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高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高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3435094总学时:48学时总学分:3学分课程类别:选修(专业方向与特色模块课)适用专业:会计学专业预修要求: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性质、目的、任务:高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专业主干课。

该课程在阐述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础上重点介绍会计信息使用、分析及形成方法。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基本掌握会计这一经济管理工具,在能够准确阅读会计信息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分析、运用会计信息的能力,并且能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针对教材的上篇和下篇内容可做两个教学课件,以提高课堂教学容量和教学效率。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配合理论教学可分三个单元进行。

第一单元实训学生的会计信息阅读能力;第二单元实训学生的会计信息生成能力;第三单元实训学生的会计信息分析能力。

作业方面:主要依据教材各章后的习题,布置8---10次作业。

也可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适当增补习题。

考试环节:本门课程以闭卷考试形式作为教与学的检验。

大纲的使用说明:本大纲主要适用经济、管理类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

大纲正文第一章外币业务授课时数 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了解外币业务的概念及其内容;2.掌握外币业务发生时的账务处理,包括外币兑换业务、外币购销业务、外币借款业务、接受外币资本投资等的账务处理;3.掌握外币业务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及其账务处理;4.掌握我国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方法;5.了解外币业务核算的账户设置、外币业务核算的基本程序;[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外币业务概述一、外币业务二、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第二节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一、外币账户的设置及其核算的基本程序二、外币业务的日常账务处理(一)外币兑换业务的账务处理(二)外币购销业务的账务处理(三)外币借款业务的账务处理(四)接受外币资本投资的账务处理三、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及其账务处理第三节外币会计报表折算一、资产负债表二、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本章难点和重点]:1.外币账户的设置, 2.外币业务的折算汇率,外币会计报表折算[本章习题]见学习指导书第二章所得税会计授课时数 6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掌握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概念、内容及其区别;2.掌握应付税款法的核算方法;3.掌握纳税影响会计法的核算方法;4.掌握递延法和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和递延税款的计算;5.理解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区别;6.了解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的概念。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所得税会计概述一、时间性差异二、永久性差异第二节所得税会计处理一、应付税款法二、纳税影响会计法(一)税率不变情况下的会计处理(二)税率变动情况下的会计处理1、递延法2、债务法[本章难点和重点]:纳税影响会计法的核算方法。

[本章习题]:见学习指导书第三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授课时数 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基本内容;2.掌握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和方法;3.理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及其涵盖期间;4.了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非调整事项的概念。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的期间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内容第二节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及方法一、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二、调整事项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第三节非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及方法[本章难点和重点]: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和方法[本章习题]:见学习指导书第四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授课时数 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掌握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掌握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2、掌握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3.掌握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4.理解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政策变更不易分清时的会计处理;5.理解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披露内容;6.了解会计政策的概念;7.了解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8.了解会计差错更正的分类。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会计政策及其变更一、会计政策概述二、会计政策变更的概念及其变更条件三、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四、会计政策变更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第二节会计估计变更一、会计估计变更的概念二、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三、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政策变更不易分清时的会计处理四、会计估计变更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第三节会计差错更正一、会计差错的概念二、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三、会计差错更正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本章难点和重点]: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本章习题]:见学习指导书第五章或有事项授课时数 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掌握或有事项、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的概念及其特点;2.掌握或有事项确认方法、或有负债的计量方法;3.理解预计负债、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的披露要求和披露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或有事项概述一、或有事项的概念及其特点二、或有负债的概念及其特点三、或有资产的概念及其特点第二节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一、或有事项的确认二、或有事项的计量(一)最佳估计数的确定(二)预期可获得的补偿的处理第三节或有事项的披露一、预计负债的披露二、或有负债的披露三、或有资产的披露[本章难点和重点]:或有事项确认方法、或有负债的计量方法[本章习题]:见学习指导书第六章租赁会计授课时数 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掌握资产租赁标准;2、掌握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的计算方法;3、掌握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原则与具体帐务处理方法;4、理解租赁会计特殊问题的会计处理要点;5、了解租赁性质、分类、作用。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租赁概述一、租赁性质二、租赁分类三、租赁作用第二节承租人会计一、资产租赁标准二、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三、会计处理原则与举例第三节出租人会计一、经营租赁二、融资租赁第四节租赁会计特殊问题一、余值处理二、售后租回三、不动产租赁四、杠杆租赁五、转租赁六、其他问题[本章难点和重点]: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的计算、掌握承租人会计处理原则与方法、出租人经营租赁会计处理原则与方法、出租人融资租赁会计处理原则与方法、租赁资产余值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动产租赁的会计处理方法[本章习题]:见学习指导书第七章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授课时数 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掌握关联方关系的判断标准;2.掌握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2.理解关联方关系和关联方交易的概念;3.理解关联方关系的披露;4.理解关联方交易的披露;5.了解关联方交易的类型。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关联方关系及其披露一、关联方关系的概念二、关联方关系的判断标准三、关联方关系的披露第二节关联方交易及其披露一、关联方交易二、关联方交易的类型三、关联方交易的披露第三节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一、上市公司出售资产给关联方的会计处理二、关联方之间承担债务或费用(不包括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三、关联方之间委托及受托经营的会计处理四、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占用资金的会计处理[本章难点和重点]:关联方关系的判断标准和关联方交易的披露方法、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

[本章习题]:见学习指导书第八章合并会计报表授课时数 10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掌握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2.掌握合并资产负债表编制时需要进行抵销处理的项目及其抵销处理方法3.掌握合并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编制时需要进行抵销处理的项目及其抵销方法4.理解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程序5.理解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利润分配表的格式6.了解合并会计报表的产生及其与个别会计报表的联系与区别7.了解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前期准备事项8.了解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及其格式[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合并会计报表概述一、合并会计报表的作用及其特点二、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三、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前期准备事项四、合并会计报表的种类及其编制原则五、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程序第二节合并资产负债表一、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抵销项目二、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三、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格式第三节合并利润表和合并利润分配表一、合并利润表和合并利润分配表的抵销项目二、合并利润表及合并利润分配表的编制三、合并利润表及合并利润分配表的基本格式第四节合并现金流量表一、合并现金流量表概述二、合并现金流量表中有关少数股东权益项目的揭示三、合并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格式[本章难点和重点]:合并资产负债表与合并利润表和合并利润分配表的编制、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本章习题]:见学习指导书第九章物价变动会计授课时数 6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熟悉有关物价变动会计的基本内容2.了解物价变动对历史成本会计形成的冲击3.掌握期末资产计价和净收益计量方面的物价变动会计核算方法4.掌握现行成本会计、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及两者结合会计的调整报表编制方法[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物价变动与物价变动会计一、物价变动与物价指数二、物价变动对历史成本会计的冲击三、资本保全及其要求四、物价变动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物价变动会计的内容与模式一、物价变动会计的内容二、物价变动会计的模式(一)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二)现行成本会计(三)现行成本会计与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结合的会计第三节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一、划分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二、非货币性项目的调整三、货币性项目购买力损益的计算四、编制调整后的会计报表第四节现行成本会计一、资产持有损益的确定二、按现行成本编制调整报表三、按现行成本编制调整报表的其他处理方式第五节现行成本与一般物价水平相结合的会计一、现行成本与一般物价水平结合会计的特征二、资产负债表的调整与编制三、资产持有损益的计算四、货币购买力损益与损益表其他项目数额的确定五、损益表的调整与编制[本章难点和重点]:期末资产计价和净收益计量方面的物价变动会计核算方法、现行成本会计、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及两者结合会计的调整报表编制方法[本章习题]:见学习指导书第十章企业清算、破产与重组授课时数 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了解解散、破产、重组的原因2.掌握解散清算的会计处理3.掌握破产清算的会计处理4.掌握重组清算的会计处理[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解散清算及其会计处理一、解散的原因及其基本程序二、解散清算的会计处理第二节破产清算及其会计处理一、破产清算的概述二、破产清算的会计程序三、破产清算的会计例解第三节重组清算的会计处理一、重组的含义二、重组的法定程序三、重组的具体方式及会计处理四、重组清算的会计例解[本章难点和重点]:解散清算、破产清算及重组清算的会计处理[本章习题]:见学习指导书教学主要参考书目:1.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会计实务(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10月2.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会计》中国财经出版社每年最新版3.耿建新等《高级财务会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4.耿建新张天西《高级财务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年5.常勋《高级财务会计》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6年6.张文贤高建兵《高级财务会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