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复习题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复习题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复习题一、问答题、数据独立性的含义。

(指数据不依赖于程序)、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什么?(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网状数据库中记录与记录之间是通过什么联系?(指针)、层次数据库中记录与记录之间是通过什么联系?(指针)、关系数据库中表与表之间是通过什么联系?(公共属性或外码)、当数据的存储结构改变时,数据的逻辑结构可以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用改变这就是数据与程序的什么独立性?(物理独立性)、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改变时,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可以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用改变这就是数据与程序的什么独立性?(逻辑独立性)、在关系模型中,任何关系必须满足哪三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有哪三种?(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和多对多联系)、实体联系模型(模型)属于哪类模型?(概念模型)、结构数据模型有哪三类?(关系数据模型、层次数据模型和网络数据模型)、关系中的选择运算和投影运算的含义是什么?(选择出满足条件的行和选择出满足条件的列构成新的关系)、概念模型、数据模型和物理模型与和硬件的关系?( 独立于和硬件、依赖于、依赖于和硬件 )、事务的提交命令和回滚命令是什么?( 、 )、数据库中常见故障的种类有哪些?(事务内部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计算机病毒)、中的对象权限的含义及内容。

(对象权限的含义:针对数据库对象设置,由数据库对象拥有者授予或撤销。

对象权限的内容:包括、、、、等。

)、中的语句权限的含义及内容。

(语句权限的含义:针对数据库设置,由数据库管理员或数据库拥有者授予或撤销。

语句权限的内容:包括、、、、、等。

)、中的数据库完整性及实现方法。

(数据库完整性种类有种:域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数据库完整性实现方法有种:声明数据完整性和过程数据完整性。

)、中的实现数据库完整性的种方法。

(约束:通过限制表、行和列中的数据来保证数据完整性,在创建和修改表时定义。

默认和规则:数据库对象,创建后可以绑定到一列或几列上,可反复使用。

触发器:维护行级数据的完整性,是特殊的存储过程。

)、中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的安全机制有哪四种?(安全机制有种:操作系统的登录安全措施、登录安全措施、数据库的安全措施、数据库对象的安全措施。

)、分布式数据库的特点。

(数据独立性;集中与自治共享结合的控制方式;适当增加数据冗余度;全局的一致性、可串行性和可恢复性。

)、数据库中封锁的概念及环节。

(封锁:对所要操作的数据的控制能力。

个环节:申请加锁、获得锁、释放锁。

)、日志文件的作用和登记日志文件的两条原则。

(日志文件的作用:用于数据库恢复。

登记日志文件的两条原则:严格按照并发事务执行的时间次序,先写日志文件,后写数据库的更新操作。

)、事务故障的恢复方法。

(反向扫描日志文件,查找事务的更新操作;对事务的更新操作执行逆向操作;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读到该事务的开始标记。

)、数据库中系统故障的恢复方法。

(正向扫描日志文件,对事务标记为重做或撤销;对标记为重做的事务进行重做处理;对标记为撤销的事务进行撤销处理。

)、图设计中,合并分图时可能产生的冲突及解决办法。

(可能的冲突类型有种:属性冲突、命名冲突和结构冲突。

解决属性冲突和命名冲突:主要采用协商办法。

解决结构冲突:主要采用技术手段。

)、事务的四个性质是什么?(原子性、一致性、永久性、隔离性 )、有两个实体集,若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联系、:联系和:联系,根据模型转换成关系数据库的规则,这个结构转换成表的个数分别是多少? ( 、、 )、关系与笛卡尔积的联系?关系代数包括哪些运算?(关系是笛卡尔积的子集,关系代数包括传统的运算和专门的关系运算。

)、中锁的类型。

(有基本锁和特殊锁两类。

其中共享锁(锁)和排它锁(锁)属于基本锁,意向锁、修改锁和模式锁属于特殊锁。

)二、填空题、现实中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三种,分别是(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和(多对多)联系,这反映了(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班级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是(一对多)联系,班级和班长之间的联系是(一对一)联系,学生和课程之间的联系是(多对多)联系。

、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外模式有(任意多个),模式和内模式只有(个)。

、的含义是(数据库),的含义是(数据库系统),的含义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支持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的机制是(三级模式、二极映射)。

、用二维表结构表示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的数据模型是(关系模型)、用树形结构表示记录与记录之间的联系的数据模型是(层次模型)、用图形结构表示记录与记录之间的联系的数据模型是(网状模型或网络模型)。

、在关系理论中称为“元组”的概念,在关系数据库中称为(记录),在二维表中称为(行),在现实世界中称为(实体)。

、在关系理论中称为“属性”的概念,在关系数据库中称为(字段),在二维表中称为(列),在现实世界中称为(属性)。

、在概念模型中,一个实体相对于关系数据库中一个关系中的一个(元组),一个属性相对于关系数据库中一个关系中的一个(字段)。

、在关系数据库中,实现“表中任意两行不能相同”的约束是靠(主码),实现“表与表中的自然连接”的约束是靠(外码)。

、关系数据库中,实现表与表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参照完整性规则)实现的,实现“表中任意两行不能相同”的约束是靠(实体完整性规则)实现的。

、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属于数据库系统设计中的(系统分析)阶段,把图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过程,属于数据库设计的( 逻辑设计 )阶段,设计图,属于数据库设计的 (概念设计 )阶段,存取方法和存储结构的选择,属于数据库系统设计中的(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关系”这个术语来自于数学中的(集合)概念,因此,关系中任意两个元组不能(相等),关系中元组和属性的顺序具有( 无关性 )的性质。

、两个关系和的差运算结果是由(属于而不属于)的元组构成的新关系,并运算结果是由(属于或属于)的元组构成的新关系,交运算结果是由(属于也属于)的元组构成的新关系。

、规范的关系范式中,元组中的每个属性都是(最小的或不可分解的),数据函数依赖指的是,数据库中的(一切或所有)关系均满足的性质,将关系模式分解为,必须是(每个)子模式都要达到。

、在标准中,建立数据库结构(模式)的命令为()、建立数据库表结构的命令为()、从数据库中删除表的命令为()、索引的撤消命令为(),建立视图用()命令,实现数据存取的安全性控制命令是(和)。

、在标准中,短整型数据类型用()子句、十进制数据类型用()子句。

、在语言的查询语句中,实现投影操作的是()子句、实现选择操作的是()子句、实现连接操作的是()子句。

、大型数据库的设计通常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应该属于(系统设计 )的范畴。

、的语句实现( 用户授权 )、语句的子句实现( 删除限制 )功能、子句实现( 删除置空 )功能、子句实现( 插入限制 )功能。

、实现数据库中并发控制的方法是( 封锁 )机制、实现数据库中恢复控制的方法是( 数据备份 )技术、实现数据备份的关键技术是(数据转储和登录日志文件)。

、将关系模式分解为,一定可以满足既具有(无损连接性)又保持(函数依赖性)。

将关系模式分解为,一定可以满足(无损连接性),但不一定保持(函数依赖性)。

、在关系代数运算中,从关系中取出满足条件的元组的运算称为(选择),取出满足条件的列的运算称为(投影)。

、的(集合)处理方式与宿主语言的(单记录)处理方式之间的协调用(游标)机制实现。

、如果→和→成立,那么→也成立,这个推理规则称为(合并规则),如果→且有 ,那么→称为(非平凡的函数依赖)。

、判断一个并发调度是否正确,可以用(可串行化)概念来解决。

、设关系模式 (,,),是上成立的集, {→,→},则分解ρ {,},丢失的是(→)。

、分布式数据库中定义数据分片时,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完备性)条件、(重构条件)和(不相交)条件。

、并发操作通常会带来三类问题,它们是(丢失更新)、(不可重复读)和(读脏数据)。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具有两个特征:(数据分布性)和(逻辑整体性)。

系统是在传统的关系数据库技术中引入(面向对象)技术。

三、单选题、具有数据冗余度小、数据共享、以及较高数据独立性等特征的系统是()。

.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管理系统.高级程序、数据库系统中,逻辑数据与物理数据之间可相互转换,执行该功能的是( )。

.操作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文件系统、下面哪个不是数据库技术的主要特点()。

.数据的结构化.数据的冗余度小.较高的数据独立性.程序的标准化、下列叙述正确的为().关系中元组没有先后顺序,属性有先后顺序.关系中元组有先后顺序,属性没有先后顺序.关系中元组没有先后顺序,属性也没有先后顺序.关系中元组有先后顺序,属性也有先后顺序、中的视图提高了数据库系统的( ).完整性.并发控制.隔离性.安全性、下列叙述正确的为().关系中允许有重复的元组,也允许有重复的属性名.关系中允许有重复的元组,不允许有重复的属性名.关系中不允许有重复的元组,允许有重复的属性名.关系中不允许有重复的元组,也不允许有重复的属性名、下列叙述正确的为().主码是一个属性,它能惟一标识一列.主码是一个属性,它能惟一标识一行.主码是一个属性或多个属性的组合,它能惟一标识一列.主码是一个属性或多个属性的组合,它能惟一标识一行、如果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是:,则实现:联系的方法是 ( ).将两个实体转换成一个关系.将两个实体转换的关系中,分别加入另一个关系的主码。

.将“”端实体转换的关系的主码,放入“”端实体转换的关系中.将“”端实体转换的关系的主码,放入“”端实体转换的关系中、如果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是:,则实现:联系的方法是 ( ).将两个实体转换成二个关系.将两个实体转换的关系中,分别加入另一个关系的主码。

.将“”端实体转换的关系的主码,放入“”端实体转换的关系中.将联系单独转换成一个关系、如果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是:,则实现:联系的方法是 ( ).将两个实体转换成一个关系.将两个实体转换的关系中,分别加入另一个关系的主码。

.将一个“”端实体转换的关系的主码,放入另一个“”端实体转换的关系中、超类实体与子类实体间的关系是 ( ).超类实体继承子类实体的所有属性.子类实体继承超类实体的所有属性.超类实体继承子类实体的主码.子类实体继承超类实体的主码、语言是关系型数据系统的典型的数据库语言,它是().过程化的.非过程化的.格式化的.导航式的、的标准库函数,,,与等,不允许出现在()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只允许拷贝表的全部,不能有选择的拷贝.新表的列名必须与被拷贝表的列名相同一.新表的列数必须与被拷贝表的列数相同.新表的列名和列数可以与被拷贝表不相同,但是对应列的数据类型必须一致、现要查找缺少学习成绩()的学生学号()和课程号(),相应的语句是:.( )..<..、已知关系(,,,),(,,),统计每一年龄段选修课程的学生人数的操作如下:,(*),( ):.. ,..,、已知关系(,,),统计每一个学生选修的课程门数操作如下:,(*)( ):....、已知关系(,,),统计每一门课程选修的学生人数操作如下:,(*)( ):....、可以作为监视数据库中数据安全性的工具是().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在登录日志文件时,应该().将更新数据库与登录日志文件两个操作同时完成.将更新数据库与登录日志文件两个操作按随机的先后顺序完成.先写数据库的更新,后登录日志文件.先登录日志文件,后写数据库的更新、的主码子句和外码子句属于的().完整性措施.安全性措施.恢复措施.并发控制措施、后备副本的用途是().数据转储.一致性控制.安全性保证.并发控制、利用日志文件恢复事务时,对尚未结束的事务,应().进行处理.进行处理.执行操作.重新执行已登记的操作、在第一个事务以排他锁方式读写数据时,其他事务对数据可以是().实现排他锁的读.实现共享锁的读.不加封锁的读.读写等待、在第一个事务以共享锁方式读数据时,其他事务对数据可以是().实现排他锁的读.实现共享锁的读.不加封锁的读.读写等待、事务日志用于保存().程序运行过程.数据操作.程序的执行结果.对数据的更新操作、一个事务中所有对操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序列,这个性质称为事务的().隔离性.串行性.永久性.原子性、在数据库系统中死锁属于( ).系统故障.程序故障.事务故障.介质故障、数据库系统中,“分片”概念是指( ). 对磁盘分片.对数据分片. 对内存分片.对外存分片、为了使索引键的值在基本表中唯一,在建立索引的语句中应使用保留字( ). .. . UNION四、简答题(解释和举例说明(略))、数据冗余的含义并举例说明数据冗余可能产生的后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