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速降低原因及影响解析近些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各行各业都如火如荼地发展着,GDP增速保持连年较高增长速度。
但据2013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
7.8%是进入1999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的最低值,也是最近20年来“倒数第二”的经济增长速度。
各方面的经济数据和宏观调控政策的结果都显示当前我国经济总体上增长势头出现了放缓和下行现象。
2010 年我国GDP 的增长速度为11.7% ,2011 年为10.4%,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GDP增长速度仅为7.8%。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呢?俗话说:“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是对经济增长原理最生动形象的表述,也是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根本因素。
国民消费水平的低水平是经济增速降低的第一因素。
物价的持续上涨弱化了消费能力。
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CPI同比上涨5.4%,2012年CPI比上年增长2.6%。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实际收入增速的放缓也抑制了消费需求。
数据显示,2012年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由2011年的24.7%降至8.9%。
其次,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中国通胀压力加大等消极因素影响,目前中国城乡居民对未来支出预期普遍存有顾虑,消费信心不足,这些都将制约整体消费规模和消费水平的提升。
第二,投资增长速度的下降也使得当期经济增长趋于放缓,主要原因也有投资下行带动工业产出的增长速度相对也在放缓。
首先,当前中国工业化率已经很高,工业化进一步推进的空间明显收窄,继续通过提高工业化程度来推动投资的模式难以为继。
其次,当前中国投资效率出现恶化趋势,投资效率明显降低,投资的低回报导致了低投资收益,必然会阻碍投资的增加。
第三,出口增速由于发达国家深陷债务危机、人民币持续升值而大幅下滑。
发达国家深陷债务危机,对中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增速将趋于降低。
欧盟和美国长期是中国最主要的两大贸易伙伴,而在当前以及未来较长时期内,严峻的债务问题将使得欧美发达国家对中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不再保持以往的快速增长,中国难以再依赖发达国家的高消费来实现本国出口的高增长。
人民币持续升值使得我国的商品和劳务在出口中丧失竞争力。
他国面对人民币的升值会减少对我国商品的需求,从而使我国出口增速下滑。
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也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行各业都起到了重大影响。
首先,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使得就业问题更加突出。
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当经济增长的速度下滑一个百分点时,造成的非农业就业岗位将分别下降百分0.75左右。
如果未来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幅度较大,将势必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城市化的进程。
其次,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对财政收入和税收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财政收入来看,当经济增长的速度下滑一个百分点时,造成的实际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将分别下降 1.7个百分点。
可以预见,如果经济增长的速度下滑幅度较大,将严重影响政府的偿债能力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最后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人民币持续升值使得我国的商品和劳务在出口中丧失竞争力。
经济增长速度和企业效益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关系。
当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时,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减弱,亏损的企业数量也会越来越多,从而进一步影响社会的整体就业,拉低居民收入水平,从而对宏观经济产生全面性的影响。
通过以上对造成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原因的考察,以及对现阶段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认为只有国家充分利用宏观调控,从根本抓起,增加国民收入,提高整体消费水平,稳定物价,拉动内需,才能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
而保持国内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发展,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