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华传统节日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中华传统节日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教具准备
上网搜集有关传统节日的文字、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
授课时间:
第一步,依据小组活动方案落实自己的任务分工。
(1)第一小组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收集信息;请教家长;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了中华传统节日的名称及来历。
(活动前,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传统节日,感受节日文化的丰富多彩,体验节日的热烈氛围并指导学生有辨别能力,以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教师提供搜索的相关网址)
第三步: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节日习俗动手制作、进行实践,感受节日的气氛,如:写春联、做汤圆、扫墓、包粽子等。
第四步:整理信息,形成材料。在老师指导下,各个小组的成员汇集所有的资料,根据活动中获得的信息作进一步的筛选和整理,形成共识,以书面形式上交调查报告,并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商量本组的汇报形式,汇报形式要能充分展现本组搜集的资料,同时,最好选择大家喜闻乐见_______月_________日
课题
06中华传统节日
课型
新授
三维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学会从各种途径获取知识,初步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名称、由来和习俗,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统的节日文化在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和方式。感受到中国节日文化的深刻内涵,能够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
第二步:组内交流,合作探究。各小组讨论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和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等。根据活动的体验和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吸取教训,调整方法。
(教师要注意创设良好的氛围,利用各种机会,主动与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了解活动进展情况,检查学生搜集的资料和所作的纪录,同时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整理。指导学生进行活动总结,依据活动内容选取恰当交流汇报方式。)
第五步:根据最后确定的汇报形式,再进行资料的筛选和整理,做好汇报前的准备工作。
教学反思
运用上网查询、查阅资料、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进行调查研究,让学生与社会接触,增强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搜集信息、整理资料、动手设计与制作能力;敢于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观点、方法和思路,并能运用恰当方法解决问题。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形成合作、交流、分享的态度和能力。
重点难点
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网络探究的快乐和成功,增强自信心,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情操,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深切热爱,提高学习兴趣。
第二小组:通过向家长了解,到有关网上查询,在书籍报纸中查找,或到磁带店等相关商店寻找,收集到节日的诗词或歌曲。(指导学生广泛收集资料,可以是文字、音像、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三小组:通过网上收集,请教老人、专家,上街调查等方式全面收集节日的传说及习俗。
(教师指导学生从多方面收集资料,可以是民间传说,也可以是文化饮食、服装、礼仪等方面的风俗习惯。还可以是节日里小工艺品和小的饰品。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手段真实记录活动情况,填写好调查表,注明资料的来源,时间、地点、内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