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银行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银行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
------银行系统
1引言
1.1编写目的
应某银行要求,为提高该银行的存取款工作效率,降低工作的人力、物力开支,提高工作的准确性、正确性,并且便于储户信息存取,现为其开发计算机存取款系统。

本报告的读者对象为研究中心人员和主管技术人员以及项目设计人员
1.2背景
项目名称初步定为:银行计算机储蓄系统(CBAS,Computer Bank Account System)。

分为四个子功能模块:密码模块、更新模块、存款没款、取款模块。

本项目设计过程中参考了某研究中心以前开发的机遇Windows系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1.3定义
CBAS:银行计算机储蓄系统
Data processing:数据处理
Transaction processing:事务处理
Data processing cycle:数据处理流程
Data acquisition:数据采集
Data processing system security:数据处理系统安全性
1.4参考资料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海潘编著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要求
说明对所建议开发的软件的基本要求,如:
A.功能:
CBAS系统的主要功能为:数据更新、存款、取款和数据导入/出;
数据更新功能分为三部分:数据添加、数据删除和数据修改。

数据添加功能提供便捷的录入界面,通过应用程
序将原始数据追加到数据库中。

数据删除将满足用户要求的相应记录从数据库
中删除。

数据修改功能允许用户对他所指定记录的相关
信息进行修改。

存取款功能:允许用户进行相应的存取款业务,处理数据,计算数据。

数据导入/出:允许用户将全部记录导入至数据库或其他存储设备。

B.性能:方便快捷有效地完成存取款业务。

C.系统的输入:存款单,客户信息。

D.系统的输出:存取款回执单,各类型的报表。

E.系统流程图:
F.在安全与保密方面的要求:系统对不通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功能模块
G.完成期限:暂定为三个月,具体见详细设计。

2.2目标
开发目标应考虑到如下因素:
A.人力与设备费用的减少;
B.处理速度的提高;
C.人员利用率的改进。

2.3条件、假定和限制
a.建议系统的运行寿命的最小值:三年
b.进行系统方案选择比较的时间:一个月
c.硬件、软件、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方面的条件和限制:
硬件环境:一台或多台PC机或更高档微机,安装所需硬盘10MB,运行时所占内存3MB以上
软件环境:中文Win2000/Windows NT/Vista/Win7
d.可利用的信息和资源:参考已有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e.系统投入使用的最晚时间:2010年7月1号
2.4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客户调查、专家咨询、市场相关产品以及同类产品调查
2.5评价尺度
主要尺度:各项功能的优先次序、开发时间的长短及使用中的难易程度。

3对现有的系统的分析
当前大多数银行所使用的银行储蓄系统办理业务时手续繁多,人工业务操
作过多,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以至客户等待办理手续过长感到不耐烦,且出错率高。

3.1当前系统的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以用银行卡取款为例:储户用卡取款时不能直接取款,要先填取款表,交给业务员输入资料,再由储户输入密码以确认身份,还要在取款表单上签名以再次确认,最后业务员才把现金交给储户。

3.2工作负荷
存取款手续的繁多和不合理,工作效率非常低,需要大量业务员,更有甚者有客服排成长龙的现象,这对银行都是大的负担,并给银行公司的发展带来一些压力。

3.3人员
需要大量的业务员和额外的工作人员。

3.4局限性
当前系统办理业务的流程导致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工作效率及其低。

因此急需开发一个高效的银行计算机储蓄系统。

4建议的新系统
4.1对新系统的说明
根据系统目标以及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建议新系统分两步实现:
第一阶段(1年内)先在一个银行建立一个内部的网络,以实现银行储蓄系统系统的计算机化。

能够处理以下工作:本行内的银行卡在各分行可提款;及时办理业务;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阶段(2-4年)在全国多家银行间建立一个互联的网络系统,实现银行储蓄系统的信息集成,完成后的系统可以实现在各行间互存取款,且操作方便简单迅速。

4.2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
4.2.1数据对象E-R图
4.2.2数据流程图
4.2.2.1存款流程图4.2.2.2取款流程图
4.2.3数据字典
4.3改进
用银行卡可以直接在柜台或提款机取款;在柜台取款时第一次输入密码核对正确后即可办理取款;免去了再次签名确认身份的手续;如果增加自动存款机后,储户可直接在存款机存款,免去了填表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

4.4新系统的影响
4.4.1对现行系统的影响
第一阶段最主要的影响是大大提高了以后的工作效率,以适应银行储蓄系统管理的计算机化。

第二阶段将要实现全国范围里多家银行的互联,实现多家银行信息的集成,向储户提供一个方便、简单、及时、随时随地可以随心所欲存取款的互联的现代计算机化的网络系统。

4.4.2对银行业务员的影响
可以大大减少工作人员,节约人力资源的开销;另一方面由于手续程序减少也可以减轻业务员的工作负担,有效地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和精确度。

4.4.3对客户的影响
减少了储户办理业务的等待时间;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存取款并且操作简单易懂;用户可以选择在柜台办理业务或自动存取款一体机办理业务。

4.5局限性
由于时间和经济方面的限制,在开发的一两年内只能实现某一银行公司的储蓄系统计算机化,有望在第二阶段实现更广阔的互联网。

4.6技术条件方面的可行性
开发系统的计算机硬件已经非常普及,完全没有问题;现在的计算机各方面的技术都非常成熟,相对来说开发此系统的技术也要求比较简单,因此在技术方面是可行的;同时银行还必须有一定的系统管理和维护的专业人员,在这方面可以通过培训原来的技术人员成为新的需要的技术人员,也可以雇用所需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若按计划,在规定的期限内,本系统的开发是可以完成的。

5 可供选择的其他系统方案
可以采用一步到位的方法。

但由于一步到位对现行系统的影响比较大,实施的条件不成熟,因而不建议。

6社会方面的可行性
6.1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全部软件购买正版
及其设置通过正当途径购得
6.2用户可行性
开发的系统操作要非常简单,以便适合大人小孩老人各类人们都可以很
方便操作使用。

还有,要有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在指导,以便当储户有什么疑难问题时能及时得到正确的答复。

7结论
银行储蓄计算机系统技术在目前是一个技术上成熟的系统,并且在银行公司内部准备采取有力措施保证资金和人员配置等。

因此,分阶段开发“银行计算机储蓄系统”的构想是可行的。

为了使银行公司适应现代化市场竞争的需求,促进银行管理信息化,不断满足储户的要求,争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建议立即着手系统的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