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仅供参考 祝大家考试顺利 陈志远整理
1 火发新技术课 复习大纲
塞式喷管技术
1. 塞式喷管的构成、主要结构参数的定义。
a) 塞式喷管主要由内喷管和塞锥构成。
b) 两个膨胀面积比:内喷管的扩张比i,塞式喷管的总膨胀面积比t
塞式喷管总膨胀面积比是传统喷管的扩张比具有相同的物理意义,均表征了设计条件下的喷管膨胀比。
内喷管扩张比是指内喷管的出口截面与喉部截面的面积比 ϵi=𝐴𝑒𝑖𝐴𝑡𝑖
2. 塞式喷管自动高度补偿的机理
塞式喷管采用半开放的喷管结构,燃气外侧与大气相通,能够自动适应
外界反压变化,使喷管工作在各个高度上时都处于完全膨胀状态,相对于钟
型喷管,在低于设计高度上仍然具有高性能。
3. 多单元塞式喷管的主要结构类型
多单元塞式喷管按照排列方式可以分为环形和线性两种。
a) 环形包括环喉式、环簇式、环形(瓦状单元)
b) 线性包括直排式(瓦状单元)、直排式(三维内喷管)和环直形(瓦状
单元)
4. 采用圆转方内喷管的必要性
1) 能够保证喉部区域的热防护要求,圆形截面的冷却换热效果最好,强度
最高。
2) 便于减少线性排列的多个单元推力室之间的间隙,还可更好地与塞锥贴
合
3) 可以采用二维平板式塞锥型面,从而使得塞锥的设计加工都得到简化。
特种推进技术
1. 电推进与化学推进工作机制的区别是什么?
电推进装置是利用电能加热或者直接加速推进剂,使得推进剂以高速喷E
FAt内喷管轴线
发动机轴线内喷管
塞锥1
12
2
3
3Aei
Aet
GD答案仅供参考 祝大家考试顺利 陈志远整理
2 出产生反作用推力。然而在化学推进中,推进剂燃烧使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然后在喷管中膨胀加速,使热能转化为动能。并且在电推进中,能源系统和
推进剂供给系统是相互独立的;而在化学推进中是一体的。
2. 电推进的工作特点是什么?
1) 比冲高,大大节省推进剂质量,提高有效载荷比
2) 推力小
3) 比冲(或推力)越高,需要的功率越大
4) 属外能系统,受总冲影响小
5) 对于给定的控制时间,存在一个最佳比冲,使功率和推进剂质量流量最
小
3. 典型的电推进推力器分类
按照加速机理的不同,一般可分为:
1) 电热式推力器:电阻加热式推力器、电弧加热等离子体推力器和微波加
热等离子体推力器;
2) 静电式推力器:霍尔推力器、离子推力器等;
3) 电磁式推力器:PPT、SF-MPD、AF-MPD等;
4. 微推进推力器分类
1) 微电推进:电热式、静点式、电磁式;
2) 化学微推进:固体微推进、液体微推进;
3) 冷气微推进;
5. 介绍不同种类电推进推力器的工作原理
1) 离子推力器:
由阴极发射出的电子,在径向磁场的作用下在放电室以螺旋线的轨
迹向阳极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与中性推进剂粒子碰撞,使得中性原子
电离,电离的离子在加速栅极的作用下高速喷出产生推力。
2) 霍尔推力器:
推进剂(通常是Xe)通过阳极喷射进入环形空间,在此气体被从外部
空心阴极发出的逆向电子流所电离。
因径向磁场的作用,导致电子沿圆周方向作漂移运动,电子漂移运
动形成的电流称为霍尔电流,它与径向磁场相互作用,产生沿轴向的电
磁加速力,使等离子体高速喷出,产生推力。
3) 磁等离子体推力器(MPD):
① 有附加磁场的时候,推力产生的机理变得十分复杂,首先弧电流的周
向分量与附加磁场相互作用会产生轴向和径向的洛伦兹力,对推力有
直接和间接的贡献;
② 其次,弧电流径向分量和自感应磁场强度的周向分量相互作用将产生
洛伦兹力的轴向分量;
③ 最后,弧电流的径向分量与磁场的轴向分量相互作用产生周向的洛伦
兹力使等离子体旋转,能量通过这种旋流作用部分转化为轴向推力;
④ 这样在有附加磁场的情况下,总推力应为这几个分量之和。
答案仅供参考 祝大家考试顺利 陈志远整理
3 离子推进技术
1. 离子推力器的分类和优缺点。
按照产生等离子体的方式可分为:
1) 电子轰击式
2) 微波电子回旋共振式
3) 射频式
优缺点分析:
射频式设计简化,比其他构形更容易分析和预测性能。没有阴极寿命问题,
用更少的电源就能完成放电。但射频式离子推力器的天线必须与等离子体隔绝,
绝缘层会受到离子的沉积和轰击,因覆盖导体层而产生寿命问题。绝缘式放电室
机械强度低,易产生力学性能问题。比设计良好的电子轰击式推力器放电损耗高,
效率较低。
电子轰击式和射频式离子推力器的效率随着尺寸的增大而增大,然而微波式
离子推力器没有这一特性,目前为止还应用于低电流密度、小尺寸条件下,尺寸
和效率有待提高。
2. 离子推进系统的具体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1) 推力器(Thruster):产生推力;
2) 推进剂供给系统(PFS):按照发动机工作要求的压力和流量提供推进剂
3) 电源处理单元(PPU):为发动机提供电能
4) 数字控制接口单元(DCIU):接收来自地面的控制信号、PPU、PFS、电离
室的反馈信号,然后进行综合判断,发出控制PPU、PFS、电离室的信号。
3. 离子推进系统在卫星上集成与应用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内容太多,只列出
大纲)
1) 离子推进系统的集成及可靠性、安全性设计
2) 离子推进的布局与安装:
3) 离子推进的应用方式与控制策略
4) 对能源系统的影响
5) 对热控的影响
6) 对遥测遥控的影响
7) 离子发动机羽流的影响
8) EMC的影响
9) 对星上计算机的影响
10) 发射场加注
11) 地面验证
12) 在轨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
火箭发动机推力测量技术
1. 火箭发动机推力测试系统的主要组成和主要设计考虑因素
火箭发动机推力测试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 机械支撑和力传递装置 答案仅供参考 祝大家考试顺利 陈志远整理
4 包括: 定架, 动架, 弹簧片, 装卡发动机机构及预紧力部件等,简称推力架,
有的也称为试车架。
• 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装置
包括:工作力传感器,电源,连接线和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等。 辅助传感器。
• 现场校准装置
包括:标准力传感器,力源和相应的指示仪表等。
2. 影响发动机推力测试精度的重要因素
1) 测试系统各环节的精度与误差分析( 百分比与绝对误差)
2) 系统各环节间的阻抗匹配
3) 系统各环节的频率响应范围
4) 数据判读
5) 干扰
6) 减少误差的方法(硬件与软件)
7) 跟理论数据的对比分析
3. 试设计一套 100kN 左右级推力测量系统的方案,说明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100kN属于大推力发动机,可以使用推力车式测量发动机的推力。原理
简图如上图所示。
该测量方案的基本原理是,将发动机固定在试车架上,发动机与力传感
器的探头以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传感器固定在承力墩上。根据牛顿第三定
律,发动机产生的推力就等于传感器测量到的力。
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推力标定与现场校
准等。
4. 常用测量微推力的方法有哪些?结合实例原理图,说明基于天平原理的电火
箭推力测试技术方案。
a) 微推力测量常用方法:打靶法、弹性元件、天平、悬摆。
b) 基于天平原理的电火箭推力测试技术方案:
答案仅供参考 祝大家考试顺利 陈志远整理
5 图中, (1) 电火箭与装置的机械接口
(2) FE 原位校准系统
(3) 装置校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