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维修施工组织设计

维修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一、工程概况二、施工准备三、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四、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五、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六、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保证措施七、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措施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一、工程建设概况1、工程名称:黄骅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队及各中队房屋维修工程。

2、工程内容:室外硬化、外墙保温、外墙粉刷、防水及室内改造等内容。

(二)、工程特点:1、工地分散,工程量大,露天作业,室外硬化、室外给排水、雨水管道等内容。

所以施工前必须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施工中实行流水作业。

严格施工管理,健全岗位责任制、加强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工作。

2、道路施工耗费筑路材料多,所以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充分利用当地材料。

3、本工程现场根据人、车辆通行情况,采取安全施工措施。

4、工程施工季节虽然不是频繁雨季,因为地处沿海地区,天气变化较多,可能对工程质量进度造成一定影响,需采取防范措施。

二、施工准备1、组织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规范,配合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的设计交底和现场交底,掌握施工要求、质量标准,仔细地勘察现场和周围环境,了解本工程的地质、水文、气象等情况,核实现有的劳动力、机具设备,进行施工动员,编写更符合实际的施工设计和施工计划。

2、为方便施工,合理平面布置,准备临时工棚、材料堆场、临时办公室等。

3、了解施工现场的给水、供电及场内外运输路线等情况。

对全体参加施工人员进行用水、用电的安全教育。

4、对水准点等重要位置要设置安全防护围栏。

对需要迁移的设施应督促有关单位尽快迁移,以确保施工安全。

恢复道路设计中线,对道路中线的各点进行复测,确认无误后进入施工测量;设置施工控制边线桩,由道路中心线测出道路宽度,在道路边线外0.5~1.0m两侧,以距离10m或20m钉木桩。

复测临时水准点,测出道路中心高程,标于边桩上,以利于准确施工。

(二)、1、人员组织准备:公司领导高度重视,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集中技术骨干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以确保本工程按期保质完成。

同时选择施工素质高,技术全面的施工队伍进入现场。

2、机械施工组织准备:根据现场条件,详细计算好所需投入的机械设备,采用机械化施工,提前做好各机具的检修工作,需投入的机械设备有铲车、推土机、挖掘机、压路机、灰土拌合机、旋耕机、五铧犁、洒水车等。

根据施工进度机械陆续进入施工现场。

3、材料准备:根据施工现场工程进度所需,各种材料陆续进场。

需要场外加工的半成品由场外加工运至施工现场。

三、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一)、主要施工工艺1、道路工程道路施工按施工部署分段进行,道路结构先完成灰土层以下部分,待灰土层下部形成后,再全线进行灰土层加铺。

2、石灰土处理路基石灰采用散装石灰粉。

石灰土在使用前须充分粉化,现场翻拌,均匀摊铺。

摊铺时持线找平,用18t振动式压路机碾压,强度及平整度满足要求。

素土、白灰拌合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标准,拌好的灰土色泽均匀一致。

碾压时用6~8t压路机初压一遍,挂线找补后,再用18t压路机压实到相对密实度达到90%以上(重型击实)。

灰土层成活后围挡,洒水养护。

3、临时排水沟临时排水沟采用机械进行开挖,开挖前先用石灰洒出排水沟的边线,以保证排水沟线形顺畅、尺寸标准。

开挖过程中,技术人员跟随进行测量控制沟底高程,以保证纵坡符合排水要求。

排水沟开挖好后,利用人工对沟底和边坡进行压实处理,以防水流过度冲刷毁坏边沟。

(二)、道路工程的施工方法:1、工程测量1)本工程施工时要根据建设单位批准的测量基准点以及自己需要增设的控制点,进行工程施工测量放样工作。

先算出各个控制点的坐标位置与高程,根据所测坐标进行施工测量及方格网复测,然后进行定位放线,定位根据场区控制网或方格网按规范精度要求埋设控制桩。

应精确地测定建筑物的位置和高程等,完成全部测量及计算工作。

若对提供的基本数据进行复核验算后有异议应会同建设单位核实,并由建设单位批准后再实施。

2)测量结果要及时报送建设单位审批,全部测量数据和放样,应经建设单位检查。

必要时可在建设单位的直接监督下进行对照测量。

3)要做好控制点的埋设工作,做好明显的标志,并负责保护全部三角网点、水准点和自己增设的控制网点,防止移动和破坏。

一旦移动和破坏,应立即报告建设单位,并共同协商其补救措施。

控制桩的位置不得布设在道路、地下设施及施工机械行走的范围内。

4)、所有测量仪器均有检定合格证;测量人员均有资格证、上岗证,并报建设单位认可后,方可进行施测;定位、放线前,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定位、放线原始资料进行复核,并对其正确性负责。

操作过程中,要做好原始记录,并作为技术档案资料存档,必要时要请建设单位签认.2、3:7石灰土基层的施工方法:道路3:7石灰土基础,按预留虚数往路床上土,初步找平后上灰。

拌合时采用灰土拌合机拌合,先碎土干拌,完毕后立即测定含水量,并视季节控制含水量,加至最佳含水量,湿拌,达到灰土均匀一致,表面细匀平整,及时用人工整出路拱。

湿拌后及时检查调平整形,用履带稳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用平地机刮平,要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与面层一致。

用18吨压路机碾压,自路边开始向中心碾压4~6遍,每次重轮重叠1/2~1/3。

要保持路拱和横坡不变。

并仔细检查平整度和标高,即时修整。

控制原则应是“宁高勿低,宁刨勿补”。

压实至密实度要求,压完后,洒水养护5~7天。

养生期间严禁一切车辆通行。

二)、给排水工程1、施工工艺流程:1)给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管槽开挖→管道基础(砼)施工→管道运输摆放→清沟→下管→稳管→管道安装连接(接口) →接口检查→阀门井施工→管道通水压力试验→土方回填→验收办理隐蔽签证。

2)排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管槽开挖→管道基础(砼)施工→管道运输摆放→下管→稳管→雨、污水主干管安装→雨、污水支管安装→管道连接(接口) →接口检查→检查井施工→管道闭水压力试验→土方回填→验收办理隐蔽签证。

2、主要施工方案:2.1施工测量:1)找到准确的永久性水准点,将临时水准点设在稳固和僻静之处,并尽量选择在永久性建筑物上,距沟边大于10m处;2)沿着管线的方向定出管道中心和转角线,定出检查井的中心点,并与固定建筑物相连。

3)以图纸上标注的坐标为放线依据,并结合现场情况进行沟槽走向的放样。

管网沿途按测量规范沿走向布置一定数量的导线控制点,导线控制点采用全站仪施测,高程采用S3水准仪或自动精平水准仪,双面尺法进行布设,水准点以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为起算点。

场地内设总控引点并加以保护。

2.2沟槽开挖:1)开挖深度2.0m以内工作面管径加600mm,开挖深度2.0~3.5m工作面管径加800mm,当开挖深度大于3.5m时,沟底宽应保证底宽不小于1.5m宽。

2) 管沟开挖达到控制高程后应立即封底.以免影响槽底质量。

3)沟槽的底面要求平整面连续,不得有大于40mm的圆石或大于25mm 的尖角石直接与管壁接触。

4)沟槽土体支护①.对于回填土段挖土深度小于3米,且边坡系数较小时,采用段续式水平挡土板支撑。

基槽开挖过程中要注意开挖岩壁的稳定性,如果稳定性较差的开挖段要进行加固处理,用300宽×40厚木板竖向插入侧壁,中间用D≥6cm的杪杆加对撑,竖向间距不大于1.2m,挡板横向间距不大于3.0m。

②.对于上部为松土,下部为岩石层的沟槽,当开挖深度较大,槽顶边上有荷载时,支撑上部松土。

③.支撑拆出应与回填土填筑高度配合进行,且在拆除后及时回填。

2.3沟槽开挖注意事项:1).现场沟槽排水进行土石方施工时,槽内积水对土石方施土影响校大,因此,在适当位置或低洼处设置集水池,如有集水采用潜水泵转入排水明沟,根据情况采用集中排放。

2).沟边堆土尽可能堆在不妨碍交通和施工的一侧,堆土距沟边1M以外,堆高不超过1.5M。

3).如原土为垃圾,或是块石,不得用于回填,应及时运走至指定地点。

4)雨天施工措施,①.雨天施工时,沟槽内的积水即时排除,不允许沟槽长时间积水(积水时间不超过24h)。

②.在沟槽一侧每距20米~30米左右设积水坑,并在沟槽底一侧做明沟排水,积水坑断面不小400×400mm,用泵将水抽出。

积水坑要经常清理,以免积泥太多。

③.用彩条布覆盖挖方堆土。

④.积水浸泡槽底严重时,可超挖槽底200~300mm,用砂石回填夯实。

⑤.沟槽深度大于1.5米时边坡加支撑板,以防塌方2.4、管道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2.4.1材料质量要求a给水、水管及管件规格品种应符合设计要求:1)给水管管壁薄厚均匀,内外光滑整洁,不得有砂眼、裂纹、飞刺和疙瘩。

承插口的内外径及管件应造型规矩,并有出厂合格证。

2)外观检查管件粗细均匀,无气泡,无重皮。

根据承口深度,在插口管端划出符合承插口的对口间隙不小于3mm,最大间隙不大于印记。

b雨水、污水管、管件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 聚乙烯双壁波纹管及塑料颜色应一致,无色泽不均及分解变色线。

2) 内壁光滑、平整、无气泡、裂口、脱皮、无严重的冷斑及明显的裂纹、凹陷。

3) 管材轴向不得有异向弯曲,其直线度偏差应小于1%,端口必须平直,垂直于轴线。

4) 管件应完整无损,无变形、合模缝、浇口应平整无开裂。

5) 管材、管件得承插口工作面应平整、尺寸准确,以保证接口得密封性能。

6) 每个橡胶圈上不得有多于两个搭接接头,橡胶圈的截面应均匀。

四、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一、综合说明本计划编制以招标文件、施工设计图为依据,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招标范围,质量要求标准和现行道路工程规程、规范、标准进行施工计划编制。

(一)、总体施工计划计划日期:60天进度总计划必须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工序流程,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检查、对照、分析。

在总进度计划控制下采取本月重点安排施工项目内容,施工重点和数量,本月被预计完成的项目逐次排列,本周施工的不利因素及采取的措施,分段布置局部施工,平行作业与交叉作业安排施工工序,重点施工工序与辅助工序合理安排,计划进度与逐日实际进度和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对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掌握计划执行情况,及时采取纠正进度落后措施,找出原因,加强协调合作关系,必须保证总进度计划的实现。

为保证本工程自始至终有条不紊地进行,公司将成立项目部,负责本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公司将保障其资料的供应,并负责业务指导及检查监督。

(二)、管理措施1、建立施工项目计划系统,对整个工程实行进度计划控制。

首先编制各个施工项目的进度计划,作业计划,计划编制的对象由大到小,计划的内容从粗到细。

编制时从总体到局部,逐层进行控制目标了解,以保证计划控制目标落实。

2、建立项目进度实施组织系统,保证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实施。

此系统由项目负责人及包括劳动力组织、施工材料设备调配、采购运输、资金能源各职能部门及各专业施工班组共同组成,共同按照计划规定的目标去落实,完成各自的责任和任务,保障计划的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