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博物馆优秀青少年教育项目——学校-广东博物馆

博物馆优秀青少年教育项目——学校-广东博物馆

附件2:
(二)学校-博物馆教育项目
为促进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构建具有均等性、覆盖广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资源项目库,深化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功能提升的作用,广东省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宣传教育专委会组建课题组,与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合作,将馆藏特色和广州市各级学校的实际相结合,以期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艺术素养,建立馆校合作的长效机制。

1、明确“分众、高质、有价值”的教育理念
现今博物馆教育的总体趋势是在传统博物馆教育上的分化和拓展,既在观念、手段、内容等方面去想多元化、个性化。

因此,我们在传统博物馆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分众教育”的理念,从历史、自然、艺术为切入点,实施细分化、全面化、高质量的教育,从而开展更具针对性的馆校教育新模式。

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体现时代特征和广东特点的课程体系;以创新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该项目根据年龄层将学生划分为四个层次,包括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中职),每个层次活动内容都尽可能地依托我馆藏品、贴近学校课本,让同学们能理解和感兴趣。

针对不同的年龄层设计不同的活动、教材和教具,真正实现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方面的功能。

2、馆校合作教育项目简介
1)编制课程
博物馆作为教师放在首位的校外教学资源,对教师通过互动和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创新教学模式有重要作用。

通过馆校合作,共同探讨教学方案,完成教学方案的编写,开发出针对青少年有质量的教育活动。

这些课程模板应做到可以被复制,并起到范本的作用,进而推广到学校去。

这不仅是我们策划活动的标准,也是馆校合作的策划思路与理念。

成功案例:
当前,博物馆较多的课程对象集中在低幼龄孩子,为了将博物馆教育的辐射面扩大,2015年广东省博物馆针对高中学生推出了“牵星过洋大课堂”课程,
这也是以历史为主题设计的馆校合作课程围绕“海上丝绸之路”的主题,结合“牵星过洋——万历时期的海贸传奇”展览的内容,带领学生重返明朝万历时期的大航海时代。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君武班的学生参加了大课堂的课程,一共三场,每场以不同的主题展开课程,包括“重返大航海时代”、“海上奇葩说”、“重返十三行”,通过角色扮演、知识竞赛、动手创作、藏品阅读等多样的形式,把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该课程推广性、趣味性和可变性强,我们也可针对小学生开展小课堂项目。

小学低年级孩子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容易被活动的、鲜艳的、新颖的、有趣的事物所吸引,通过老师的讲授、资料影视欣赏、课堂讨论以及动手实践等活动,帮助同学了解水下考古发掘过程、意义,以及文物进入博物馆的方式等等,并使同学掌握一定的考古基本功,从中感受水下考古工作的科学、细致和乐趣。

主要课程:认识水下考古学、水下的陶与瓷、考古基本功等。

2)博物馆游学之旅
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和重视,博物馆作为地域历史文化窗口,博物馆旅游无疑在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博物馆游学旨在通过“馆校合作”的方式,开展馆校外拓展教育活动,既可以鼓励学生走进博物馆,又可以鼓励学生在博物馆外寻找文化的乐趣。

①历史类
历史类以广州文化考察线路为主,引导同学以一条文化主线为中心,通过不同的专题路线,收录沿途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与遗址、遗迹、历史建筑等信息。

用双脚丈量广州的厚度和深度,感受其独特的文化气息。

可开发项目包括:广州特色建筑之旅、羊城往昔、重走海丝路等。

②自然类
自然类游学计划是依托我馆丰富的藏品,结合中小学生自然科学课程设计,开展体验式学习,通过观察文物、实地访问、查阅资料,进行小组讨论等形式,感受广东自然资源的深厚与多元。

可开发项目包括:百草堂的神秘之旅、岭南小地质学家、麒麟考察团等。

③艺术类:
在保护传承非遗方面,广东省做了大量探索,现有潮州木雕、佛山石湾陶塑
技艺、粤绣(潮绣)、肇庆端砚制作技艺四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还包括佛山剪纸、狮头扎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此,艺术类可开发项目:行走于“非遗”艺术之间,游学内容可以将这几块串联,也可深化一方面进行体验式游学。

3、馆校合作教育项目征集与评比
各中小学校,尤其是职业学院需要大量辅助性教学作为补充,而博物馆拥有众多第一手实物藏品的优势,可以将相关的博物馆资料按照学科或专业教学要求进行相关的编辑,为学校优化相关专业教学的教案、教学大纲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可靠的蓝本,也为博物馆实现普及化教育目标而努力。

1.参赛对象
所有关心、热爱博物馆事业的教师。

参赛者可以个人、团队或单位名义报送,评奖以投稿作品为依据。

2.奖项设置
按历史、自然、艺术三个科类,分别评选。

根据参评项目的总数按比例评出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

3.参赛条件
①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如抄袭或用已发表过或已在同类比赛中投稿的作品参赛,一经发现,组委会将取消参赛者的评奖资格。

②不符合参赛作品内容、技术要求或超期提交的取消参赛资格。

③每位作者提交作品数量不限。

4.参赛作品内容要求
根据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针对特定年龄学生设计项目。

①广东历史、自然、艺术为切入点。

②结合广东省博物馆深厚资源及本校课程开发。

③游学项目力求高质、有趣,围绕广州文化主线设计路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