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北师大版第六册《海底世界》教学设计龙江城区中心小学薛艳红文本解读:一、教材分析《海底世界》一课是小学语文北师大版第六册第十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的资源,抒发了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之情。
课文一共有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作者以设问句总领全文,一方面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告诉大家海底世界是这样的。
第二部分(2~5自然段)介绍海底的动植物,从海底的光线、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行动和迁徙、海底地貌和植物、海底矿藏等几个方面,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地介绍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海底世界,脉络分明、层次清楚,对海底动物的介绍,是本文的重点部分。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概括出“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二、学生分析海底世界是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因此学生对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学生对海底世界的有关知识知道得不是很多,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激发他们的感情;与此同时,通过互联网让学生搜索课本中的一些海底生物知识并让他们进行交流、表演,既培养了语言能力,又发展了思维能力。
三、教学理念海底世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要让学生确实领悟到海底世界的神奇美丽,除引导学生认真读懂课文以外,还应该尽量为学生创造直观条件,使学生真正领悟到海底世界的美。
在教学《海底世界》这篇传统课文时我做了如下的新尝试:课前,指导学生上网阅读、下载有关海底世界的资料,着重查找出课文中所描写四种海底动物的有关资料为即将的“角色扮演”做准备,让学生开阔眼界,产生了积极探究的心理。
在本课教学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整堂课中我没有对重点语段进行分条解析,而是让学生以“海底世界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你们喜欢这种描写声音的句子吗?”等等设计一种能使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汇报方式,使学生从中对课文有了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学生在汇报中各展所长,或表演,或诵读,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发展了他们的特长,以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自我表现的舞台。
而且充分利用了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听觉、视觉等形象语言的相互转换,把地理、音乐、美术等结合起来,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整体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设计理念:《海底世界》是大家所熟知的一篇科普文章。
这篇课文用活泼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海底世界鲜为人知的景象。
从海底的宁静、光亮和海底的声音、海底的动物的爬行方式、海底的物产等方面对海底世界进行了介绍,最后对海底世界进行总结: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也是全文的中心句。
这篇课文层次清楚,语言优美流畅,便于学生积累。
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从生活中入手,从问题入手;在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在阅读中感悟,在品读中升华的阅读教学思路。
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来调控组织教学,把学生真正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世界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3、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课件、多媒体教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窃窃私语”“景色奇异”。
3、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能分别找出两段的中心句,并能学会围绕中心句写作的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学习了解海底世界。
并能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激情导入: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来考考你们,害怕吗?(出示课件:你能把这些成语补充完整吗?)师:看来还真难不倒你们!老师期待着你们更精彩的表现!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想不想去看看大海?这节课,就让老师带着你们潜入海底,做一次海底旅行。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想潜入海底,做一个训练有素的潜水员,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还有一项准备工作是我们都得必须完成的,这就是自由、大声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标出自然段。
(学生读书,师巡回指导)(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
)2、检查字音: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准备工作完成了吗?(出示词语,指名领读、开火车读、打乱顺序抢读)3、检查句子:老师刚才在读这句话的时候觉得有点儿拗口,你们愿意来帮帮老师吗?(出示句子:“就拿大家族海藻来说,从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单细胞硅藻、甲藻,到长达几百米的巨藻,就有八千多种。
”指读)真不错,咱们一块儿读读。
(师生齐读句子)(设计意图:在充分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语言,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叙述的顺序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师: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这么快就能把这些词语句子读好了。
能给你们这么聪明的孩子当老师,可真让我高兴!现在老师要找三位小朋友来开火车读课文,每位小朋友读两段,其他同学注意听,等他们三位读完我来找同学评价他们读的效果。
指名三位小朋友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先来评价他们读文的效果?(设计意图:学生在表达中思辨,在倾听中评判,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三、再读课文:1、语言过渡:看来,你们这项准备工作完成得很好,如果想再给老师一个惊喜,让老师感受到我们这个班的同学确实了不起的话,请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吗?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开始吧。
2、自由读课文。
3、请学生回答。
(用投影出示“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句话。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归纳整理能力,弄清句与句的紧密关系以及学会分析句子逻辑。
)四、学习生字:1、现在老师想看看大家字写得漂亮不漂亮。
出示生字“底、窃、私、旅”。
师:先仔细地、认真地把这几个字看好了,记住了,马上听老师的口令来写字。
2、生边看边书空默记生字。
师:请拿出你们的听写本,把刚才你看到的几个生字默写下来。
3、生默写生字,师巡视。
4、展示优秀作业。
师:请拿出你们的生字本,把这几个字先描红后再每字临写两遍。
生写字。
师:课后请把课文读熟,再搜集有关海洋的资料,明天我们来交流。
五、布置作业:搜集有关海洋的图片或实物,写一段说明文字。
(设计意图:将教材适当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向更深的层面发展。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世界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难点:难点是体会作者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有趣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海底世界》。
生齐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词语学习和课文初读分析,海底世界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生说)2、你们想不想到这样的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呢?那好,我们起航吧!(播放视频)(设计意图: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把握时机,把学生带进海底美丽的景色情境中。
通过观赏海底世界的奇特景观,让学生置身于海底形形色色的动植物,高耸的山崖,低陷的峡谷之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
)师朗诵:在深蓝的大海里各种各样的鱼在快乐地游来游去,他们互相玩耍着、嬉戏着,成群结队地穿过造型奇特的珊瑚,穿过茂密的森林,多麽美丽迷人的海底世界啊!3、师:是不是还想看呢?(是)老师跟你们一样意犹未尽,不过,没关系,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品味书中的文字,相信那里的海底世界同样让你留连忘返。
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97页,自由朗读课文,迅速的找一找,文章是围绕那句话写的?(齐读)(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4、好,下面请同学们再一次快速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哪些自然段是描写海底景色奇异,哪些自然段描写物产丰富?(2、3)(4、5、6)(设计意图:使学生大体感知课文,局部认识课文。
)二、课文精读。
(一)学习“海底景色奇异”这部分。
同学们真不错!一下子就能找出相关的自然段相信接下来的学习也一定会很棒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景色奇异的海底世界吧!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2、3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海底景色奇异,并用波纹线把它画出来,找到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相互交流补充,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1、来,把你的读书收获,与全班同学共同分享。
谁先发言?生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板书:波涛澎湃宁静)师:请全班齐读这句子(生读),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波涛澎湃”是一种怎样的景象?(生说)师:(就答案做总结补充)师:海面波涛澎湃、浪打浪的时候,海底却依然宁静,多神奇的海底世界啊!你能把它读好吗?哎,谁想读?(生1、2读)(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让学生悟中读,读中悟)2、师:你还能从哪些地方也感受到了海底景色奇异?生: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游动。
师:哦,原来海底“暗中有光”非常奇异。
板书(暗中有光)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那奇异的景象呢?(想)出示图片师:我刚刚听到有同学在惊叹,多奇异的海底世界啊!那你们能不能把这奇异的景色给读出来啊?让老师也感受一下。
(能)谁来试试看?真有信心,那我们来男女生比赛读,看谁读得最好。
(指导读出奇异的感觉)3、师:海底很宁静,那海底世界是不是就没有一点声音呢?(不是)那海底的动物们在干什么啊?板书:窃窃私语师:你是怎么听到的?(用水中听音器)如果不用水中听音器能听到吗?(不能)为什么?生:因为动物们在窃窃私语,声音很小。
师:现在请同学们窃窃私语一下师:刚才老师俯下身子,努力地想听清楚你们在说什么,可是并没有听听清楚,你们刚刚那样就是窃窃私语,海底的小动物们啊,就像你们刚刚那样子,经常窃窃私语,那他们都发出了哪些声音呢?好,自由的读读这段话。
(设计意图:从“窃窃私语”这个词入手,让学生表演,再加上一段老师合情合理的语言渲染“这就是窃窃私语,偷偷地小声说话。
海里的动物呀,和你们一样也经常在一起说悄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