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区域空间定位【知识构建】【知识精析】一、五主法进行空间定位方法1.利用经纬网定位(1)直接从(区域)经纬网图中读出经纬度。
(2)间接计算经纬度⎩⎪⎨⎪⎧ 利用时间求经度利用昼长估计纬度利用正午太阳高度或北极星的仰 角计算地理纬度(3)根据纬度确定南北半球,再根据纬度的高低确定大体位置。
如赤道附近有刚果盆地、乞力马扎罗山(约3.5°S)、新加坡(约1°N)、基多、亚马孙河口等;北回归线附近有撒哈拉沙漠,红海,阿拉伯半岛,恒河三角洲,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级行政区,夏威夷群岛,墨西哥高原;40°N 纬线附近有伊比利亚半岛、土耳其海峡、里海、塔里木盆地、北京、华盛顿等。
根据经度确定东西半球,再根据具体的经线确定大致位置。
如本初子午线经过伦敦、西班牙东部、非洲西部,120°E 经线经过渤海、台湾海峡、菲律宾西部、澳大利亚西部,180°经线经过太平洋中部,90°E 经线经过印度洋中部。
如主要大洲经纬网位置:方法2.通过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定位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特殊的轮廓特征,河流、湖泊也有自己的形状。
如:意大利半岛像个长筒高跟靴,伊拉克像芭蕉扇,湖南省的形状像人头,湖北省则像顶帽子,⑭黄河像个“几”字形,⑮长江中下游的形状则像个字母“W”。
要善于发挥想象,把轮廓、形状特征作为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一把钥匙。
如:根据重要水域的轮廓特征定位:方法3.借用熟悉的地理事物,根据相对位置定位这是最常用的定位方法之一,就是以我们已经熟悉的河流、湖泊、海峡、海湾、内海、山脉、铁路、城市等为参照点,来确定未知点的位置。
如:据下图中的太湖,杭州湾等较熟悉的地理事物可知,R河是⑯长江。
方法4.利用特殊景观定位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等往往是定位的重要线索。
如自然景观中日本的⑰富士山和樱花、南极洲的企鹅等;人文景观中法国巴黎的⑱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广州的五羊雕塑,北京的万里长城,洛阳的龙门石窟,云南西双版纳的竹楼、泼水节等。
例如:方法5.典型区域特征定位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自然带特征、动物特征、土壤特征、水文特征、地貌特征、人文特征等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或特殊性,这些特征是区域判断的重要线索。
如根据降水和气温情况大致可以判断是低纬还是高纬,是内陆还是沿海,是大陆东岸还是大陆西岸。
如:据下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应在⑲南半球低纬海区。
大陆东岸A处有⑳暖流经过。
二、五辅法进行空间定位方法1.依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定位很多地理事物都有自己的分布特征及规律。
如: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的分布规律,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分布规律,地貌特征的分布规律,农作物的分布规律,人口的分布特征等等。
掌握了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再依据试题中的材料(文字、数据或图表),如:气候类型数据图、地貌示意图、河流径流量图、人口结构图、地球光照图及文字说明等,就不难分析出地理事物所在的空间位置。
如:根据下面四幅我国农作物主要产区示意图,可判断:①水稻粮食作物;②油菜油料作物;③甘蔗糖料作物;④冬小麦粮食作物。
方法2.依据海陆位置定位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海陆位置,有些位于大陆东部,有些位于大陆西部,有些深居大陆内部,有些被海洋所包围(如岛屿),利用这一特性可确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
如据图可判断(1)地形区:图中⑤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⑥为西欧平原。
(2)气候类型:图中⑦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⑧处为地中海气候,⑨处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⑩处为极地气候。
方法3.利用地理原理定位有些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是受地理原理支配的,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地理原理,就可以间接推导出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
如根据某个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就可推测该地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如:A为温带海洋性气候,B为地中海气候,可判断40°应为⑪北纬度。
方法4.利用题目中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定位有些题目在题干中或问题中提示了区域的大致范围或自然、人文特征,对缩小定位范围和提高定位速度很有帮助;有的提示信息甚至决定定位的成败。
方法5.综合定位法给某一区域定位,有时采用一种方法是不够的,解题时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协同作战”,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技巧点拨】“精”定——该定位要求是进行精确的定位,如城市、省区、国家名称、河流、湖泊、地形区、铁路线、岛屿、洋流等的名称,一般在精确定位时,利用经纬网来定位是最常见的,但是这种定位要求高,所以也会用到其他方法。
“粗”定——该定位要求相对低些,如气候类型的分布、自然带的确定往往不需要进行精确的定位,只要大致定位即可解题,这种定位一般利用分布规律和原理来定位,因此了解地理中的规律、原理对定位尤为重要。
【高考例析】(2018·课标卷III)澳大利亚(左图)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
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右图)。
据此完成(1)~(3)题。
(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左图所示的()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A.收集雨水 B.方便通信 C.增加采光 D.通风换气(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①室温不变②冬暖夏凉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解析:第(1)题,该类地下住宅分布于“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躲避炎热天气”的地区。
但一定要熟悉澳大利亚气候的分布,才不至于错选,图中①地为地中海气候,②地为热带沙漠气候,③地为热带草原气候,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②地符合这一特征,故选B。
第(2)题,读图可知,地下住宅比较封闭,通天井直通地面,可以给地下住宅里的人员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从而保障其正常活动;同时也可以把地下住宅里的废气排到地面,因此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
故选D。
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地下住宅的室温也会有所变化,只是温差小、冬暖夏凉。
本题的审题关键是要抓住“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该住宅位于地下,说明其夏天凉快,明显与黄土高原的窑洞类似,故选B。
答案:(1)B (2)D (3)B【素养提升】一、选择题(2018·728平行难度卷(2))攀岩运动集竞技、健身、观赏、挑战于一身,有“岩壁芭蕾”之称。
我国南方某地的地貌为攀岩提供了极佳的场地,一个个独立的山峰鳞次栉比(右图),每一座独峰都有陡峭的岩壁,岩壁节理发育,因风化多凸点、坑洞、拐点、裂隙等,但表面非常粗糙坚硬。
攀岩爱好者评价这里说:“这是上帝专门为攀岩爱好者创造的天然攀岩圣地。
”近十年来,参加该地每年举办的“攀岩节”及相关活动的中外攀岩爱好者逐渐增多。
据此并读图完成1~2题1.分布在该地区的典型地貌为( )A.丹霞地貌B.雅丹地貌C.喀斯特地貌D.火山地貌2.从利于攀岩的自然因素考虑,在该地举办“攀岩节”多选择在每年的( )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1.C 读图文信息可知,该地区为南方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
故排除A、B、D,选择C。
2.D 考虑该地的气温与降水,利于攀岩的季节应晴天多、降水少、温度适宜,故选D。
(2018·衡水金卷压轴卷(二)地理试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利用具有选择性,通常把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400-700mm波段能量称为光合有效辐射。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光合有效辐射,完成3~4题。
3. 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A. 1月9日多云B. 6月9日晴朗C. 7月9日多云D. 10月9日晴朗4. 该地可能位于( )A. 太行山脉B. 大兴安岭C. 武夷山脉D. 阿尔金山3.C 读图可知,光合有效辐射在一天中存在波动,说明为多云天气,且由横轴的日出日落时间可得昼长约为13h,大于12h,即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同时满足这里两个条件的只有C选项,所以C正确;AD所示时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错;B选项天气晴朗,错。
4.D 据图可知昼长约为13h,由昼长公式昼长=(12-日出)*2可以计算出该地日出时间约为5:30,比北京时间早约2小时,则经度相差约30°,大约位于90°E,D正确;排除ABC。
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
读图,完成5~7题。
5.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6.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A.地热能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7.7月份该半岛可能出现( )A.冰川与岩浆相映B.极昼C.成群的企鹅D.台风5.D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排列判断:图中的纬度为北纬,经度为东经。
所以图示半岛位于北太平洋,具体为堪察加半岛。
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板块边界地壳活动频繁,该半岛位于太平洋板块的边界,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属于消亡边界,板块之间相互挤压。
6.A 该岛位于板块边界,地壳活动频繁,所以地热能能资源丰富。
图中多火山,地热资源丰富。
7.A 该地纬度较高,受台风的影响较小;企鹅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周围;该半岛纬度低于极圈纬度,所以该地7月昼长夜短,但是不会出现极昼现象;7月份为北半球夏季,陆地气温高,但是该地山脉高度可以达到4 750米,随高度升高气温降低,尽管是夏季,山顶气温仍然低于0℃,所以可能出现冰川与岩浆相映。
(2017·课标卷II)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
芬兰伊瓦洛(位置见下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
据此完成8~9题。
8. 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A. 冰雪路面B. 湿滑路面C. 松软路面D. 干燥路面9.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A. 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B. 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C. 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D. 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8.A 由题中芬兰瓦洛的纬度位置,可知纬度高,位于北极极圈内,而且最佳测试时间是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最佳测试期即冬半年,气候寒冷,积雪结冰期长,故路面多为冰雪路面。
9.B 题中测试时间是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该地纬度高达68°以上,冬至日前后出现极夜现象,所以会出现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故选B选项。
冬半年北半球日出东南,但极夜期没有日出,不会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白昼时长最大差值超过12小时;由于该地纬度高,气候寒冷,该地冷空气向南移动,位于西伯利亚西北方,不会遭受东方寒潮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