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核动力厂、研究堆、核燃料循环设施安全许可程序规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编制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以下简称核安全法)于2017年9月1日由第七十三号主席令发布,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核安全法确认了1986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关于核设施安全许可制度等一系列核安全监管制度,但对于具体行政许可的设立和申请行政许可的条件等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
同时,核安全法还规定了核设施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定期安全评价和核设施停闭管理等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建立了国家对核设施的实施安全许可制度,规定由国家核安全局负责制定和颁发核设施安全许可证件。
根据该条例,国家核安全局针对核电厂、研究堆制定了相应实施细则来规范许可证件的申请和颁发。
(一)1993年12月31日,国家核安全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之一—《核电厂安全许可证件的申请和颁发(HAF001/01-1993)》,明确了申请核电厂安全许可证件的条件和申请程序。
(二)2006年3月1日,国家核安全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之三—《研究堆安全许可证件的申请和颁发规定(HAF001/03-2006)》,明确了申请研究堆安全许可证件的条件和申请程序。
我国《核电厂安全许可证件的申请和颁发(HAF001/01-1993)》和《研究堆安全许可证件的申请和颁发规定(HAF001/03-2006)》已施行多年,在指导核电厂和研究堆安全许可和证件管理方面、以及核安全监督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实践中,上述两个管理规定也暴露出一些不足。
尤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正式实施之后,对《核电厂安全许可证件的申请和颁发(HAF001/01-1993)》和《研究堆安全许可证件的申请和颁发规定(HAF001/03-2006)》进行完善和修订就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我国尚未制定民用核燃料循环设施安全许可证件的管理规定,需要针对核燃料循环设施的特点制定相关规定。
2017年10月27日,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办公会决定,在原《核电厂安全许可证件的申请和颁发(HAF001/01-1993)》以及《研究堆安全许可证件的申请和颁发规定(HAF001/03-2006)》的基础上,制定针对包含核动力厂、研究堆、核燃料循环设施在内的核设施安全许可证件的管理文件。
二、编制原则在进行了相关调研和分析基础上,经讨论,确定了以下编制原则。
(一)以核安全法及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规定的行政许可事项为本规定行政许可的依据;(二)行政许可程序原则上满足行政许可法的要求,特殊程序满足核安全法的要求。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核电厂安全许可证件的申请和颁发(HAF001/01-1993)》、《研究堆安全许可证件的申请和颁发规定(HAF001/03-2006)》,对许可的申请材料进行适当的整合调整;(三)充分考虑本管理办法与我国已颁布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的衔接,尤其需要满足行政许可法的一般要求,以及反映出核安全法的特殊要求;(四)考虑《核电厂安全许可证件的申请和颁发(HAF001/01-1993)》《研究堆安全许可证件的申请和颁发规定(HAF001/03-2006)》的使用经验及我国核设施的具体现状和监管实践;(五)考虑国务院关于减少行政许可审批环节的要求;遵照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各自负责、互不为前置的要求;考虑到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事权范围内的审批事项,不要求申请单位重复提交材料;(六)编制过程中适当体现核设施安全分类监管的原则。
三、主要章节结构和解释(一)主要章节本规定正文部分共有6章39条和6个附表,内容分别如下。
第一章为总则。
主要规定了制定本规定的目的和依据、适用的核设施范围和安全许可的类型等。
第二章为核设施安全许可事项的申请和受理。
规定了申请核设施安全许可的资质条件,申请程序,所需材料等具体要求。
规定了核设施终止运行后的法律义务。
规定了核设施营运单位申请许可的材料关于真实性、准确性和格式的要求。
第三章为审查与决定。
本章规定了审批核设施安全许可证件的时限要求,许可证件的记载内容范围等相关事项。
规定了承担技术审评任务的技术支持单位的责任和专家委员会咨询的职能。
规定了许可证申请审查过程中征求意见的要求和信息公开的要求。
第四章为变更和延续。
本章规定了申请核设施安全许可条件变更和许可证有效期延续所需程序、材料等具体要求,以及核设施迁移、长期停堆(运)等的审批要求。
第五章为罚则。
本章规定了核设施营运单位违反相关法律条款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处罚依据。
第六章为附则,对办法中的术语进行定义。
附表1、《核设施场址选择审查意见书申请书》格式附表2、《核设施建造许可证申请书》格式附表3、《核设施运行许可证申请书》格式附表4、《核设施运行许可证有效期延续申请书》格式附表5、《核设施转让申请书》格式附表6、《核设施退役申请书》格式(二)具体条款的说明第一条规定了规章制定的依据和目的。
本规定制定的目的是规范民用核设施的安全许可的实施。
因作为核设施一部分的放射性废物处理、贮存和处置设施不包括在本规定,所以本规定名称定为《核动力厂、研究堆、核燃料循环设施安全许可程序规定》。
第二条规定了适用的核设施类别和许可事项等。
适用的核设施类型有:核动力厂、研究堆、核燃料循环设施;许可事项包括:上述核设施的选址、建造、运行、退役,以及核设施转让、变更营运单位等活动。
第三条规定了核动力厂、研究堆、核燃料循环设施的具体所指。
对上述核设施进行了细化描述,其中对研究堆按照潜在风险大小作了分类的描述;规定了为上述核设施配套建设的放射性废物处理、贮存设施的安全许可包含在主体设施的安全许可中。
第四条作为申请和变更行政许可的一般规定。
规定了核设施营运单位申请核设施安全许可,以及办理安全许可的变更、延续,应当依照本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报国家核安全局审查批准。
第五条规定了申请核设施安全许可的营运单位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
本条第一款规定“申请核设施安全许可的营运单位,应具有合法登记的企业法人或事业单位法人资格”,这是对核安全法关于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的细化。
我国的核设施营运单位除了营运核动力厂等核设施的企业法人,还有营运研究堆等核设施的科研院所等事业法人。
核设施营运单位作为核设施安全许可证持有者,对所营运的核设施的安全承担全面责任。
因此营运单位必须具备履行其义务、承担其责任所必需的能力和条件,从而保证核安全责任的有效落实。
本条关于申请核设施安全许可的营运单位的资格,法律依据为核安全法第十五条。
对于具体条款,应该另行制订相应文件作出具体的规定。
第六条规定了场址选择审查意见书的申请要求。
《核电厂安全许可证件的申请和颁发(HAF001/01-1993)》第四条规定“核电厂的厂址选择: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核电厂可行性报告之前,必须取得国家核安全局《核电厂厂址选择审查意见书》。
”《研究堆安全许可证件的申请和颁发规定(HAF001/03-2006)》中第四条也规定了“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研究堆可行性报告之前,必须取得国家核安全局《研究堆厂址选择审查意见书》。
”这与中央简化行政审批,不得设置前置条件的精神相抵触。
核安全法对核设施选址的阶段也未做前置限制。
因此,在本条款中删除《核电厂安全许可证件的申请和颁发(HAF001/01-1993)》《研究堆安全许可证件的申请和颁发规定(HAF001/03-2006)》中前置性行政许可的相关内容,只要求核设施营运单位在选址阶段需要取得国家核安全局关于核设施的场址选择审查意见书。
第七条规定了核设施建造许可证的申请要求。
本条规定了核设施营运单位申请核设施建造许可证应该提交的材料和许可证有效期。
与场址选择审查意见书的申请材料相比,在建造许可证申请阶段增加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副本,以及法人代表身份证件复印件(加盖营运单位公章)一项。
主要考虑是场址选择审查意见书更多的是对场址本身的安全评价,评价意见与场址有关,申请单位可以不必然是未来的建设或者营运单位。
但在建造许可证申请阶段,许可申请单位必然为营运单位,应该满足营运单位的相关资格要求,作为行政许可申请人的确认,有必要提供法人证明材料。
核设施建造许可证的有效期为十年,法律依据为核安全法第二十六条。
第八条规定了可以简化行政许可环节的情形。
根据简化行政审批和“放管服”的要求,规定了可以在申请建造许可时一起向国家核安全局提交核设施场址安全分析报告的情形。
这些情形中,有些核设施比较简单,或是不必要单独审查场址安全性,在建造许可证审查期间一并审查场址安全性,完全可以满足法规要求和工程建设的需要。
根据实际安全需求和监管实践,对于新选场址拟建核设施为I 类研究堆的,因其风险水平较其他研究堆低,其选址和建造许可可以合并申请。
对于在已有场址新建研究堆的,如果新建研究堆的类别不高于已有研究堆的,其选址许可和建造许可也可以合并申请。
在现有核燃料生产基地内建设的核燃料循环前端设施(铀纯化转化、铀浓缩和元件制造设施),由于其基于现有场址且场址安全性已得到充分评价,营运单位可将选址与建造许可申请合并办理。
对于由工厂制造和总装的浮动式或移动式核动力装置,由于其在制造以及装料和调试期间,其对场址外部条件的依存度不大,同时,相关场址在其相关环节已履行过手续,故规定如果其场址已经过安全评价并得到批准的,后续设施的建造可合并申请选址与建造许可。
允许核设施营运单位合并申请场址选择审查意见书与建造许可证,不是取消了某一许可,而是在程序上允许两个许可一起申请,从而简化营运单位的负担和提高行政水平。
合并申请许可的条件应该满足于两个阶段中较高的条件,从而保证不降低安全要求。
第九条规定了核设施运行许可证的申请要求。
第一款规定了核设施申请运行许可证的时机和运行许可证所调整的活动。
第二款规定按核安全法要求,申请运行许可证需提交的材料。
第十条规定了核设施营运申请运行许可证需要补充提交的材料。
核安全法规定了核设施营运单位申请核设施运行许可证所需提交的材料如下。
(一)核设施运行许可证申请书;(二)最终安全分析报告;(三)质量保证文件;(四)应急预案;(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根据之前核安全监督审评的实践和《核电厂安全许可证件的申请和颁发(HAF001/01-1993)》《研究堆安全许可证件的申请和颁发规定(HAF001/03-2006)》针对原首次装料批准书的要求,为了满足运行许可证的技术审评和监督需要,还需要营运单位根据工程建设调试进展补充提交下列资料。
(一)调试大纲;(二)维修大纲(I类研究堆及核燃料循环设施不适用);(三)在役检查大纲(I类研究堆及核燃料循环设施不适用);(四)装换料大纲(I类研究堆及核燃料循环设施不适用);(五)役前检查结果报告(I类研究堆及核燃料循环设施不适用);(六)实验和应用大纲(研究堆之外的核设施不适用);(七)核设施装料前调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