期,大臣()力排众议,毅然出兵,平定收复新疆。
(1.0分)A、曾国藩B、李鸿章C、施琅D、左宗棠正确答案:D7秦始皇时期实行()。
(1.0分)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三公九卿制正确答案:B8妇好墓玉器经鉴定,证明三千二百多年前()与河南地区存在贸易路线。
(1.0分)A、新疆B、宁夏C、西藏正确答案:A9郡县制时期实行上计,其中上计的内容不包括()。
(1.0分)A、户口B、赋税C、兵力D、刑狱正确答案:C10中国稳定的统一的疆域形成在()。
(1.0分)A、元朝B、明朝C、清朝D、中华民国正确答案:C11“中国”二字,经过考古发现,最早出现在()的铭文上。
(1.0分)A、四羊方尊B、大克鼎C、何尊D、曾侯乙尊盘正确答案:C12中国历代首都移动轨迹的支流是()。
(1.0分)A、东西之间,由西而东B、东西之间,由东而西C、南北之间,由北而南D、南北之间,由南而北13下列关于人地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0分)A、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影响力很小B、应不违背客观规律,不超越极限C、同样的地理环境会产生同样的文化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B14下列疆域类型中,属于民族或地方自治区的是()。
(1.0分)A、初郡B、侨郡C、都护府D、羁縻府正确答案:D15()时期,唐朝打败西突厥,唐朝的西部进展到了阿姆河流域跟锡尔河流域。
(1.0分)A、唐高宗B、唐太宗C、唐玄宗D、唐文宗正确答案:A16关于历代变革中“中国”含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0分)A、它指历代中原王朝及其认可的范围B、古代以华夏诸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为中国C、在地理意义上,古代的“中原”就是“中国”D、在地里意义上,“中原”没有明确的界线正确答案:BA、英国人B、中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正确答案:D18从()以后到清朝,新疆地区都没有再直接由中央政府统治过。
(1.0分)A、黄巾起义B、靖康之乱C、安史之乱D、五胡乱华正确答案:C19北宋时期,()并没有被统一成为其疆域。
(1.0分)A、大理B、吐蕃C、西夏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20正因为清朝积极实施移民政策,导致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无法顺利实施在中国()的“二十年百万移民计划”。
(1.0分)A、东北B、云贵川C、江南D、天津正确答案:A下列国家和地区中,历史上和中国的关系属于藩属国和宗主国的是()。
(1.0分)A、越南B、朝鲜C、被日本占领的琉球岛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22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为镇压起义,刺史的权力发生了哪些变化?()(1.0分)A、亲民事B、领兵马C、成为最高行政长官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23(),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秦朝。
(1.0分)A、公元前211年B、公元前212年C、公元前220年D、公元前221年正确答案:D24中国与外界联系的最重要、最丰富的证明是()。
(1.0分)A、陶瓷之路B、茶马古道C、丝绸之路D、唐蕃古道25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构成的是()。
(1.0分)A、历史人文(社会)地理B、历史自然地理C、历史地理信息系统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26先秦时期,统治者主要实行()。
(1.0分)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中央集权制正确答案:A27清朝国土沦丧的原因是()。
(1.0分)A、清政府长期推行闭关锁国,使得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B、边疆长期封禁,造成边疆政治、经济、文化的落后及边防的空虚C、受“四夷”观念的消极影响,用四夷守边疆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28领土是以明确的是()为根据的,但疆域所指的境界则不一定。
(1.0分)A、使用权B、管辖权C、主权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CA、历史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B、历史区域地理C、历史地图(集)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30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初,采用()的行政区划。
(1.0分)A、行署-省-县B、省-行署-县C、省-市-县D、省-州-县正确答案:B31西汉刺史制度对刺史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即()。
(1.0分)A、“奉诏四条察州”B、“奉诏五条察州”C、“奉诏六条察州”D、“奉诏七条察州”正确答案:C32唐太宗时按山川地形分全国为(),临时派遣使者观察,未成定制。
(1.0分)A、十四刺史B、十三刺史C、五十郡D、十道正确答案:D33公元668年,()占领整个辽东和朝鲜半岛,设置安东都护府、熊津都护府。
(1.0分)B、唐太宗C、唐玄宗D、唐文宗正确答案:A34西汉时期,对于某一区域能否直接统治的标准一是能否进行农业生产,二是()。
(1.0分)A、有无居民B、有无军事价值C、是否称臣纳贡D、能否进行牧业生产正确答案:B35清代大臣()成功收复台湾并促使康熙帝下决心留住台湾,设立台湾府。
(1.0分)A、周培公B、施琅C、郑成功D、李光地正确答案:B36中国历代首都移动轨迹的主流是()。
(1.0分)A、东西之间,由西而东B、东西之间,由东而西C、南北之间,由北而南D、南北之间,由南而北正确答案:A3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面叙述阿拉伯人,叙述伊斯兰教的书是由()写作的。
(1.0分)A、张骞C、杜环D、法显正确答案:C38秦灭六国,完成华夏大一统,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将()推广到全国。
(1.0分)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正确答案:C39()以后,沙俄乘机策动外蒙古的活佛和王公们脱离中国,外蒙古宣布“独立”,成立“大蒙古国”。
(1.0分)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辛亥革命正确答案:D40明朝把一省之权分为三司,其中()是本省的最高行政长官。
(1.0分)A、都指挥使司B、提刑按察使司C、承宣布政使司D、行省使司正确答案:C41明朝继承了元朝对()的统治和主权。
(1.0分)A、缅甸B、老挝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C42下列有关郑和下西洋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1.0分)A、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B、明朝大臣刘大夏曾下令焚毁相关档案C、对世界和中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D、郑和曾七次下西洋正确答案:C43诞生于元朝的青花瓷,其蓝色釉的原料产自()。
(1.0分)A、中国B、西亚C、东亚D、南亚正确答案:B44新中国建国之初选择北京作为首都与()有关。
(1.0分)A、日本B、美国C、苏联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C45中央集权阶段,首都的功能和特点包括()。
(1.0分)A、权利与机构集中B、维持稳定C、不轻易迁都正确答案:D46汉朝时中国疆域和今天中国疆域相比,()已经成为汉朝时的中国疆域。
(1.0分)A、西藏高原B、蒙古高原C、东北地区D、朝鲜半岛正确答案:D47明朝时期,()迁都北平改名为北京,与南京对应,形成“两京十三布政使司”。
(1.0分)A、朱元璋B、朱标C、朱允炆D、朱棣正确答案:D48疆域和领土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1.0分)A、历史概念B、文化概念C、政治概念D、地理概念正确答案:C49竺可桢先生将中国古代的气候变迁时期分为()。
(1.0分)A、甲骨文时期、物候时期、县志时期B、物候时期、县志时期、方志时期C、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D、考古时期、甲骨文时期、县志时期5016世纪末叶,()从美洲引入中国福建、广东,而后向全国传播。
(1.0分)A、胡椒B、红薯C、葡萄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B二、判断题(题数:50,共50.0 分)1中国历代中,一个政权如果不自称中国,不被别人承认为中国,就等于丧失了政治的合法性。
()(1.0分)正确答案:√2历史上的人文地理现象,一般情况下是无法通过考察、观测获得的,只能依靠文献记载来重构和重复。
()(1.0分)正确答案:√3疆域一般只指表层的陆地和水面,不像领土那样延伸到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
()(1.0分)正确答案:√4中国历史上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行政区设置,而是直到商朝才设立行政区。
()(1.0分)正确答案:×519世纪,俄国侵占中国领土共计200多万平方公里。
()(1.0分)正确答案:×6明长城修建得最好,平时保养最好的一段是居庸关一带。
()(1.0分)正确答案:√7本课程是关于“历史地理”的,所谓的“历史地理”是指:历史时期的地理。
()(1.0分)正确答案:√正确答案:√9地理环境确定了物质和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
()(1.0分)正确答案:×10汉武帝时,把全国包括长安附近的区域,一起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也就是“十三刺史部”。
()(1.0分)正确答案:×11唐朝时期,吐蕃和南诏已经成为其疆域的一部分。
()(1.0分)正确答案:×12中亚、波斯、罗马帝国对丝绸的强烈需求是维持丝绸之路的动力。
()(1.0分)正确答案:√13中国强调自给自足,因此对外无需求,缺乏了解外界的兴趣和动力。
()(1.0分)正确答案:√14中国古时的渤海湾无法像地中海一样孕育出灿烂的文明是因为当时中国航海技术不发达,阻碍了相互交流。
()(1.0分)正确答案:×15中国最早讲述中国和海外联系的书籍是《穆天子传》。
()(1.0分)正确答案:×16夏商周时期,统治者对自己的行政中心有严格的统治,但对边远地区统治松散,所以先秦时期不存在确定的疆域边界。
()(1.0分)正确答案:√17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初,地区行署是虚化的,是省政府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政府。
()(1.0分)正确答案:√18中国古时首都选择与维持的关键是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综合,以及这条件下形成的文化心态。
()(1.0分)正确答案:√19地理环境没有规定人类从生产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或时间。
()(1.0分)20明代中后期开始实施的“改土归流”制后,宗教领袖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最高管理者。
()(1.0分)正确答案:×21《瑷珲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丧失了对江东六十四屯的管辖权。
()(1.0分)正确答案:×221864年,沙俄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占领了中国巴尔喀什湖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