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课题人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
作者及工作单位作者:魏云峰
江西省安义县第二中学
教材分析
1.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中指出本单元应能使用常用信息处理工具,综合运用写作、绘画、表格、动画等多种方式,设计、制作并发布多媒体作品。
2.本课是第二单元“多媒体世界”的综合活动课,通过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体会多媒体表达信息的特点,以及各种媒体有机结合、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共同表达信息的效果,学习在PowerPoint中如何合理搭配各个媒体,从而让学生对多媒体演示的整体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把握,同时培养学生树立大局观,合理规划工作流程的意识。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PowerPoint知识,为本节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教师除常规组织教学外,更多的是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完成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这些媒体形式很好的结合起来,发挥每一种媒体的优势、共同传递信息,能够制作和播放多媒体演示文稿。
由于学生水平高低不一,个性特征更是多样化,因此我在课堂上设计好了任务,通过说一说,比一比,将知识融入到活动中,最后将部分学生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观摩,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PowerPoint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并能充分运用网络资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操作和协作探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知识的再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品展示于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通过小组的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PowerPoint幻灯片中如何建立超级链接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1、激趣导入
2、讲授新课
任务一:分小组自学主题网站内容,包括:添加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的方法
任务二:添加超级链接
任务三:继续制作幻灯片并设置播放预览
三、拓展延伸,展示作品
四、布置作业教师由播放世博会主题曲,
让学生猜出曲子内容,并展
示世博会盛况课件,引导学
生也想制作这样的作品。
给学生以提示:资料放在主
题网站上,同时布置任务。
老师巡视指导,并对个别小
组进行指导,关键是添加完
之后的设置问题
创建超链接是PowerPoint幻灯
片制作中的重要环节,用它可以
实现很多跳转的效果,可以把文
稿中的任何一个对象(文字、图
片、视频、按钮等)链接到另外
的某个文件(文字、图片、音视
频、动画等),可以转到本文档
中的任何位置,或者链接到某个
网页、电子邮件等,实现信息之
间的跳转,最能体现演示文稿处
理信息的方便与快捷。
老师演示
播放世博会flash动画,并请同
学们制作
教师巡视指导,辅导个别小组水
平稍差的学生
出示几个学生作品
师:这几个作品是老师比较喜欢
的,你们觉得他们做的漂亮吗?
如果给你心中的世博会制作一
个演示文稿,你能做成功吗?
下节课我们将制作“历史上的名
人”为主题的演示文稿,对此,
老师给大家提几点要求,希望大
家能够把握好(出示课件)。
回答关于世博会的
一些已知的内容:会徽、
图案、会场、意义等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
学生观看,并动手尝
试
学生动手操作,并观
看自己的幻灯片
学生说出自己心中
的想法,对每个作品有自
己独特的欣赏见解。
并能
够继续制作
学生听懂要求,并利
用剩余时间完善作品
拉近师生关系,激发
学习趣,同时培养学
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进行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的自主获取
知识能力和小组合作
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和实践探索能力
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同时能够完善作品
提前布置任务,为下
节课做准备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
-----世博会
插入
超级链接 展示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演示文稿制作活动小组互评表
组号
代表 姓名
作品 名称 表达主题 图、文、背景、
色彩 多媒体应用效果 展示放映效果 星级(1<★<5) 准确 模糊 优美 一般 较差 恰好 一般 生硬 流畅 有问题
1 2 3 4 5 6 7 8
教学反思
文本 图片
音频和视频
本节课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呈现教学内容和控制教学过程,并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组织教学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转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而以学生学为主,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是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把握课的重点,找到突破难点的方法,而在细节的设计上,不要太局限,上课时可灵活处理。
其次在每步教学子任务完成后,教师都要及时评价学生的劳动成果,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析,促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各知识点,进一步完善作品,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
本节课的另一特点是充分利用了远程教育资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教师布置的任务有些单一,教学方法需要再灵活些,这样学生的课堂气氛能够更好一些,另外,在展示学生作品里,评价的方法应该更多一些,单一的展示不如学生自我讲解来得好。